編按:家庭關係不是一蹴可幾,它需要每位成員持之以恆的投入和經營。當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唯有家人彼此守望相助,才能給我們抵禦風暴的勇氣。畢竟幸福的家庭就是人生最穩固的根基,也是面對未來挑戰時最大的底氣。
在這個全球經濟動盪、社會充滿不安的當下,家,是讓我們生命唯一可以安定之處,是紛亂中最穩妥的避風港。如今的世界,天天瞬息萬變,然而,每當我走進家門,迎接我的是家人的擁抱與溫暖的親情,內心便湧起一股深深的平安與喜樂。
年輕時的我,曾經歷事業上的跌宕起伏。30歲那年,網路風潮興起,踏上了創業之路,曾經春風得意。然而,緊隨而至的全球泡沫化,苦心經營的公司來到生存的懸崖邊緣,巨大挫折動搖了我對生命的信念。所幸,在那場幽暗的低谷中,家庭成為我唯一的燈塔,家人無條件的支持與陪伴,讓我明白,外界再如何變幻莫測,家,永遠是每個人安身立命的根基。
夫妻同心:攜手走過風雨
維繫夫妻情感,是我生命中極其珍貴的一堂課。回首過去,在事業順遂之時,一心追逐成就,理所當然地以為伴侶會在原地等候。然而,當現實的挫折降臨,才猛然醒悟婚姻亦需細心經營。曾經因忙碌冷落妻子,甚至在事業失意時迷失方向,差點導致婚姻破裂。
所幸,我並未因此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伴侶。冷靜反省後,鼓起勇氣主動尋求妻子的原諒,我們花了長久的時間真誠溝通,重建破碎的信任。這場痛徹心扉的經歷,教會我夫妻同心的重要性:無論外界的風雨再大,只要彼此緊握雙手,便能一起度過人生的每一道難關。
當我們重新牽起對方的手時,也決定給彼此一個重生的機會。兩顆心若願意坦誠以對,婚姻就能重新綻放光彩。歷經關係風暴後,太太和我的感情比過去更加深厚,也更懂得珍惜。隨後,我們迎來了生命的新祝福——原本不易受孕的太太,先後懷了四位可愛的孩子。如今,每當看著孩子們的笑容與全家同歡共樂時,我總慶幸當初沒有輕言放棄。夫妻關係的經營,從來沒有捷徑,唯有用愛與包容彼此扶持,在得意時不忘珍惜,在低谷時互相扶持,才是家庭最堅固的磐石,因為夫妻兩人決定了家庭的一切。
親子相伴:陪伴勝過一切禮物
經歷人生上半場的商場競爭後,人生下半場我重新回學校攻讀博士學位,轉換人生跑道成為一位大學老師,以教育和陪伴為職志。成為四位孩子的父親後,我更多領悟到,親子關係需要長期耐心地灌溉,而陪伴是我們能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但世界是殘酷的,在學術競爭的賽道上,不進則退,獨尊研究的體制逼著大學教師都必須專注於論文的發表。我當然也逃不過這個體制的枷鎖,成為人師的初期,教授升等和發表論文成為首要的事業目標。回想那一段升等過程,幾乎把全部精力投入在研究之中,日夜忙碌於投稿和各種學術專案中,等我回過神來才發現,老三兒子咿呀學語的可愛時光我錯過了,老四女兒許多次的生日家庭聚會我不在場……小孩的成長瞬間,因我的缺席而無法重來。為了學術而忽略孩子童年的那些歲月,成了我心中最深的自責與遺憾。
痛定思痛後,我開始調整人生的優先順序;也漸漸明白,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不是物質上的富裕或填滿課程表的才藝課,而是無可取代的陪伴與理解。我試著放下手邊的論文工作,用心傾聽孩子們的需求與夢想,並尊重每個孩子獨特的天賦,不再用自己的標準去強求他們的人生。我常提醒自己,教育的目的不是讓孩子成為父母心目中的樣子,而是讓他們有一天能活出真正的自己。因此,我和太太更願意放手讓孩子自由探索,即便他們的選擇在世俗眼中,並非所謂的「向上爬」,我也樂意做他們堅強的後盾。孩子能依照自己的興趣和節奏成長,內心充滿安全感,真切地感受到被愛,或許才是為人父母最應給予的支持。
如今孩子紛紛長大離家,才發現平凡無奇的家人相聚時光,成為生命中最喜樂的來源。時間是穩固家人關係的唯一黏著劑,這時才深深體會,孩子願意主動與父母交心,比任何外界成就都更加珍貴。當父母投入陪伴,兒女也以更加親密的關係做為回報時,一切都值得了。
代際傳承:用愛維繫家族紐帶
家庭的經營,不僅限於自己的小家庭,更包含平輩關係和上下兩代的代際關係。以我自身為例,母親早年守寡,十分辛苦地幫傭養家,拉拔家中四個孩子長大成年。隨著年齡的增長,母親晚年逐漸開始出現失能與失智的現象,這讓我們四位兄弟姊妹意識到必須緊密合作,共同承擔起照顧媽媽的責任。起初,我曾擔憂照顧媽媽的壓力,會讓弟兄姐妹彼此為難或導致關係上的緊張,然而,意外的是,年邁的母親卻促使我們四人更加團結,同心協力地守護上一代的家人。去年母親胃癌,動了一場大手術,術後迄今在照顧母親的過程中,我們更學會了彼此分工、互相扶持、耐心溝通,了解彼此的難處與需要。這不僅拉近了我們與母親之間的距離,也療癒了過去因各自生活忙碌而逐漸疏遠的兄弟姊妹之情。在照顧的過程中,彼此都深刻體會到,當子女共同投入對長輩的關懷與照顧時,家庭中的親情連結會變得更加深厚而穩固。
在傳承家庭價值方面,我個人深信「身教重於言教」。透過照顧母親的經歷,我們也傳承了家庭的核心價值給下一代。孩子們看到對奶奶的細心照護與耐心陪伴,也逐漸學會了如何以愛與尊重對待長輩。這份代代相傳的溫暖情感,成為家庭面對未來風雨時,最堅實的依靠與心靈避風港。我也常將自己領悟的價值觀,融入孩子們的生命,與孩子分享爺爺奶奶那一輩吃苦耐勞的故事,讓他們明白今日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身為父親的我,也不避諱談起自己年輕時犯過的錯誤,以及後來如何努力彌補,讓孩子從中學習勇於承擔和改過遷善的重要性。看著孩子們逐漸懂事、學會負責,我相信這些從家庭傳承的價值,將成為他們日後面對風浪時最堅實的後盾。
陪伴彼此,共築幸福
歷經風雨,我愈發篤信家庭的力量。家庭關係不是一蹴可幾,它需要每一位成員持之以恆的投入和經營。當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時,唯有家人彼此守望相助,才能給我們抵禦風暴的勇氣。經歷過種種人生考驗後,我更加珍惜一家人團聚的溫暖時光。深知幸福的家庭就是人生最穩固的根基,也是我們面對未來挑戰時最大的底氣。
最後,筆者願將一路走來的領悟,真心分享給每一位為家庭努力付出的你。無論這個世界如何瞬息萬變,請相信愛與親情的力量從未改變。用心經營婚姻、耐心陪伴孩子、真心對待長輩——用我們的全心全力,去守護這份純真的情感,家人才是我們一生的幸福與依靠。讓我們在動盪中緊握彼此,在平凡中尋找感動,一起經營專屬於你我的幸福家庭。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逢甲大學社會創新暨永續碩士在職學位學程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