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遠見39週年 遠見39週年 全年最優惠25折起,現在就是訂閱最好時機!

日本超高齡社會成國家危機?勞動力缺口靠「這些對策」

超級老人大國日本的未來,台灣也將面對?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5-03-12

瀏覽數 1,550+

《一億總下流?》/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一億總下流?》/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日本2007年跨進超高齡社會。2025年,5個人中有1人是75歲以上的「後期高齡者」。日本高齡化的「多死社會」現象,加上愈來愈多年輕人不婚不生,造成少子化,致使人口逐年銳減,帶來各種經濟社會問題,甚至足以構成國家危機。日本正在經歷人類之前從未經歷過的人口轉型,也可作為台灣的借鑑參考。(本文節錄自《一億總下流?》一書,作者:茂呂美耶(Moro Miya),麥田出版,以下為摘文。)


冒險說句顯而易見的話,除非有什麼改變,讓出生率超過死亡率,否則日本終將不復存在。這將是全世界的一個巨大損失。──伊隆・馬斯克(Elon Reeve Musk)

2040年的日本,將迎來勞動供給受限社會

勞動力短缺危機,是當今日本社會所面臨的緊迫課題。日本瑞可利職業研究所(Recruit Works Institute),針對今後日本社會將面臨的勞動力短缺問題,於2023年3月,發表了一份模擬預測報告《未來預測2040》。報告指稱,2040年,日本將迎來「勞動供給受限社會」,在全國範圍內,勞動力缺口可能高達1千1百萬人。

日本高齡者於退休後,繼續留在社會成為勞動供給主要來源的趨向,勢必仍會延續。只是,以國際標準來看,日本高齡者的就業率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比率,餘力並不充裕。

何況隨著年齡增長,就業率必然會下降,不可能指望七八十歲的人,保有與現役勞動人口近8成的相同就業率,他們也無法擔當全職工作,因此,未來的勞動力缺口不能光靠高齡者來填補。

(延伸閱讀│從「廉價日本」邁向「貧窮日本」?日本消費變便宜為何不好?

未雨綢繆的對策之一:「Workish act」

「Workish act」是《未來預測2040》研究小組所創造的新詞,組合了「work」(工作、功能、作用)、「ish」(如同、像是)、「act」(活動),翻譯成中文,是「工作活動」。

意思是,除了本職工作之外,通過某種方式為社會分擔勞動力,做出貢獻,或解決他人勞動需求的活動。

方式可以是社會活動、趣味、義工、日常習慣等,報酬可以是金錢報酬、心理報酬、社會性報酬等。

在幫助他人的所有活動中,最常見的是義工。但「Workish act」是比義工更輕鬆、更隨意的活動。當事者可以以自己覺得有趣、做起來很快樂的事情作為切入點,並由此而達到最終幫助他人的目的。

例如,有些活動,可以讓我們在旅遊中,同時享受旅遊和工作的樂趣。東京有一家創業型企業,在網站上提供正逢收穫季節的農家工作資訊,以及旺季旅館的招聘資訊。

如果有人應徵,並匹配成功的話,該人可以在旅遊之餘,進行農作物收穫、配餐、清掃等「幫助」工作。如此,既可以一面旅遊,一面獲得金錢報酬,而且住宿免費,或許還可以享受無限制泡溫泉等當地優惠。

歡慶遠見39週年 訂閱享25折優惠>>>訂兩年送一年 再送超級好書三選二

據該公司透露,直至2023年12月為止,共有4萬7千名遊客註冊,主要是20代的年輕人,但也有70代以上的人。接納方面據說有1200家農業和旅遊業者註冊,各地都因為缺工,需要人力,而當地的地方自治行政機關,也會通過補貼部分費用並安排住宿等方式,吸引外地人前來。

又例如,利用某IT企業開發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序,以類似玩手遊的方式,幫忙檢查各地的人孔及電線桿現狀。活動參與者在出門散步時,順便拍攝城市中的人孔及電線桿照片,並登記其位置信息,事後再將這些數據提供給地方自治行政機關與電力公司。

活動中,參與者可以得到角色的鼓勵,並累積可以兌換電子貨幣的積分。據提供活動的公司透露,2022年10月啟動活動以來,已經收集了526萬條人孔及電線桿的數據。

對地方自治行政機關與電力公司來說,檢查基礎設施設備是一項耗費人力和時間的工作,相關人員都對該應用程式的數據能否應用在實際業務這點,極感興趣。

日本東北電力集團甚至對此進行了實證測試,結果顯示,原本一名檢查員需要一個多月才能收集到的電線桿數據,該活動在一天內就收集完畢,因此相關人員都對該活動的實用化寄予厚望。

除了時薪、積分等報酬,「感謝」也算是一種獎勵。例如有一種名為「巡邏跑步」的活動,參與者在慢跑中,同時進行防範和美化活動。

看到路燈熄滅了,打電話通知地方自治行政機關,或者,因保護失踪老人及走失孩子,獲得警察局發給的感謝狀等,甚至可以登上各種媒體。

《未來預測2040》研究小組,以居住在日本的20歲至69歲的人為對象,進行了「Workish act」意識調查。結果,據說目前已有25.6%的人都在進行某種「Workish act」,換算為數字,大約是1966萬人。

其他另有24.2%的人,表示目前雖無法進行,但希望將來可以參與「Workish act」活動。「已參與」和「將來打算參與」的人,雙方總計人數約為3824萬人,已經超過了47.8%的「無活動、不打算參與」的人。

當然單靠「Workish act」工作活動形式,是不可能解決缺工、人口減少等社會問題,但總比坐以待斃要來得更有意義,至少可以為社會做出貢獻,高齡者也不會成為社會包袱。

(延伸閱讀│月薪5萬仍將老窮孤?日本3種下流老人樣貌敲響台灣警鐘

《一億總下流?——老害、少子化、多死社會……老人國日本的社會難題與國家危機》,作者:茂呂美耶(Moro Miya),麥田出版

《一億總下流?——老害、少子化、多死社會……老人國日本的社會難題與國家危機》,作者:茂呂美耶(Moro Miya),麥田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晚育時代】人工生殖如何搶救高齡生育力
數位專題

【晚育時代】人工生殖如何搶救高齡生育力

人類的「生存戰」已打響!不是不想生,而是求子困難?! 一旦超過35歲,似乎已經拉起第一道生子警報,尤其是走入晚育時代的亞洲國家,生殖醫學近年一躍成為救國解方,朝向「個人化」治療以解決每對不孕夫妻的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