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遠見39週年 遠見39週年 全年最優惠25折起,現在就是訂閱最好時機!

長輩搭捷運有巧思!平日愛石牌、假日衝龍山寺,台北西區成首選生活圈

周彥妤
user

周彥妤

實習記者黃家安
user

實習記者黃家安

2025-08-05

瀏覽數 50+

長輩搭捷運台北西區成首選生活圈。黃菁慧攝
長輩搭捷運台北西區成首選生活圈。黃菁慧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高齡族群搭捷運,行動節奏暗藏巧思。研究發現,他們傾向避開通勤尖峰時段,平日多在上午外出、下午返家,假日則更常晚歸。不論平日或假日,都偏愛前往台北西區,這裡是他們熟悉的「生活圈」。平日人氣最高的捷運站為「石牌站」,假日以「龍山寺站」最受青睞,顯示長者對醫療、休閒與文化場域的偏好,展現與上班族截然不同的移動模式。

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打造對長者友善的大眾運輸環境,已是都市規劃與交通政策的重要課題。

政大地政系教授兼系主任、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理事長白仁德指出,根據捷運公司提供的資料分析,他所指導的論文《高齡者搭乘捷運旅運特性及影響因素之研究——以雙北地區為例》發現,高齡者在搭乘時間與地點選擇,呈現出有別一般通勤族的旅運傾向。

研究顯示,高齡者平日與假日的捷運使用模式差異不大,搭乘時段分布呈現「高原型」,也就是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穩定的高搭乘量。平均單趟旅程時間約為16至20分鐘,主要集中於上午9時至下午5時,明顯避開尖峰時段,顯示其出行偏好離峰時段。

平日避尖峰、假日較晚返家,西區是最愛生活圈

值得注意的是,高齡者在假日晚間7時至9時的捷運使用量,高於平日同期,顯示假日活動時間拉長,社交與休閒參與度提升。白仁德分析,反映長者在假日外出的彈性更大,也更願意參與夜間活動。

就空間分布而言,無論平日或假日,高齡者捷運使用集中在台北市西區,包括台北車站、石牌站、台大醫院站、西門站、龍山寺站與劍潭站。其中,石牌站與台大醫院站鄰近大型醫療院所,顯見就醫仍是高齡者日常出行的主要動機。

熱點分析顯示,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區、大同區與萬華區,為高齡者捷運使用熱區;反觀,內湖區與文山區則為使用冷區,顯示交通可及性與生活機能,仍是高齡族選擇移動路線的關鍵。

研究也發現,「可抵達的公共設施數量」與捷運使用量呈現顯著正相關。換言之,車站周邊若具備醫院、公園、寺廟等設施,將明顯提升長者的出行意願。白仁德指出,這顯示高齡者出行目的,多半與就醫、休閒或參拜相關,而非以購物為主。

白仁德表示,進一步分析各捷運站的使用特性可發現,高齡者在平日與假日所偏好的站點,略有差異。

平日醫療需求驅動,石牌人氣王、台大醫院緊追在後

在平日時段,高齡者的搭乘目的以就醫為主。其中,石牌站以超過211萬人次,占13.81%,穩居首位;台大醫院站(13.22%)與龍山寺站(11.53%)分居第二、第三。他指出,石牌站因鄰近台北榮總,成為長者就醫的重要交通據點;台大醫院站與西門站則兼具醫療與轉運機能,為高齡者平日常見的移動目標。

平日時段,石牌站以逾211萬人次(占13.81%)位居高齡者捷運使用首位。周彥妤攝

平日時段,石牌站以逾211萬人次(占13.81%)位居高齡者捷運使用首位。周彥妤攝

歡慶遠見39週年 訂閱享25折優惠>>>訂兩年送一年 再送超級好書三選二

假日側重休憩,龍山寺居冠、圓山淡水也入榜

假日時段,高齡者的出行重心轉向休閒與文化活動。龍山寺站以逾80萬人次(18.89%)的使用比例,位居假日首位。該站周邊有龍山寺、傳統小吃與公共空間,是長者假日參拜、用餐及社交的熱門去處。其他如圓山站(16.31%)、淡水站(15.71%)及頂溪站(14.34%),則因鄰近公園或觀光景點,也吸引不少長者前往。

捷運熱點分工明確,高齡旅運展現三大需求

白仁德指出,從研究結果來看,可將高齡者偏好的十大捷運站分為三大類型,包括轉運、購物與休閒以及就醫站點,顯示其出行目的多元且清晰。

不同捷運站在高齡者的使用行為中,也呈現明顯的功能差異。以轉運需求為例,台北車站、市政府站、忠孝復興站等多線交會的樞紐車站,因轉乘便利,成為高齡族群搭乘捷運、公車,或前往其他地區的重要節點。

在購物與休閒需求方面,尤其是假日,長者偏好前往西門、龍山寺、淡水等捷運站,不僅能品嚐傳統美食、逛市集,還可在周邊的公園、寺廟或步道間漫步,參與社交與休憩活動。

高齡者偏好的十大捷運站分為三大類,包括轉運、購物與休閒以及就醫站點。資料來源《高齡者搭乘捷運旅運特性及影響因素之研究——以雙北地區為例》

高齡者偏好的十大捷運站分為三大類,包括轉運、購物與休閒以及就醫站點。資料來源《高齡者搭乘捷運旅運特性及影響因素之研究——以雙北地區為例》

至於就醫需求,如台大醫院站、石牌站、西門站等鄰近大型醫院的站點,在平日特別受到高齡者使用,顯示健康照護仍是高齡者日常移動的重要目的。

白仁德補充,研究也對照戶籍統計資料,發現石牌站與頂溪站周邊,為高齡居住人口比例較高地區,凸顯居住結構與移動行為的密切關聯。他也說,雖然戶籍資料未必完全代表實際居住情況,但仍可作為觀察台北市高齡化分布的觀察線索。

減輕搭車負擔,學者建議延長候車秒數、候區設座椅

對於高齡通勤模式研究,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鄰近大型醫院的地區往往同時是房市熱區,不僅帶動商圈與交通建設,也吸引醫護與相關從業人口進駐,推升區域房價與租賃需求,形成高度活絡的住宅與商業市場。

如何照顧高齡族群的交通需求,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退休教授張勝雄則建議,在高齡者常出沒地區,捷運與公車系統可調整等候設計,如適度延長車輛停靠與候車時間,並增設足夠座椅,提升等候舒適度;此外,平面道路亦可延長行人號誌秒數,讓長者安心過馬路,打造更友善的交通環境。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