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歡慶39週年 歡慶39週年 全年最低訂閱優惠全面啟動!只要 2.5 折起

中國5%GDP成長夠不夠?李強如何定調2025經濟目標

邱莉燕
user

邱莉燕

2025-03-06

瀏覽數 1,250+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登台朗讀「政府工作報告」。蘇義傑攝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登台朗讀「政府工作報告」。蘇義傑攝
00:00
00:00

面對2025年的諸多挑戰,尤其是美國調升關稅等不利因素,中國GDP成長率5%的目標是否足夠?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以擴大財政支出、拚內需消費等,給出了明確定調。

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於3月5日上午在北京的人民大會堂開幕,「重頭戲」便是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台上朗讀的「政府工作報告」。其中關鍵數據:2025年實際經濟增長率目標,再次定為「5%左右」,這已經是連續三年維持這一水準。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重頭戲」便是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的「政府工作報告」。蘇義傑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重頭戲」便是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的「政府工作報告」。蘇義傑攝

經濟成長目標的合理性 

李強在報告中指出,2025年經濟成長目標仍設定在5%左右。這一目標既考慮了就業和收入成長的需求,也兼顧了風險防範和經濟可持續性。經濟學家認為,這一目標符合大陸經濟的潛在成長能力,同時也為應對外部不確定性留出了政策空間。

「維持一個中高速的經濟增長,是中國實現2035年較2020年經濟增長翻一番戰略目標的客觀要求。」京東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如此認為,白話一點解釋,亦即中國大陸已經設定了在2035年,經濟成長要比2020年成長一倍,因此,2025年的經濟成長率必須為5%左右,以確保最終結果能達陣。

李強在報告中指出,2025年經濟成長目標仍設定在5%左右。蘇義傑攝

李強在報告中指出,2025年經濟成長目標仍設定在5%左右。蘇義傑攝

其實,5%的目標設定,在兩會之前便有跡可循。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指出,5%這個數值,主要是參考於中國大陸各地兩會,於2025年1~2月陸續出爐的經濟增長目標——2025年整體加權平均的成長目標為5.3%,比去年低了0.1%。

反觀2024年,中國GDP成長率達到5%,與2024年初設定的目標一致。在全球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的背景下,這一成績顯得尤為不易。

然而,2025年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因此所展開的「新型大國博弈」,包括貿易摩擦加劇和全球經濟成長放緩,或將使中國大陸設定5%的經濟成長率帶來變數。

為了達到5%的經濟成長率,李強「政府工作報告」中,計畫擴大財政支出,以支撐經濟成長。為此,將發行5000億人民幣國債,向國有大型銀行注入公共資金,以防範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帶來的金融風險。

你訂了嗎?訂遠見兩年,額外加送一年,智慧閱讀不間斷

另一方面,財政赤字率的設定,最終是為了匹配GDP的成長速度。

李強在報告中表示,將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擴大內需,將赤字率提升至4%左右,高於2024年設定的3%,赤字規模5.66兆人民幣、比上年增加1.6兆人民幣,做為拚經濟的「燃料庫」。

此外,政府還將增加不計入財政赤字的特別國債發行量。其中,將發行1.3兆人民幣超長期國債(期限超過10年),比2024年增加3000億人民幣。

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於3月5日上午在北京的人民大會堂開幕。蘇義傑攝

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於3月5日上午在北京的人民大會堂開幕。蘇義傑攝

政策支持與結構調整  

與積極的財政政策相映照的,是「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具體措施包括適時降準降息、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等,「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拓展中央銀行宏觀審慎與金融穩定功能,創新金融工具,維護金融市場穩定。」李強說。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政府正在積極推動從「出口驅動型」經濟,轉向「消費驅動型」經濟。

中國財經暢銷作家吳曉波觀察,大陸拉動經濟成長的主引擎被簡化為三大類:消費、投資、出口,又稱「三駕馬車」,其中投資方面,受到了房地產投資下滑拖累,出口方面掛鉤關稅戰,不確定性高,「因此,經濟增長牛鼻子的重擔,自然就落到了消費的身上。」

證諸中國大陸各省市的「政府工作報告」,德邦證券的研究報告便發現,2025年地方政府工作的首要目標中,擴內需、促消費成為多數省分年度的首要重點工作,「消費」一詞被提及的次數,從2次提高到了9次。

為推動消費,中國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將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人民幣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好消息是,健康、養老、托幼、家政等將是重點發展領域。而且將優化休假制度,還放寬了外國人入境得以240小時免簽的措施,以擴大入境消費。

代表創新的「未來產業」,則有商業航太、低空經濟、生物製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機器人(人形機器人)、6G等,並持續推進「人工智慧+」行動,可望在2025年百花齊放。

5%的GDP成長目標,不僅是對中國經濟韌性的體現,也是對未來發展潛力的信心。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2025年的經濟政策將更加注重高品質發展和可持續性,並歸總一句話:「穩中求進」。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