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8/17(日)賴佩霞@基隆塔新書分享會

攜手供應鏈奔向永續賽道,根基營造以共學共好締造轉型實力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5-08-04

瀏覽數 50+

《永續工務所2》成為共學平台,結合資源循環署、台大土木、亞東預拌、台電與生森木等夥伴,共同實踐營建資源的循環利用!
《永續工務所2》成為共學平台,結合資源循環署、台大土木、亞東預拌、台電與生森木等夥伴,共同實踐營建資源的循環利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在全球永續浪潮推動下,根基營造不斷以行動證明,要成為低碳轉型的產業領航者,不僅專注於自身減碳,更以實際作為將ESG理念向外擴展,透過綠色工務所、供應商大會、修繕公益等多元行動,串聯上下游材料商、設計單位、學研機構,打造共學共創的平台。從耐震結構試驗到街友修繕行動,從山林復育到碳足跡數據公開,根基讓「永續」不只是口號,而是一條跨界攜手、持續實踐的行動之路。

在台灣,營造業長期被視為辛勞且挑戰多的產業,然而身為冠德集團旗下的重要工程品牌,根基營造正以一連串實際行動,翻轉刻板印象,所努力的成果不僅奪下《遠見雜誌》2025年「ESG企業永續獎-低碳營運組」首獎,更以系統化的減碳布局與人本關懷,成為引領建築產業淨零轉型的關鍵推手。

以低碳為基,打造營建生態圈的永續循環

根基營造的永續實踐始於工地。他們全面採用低碳建材,例如自2024年起攜手亞東預拌、東和鋼鐵及成功大學土木系,啟動石灰石水泥(PLC)混凝土耐震結構試驗,實證低碳材料的韌性與實用性,為營造業提供一套既具強度又具碳控效益的解方。同時,根基亦與「臺灣營建研究院」展開多項合作計畫,開放其完整的溫室氣體盤查數據,供學界深入研究,藉此預測各階段排碳占比、找出熱點並進行優化。從材料研發到數據分析,根基正推動一場涵蓋全流程的減碳革新,展現高度的產業責任與知識共享精神。

供應鏈夥伴共同進行PLC混凝土耐震試驗,打造低碳韌性工程

供應鏈夥伴共同進行PLC混凝土耐震試驗,打造低碳韌性工程

而真正的轉型,不只在於技術,更源自思維與文化的變革。根基營造以「淨零行動樞紐」自許,積極扮演產業鏈結者的角色。2022年與供應鏈攜手打造首座「永續工務所」是永續的第一步,採貨櫃模矩化建築設計,融合低碳建材與回收裝修物料,落實營建資源「內循環」理念。該場域亦開放為共學平台,接待設計單位、學研機構與在地社群,促進綠色知識交流。而2025年推出的升級版「永續工務所2:永續產生噐」更向前邁進,聚焦建築循環經濟實踐與低碳解方聯合研發,吸引多家合作廠商與大專院校師生共學、共創,並透過工地實境數據分享,打造跨域永續的創新示範場域。

串聯供應鏈,攜手踏上綠色轉型之路

根基深知,企業減碳不能單打獨鬥。透過年度供應商大會與「綠色採購夥伴認證」,他們串聯預拌混凝土、鋼構、鋁模等上百家關鍵供應商,共同擘劃永續藍圖,逐步擴大綠色採購比重。去年,根基年度採購金額已突破新台幣七億元,實踐企業環境責任,同時強化整體供應鏈韌性。這場綠色革命不僅著眼於制度與數據,更藉由產業共學、技術研討與實作試驗,將「永續知識」化為供應鏈的共同語言,加速整體產業的低碳轉型。

根基在花蓮震後第一時間投入災後修繕,而「繕循環」計畫推動 至今已有上百個家庭受惠。

根基在花蓮震後第一時間投入災後修繕,而「繕循環」計畫推動 至今已有上百個家庭受惠。

永續,不該只是城市、工地的命題,更應回溯建築與自然共生的起點,2024年根基即攜手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展開為期20年的草山造林計畫,參與山林與臺灣爺禪復育行動。今年春天已種下2,500棵臺灣梭羅木,更計劃結合教育與志工行動,打造屬於台灣的「自然碳匯」。這不只是碳的累積,更是人與環境重新牽起連結的一刻。

在社會關懷層面,根基推動的「繕循環」計畫,以專業工程力協助弱勢族群進行居家修繕。2024年花蓮強震後,根基第一時間集結工程人員與協力廠商,攜手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與地方政府組成行動團隊,協助災區清理與屋舍重建。同時,根基亦攜手受過專業訓練的街友組成「樂知修繕隊」共同出勤,讓修繕行動不僅改善實體空間,也重建弱勢者的生活技能與尊嚴,展現社會共好的實踐力。

永續工務所採模組化設計,融合太陽能與循環建材,展現低碳營建實踐。

永續工務所採模組化設計,融合太陽能與循環建材,展現低碳營建實踐。

永續是一場接力賽,產業共跑創共好

從工務所到森林、從建材研發到災後修繕、從內部制度到產業共學,根基營造透過一條條無形的線牽起更多合作、也放大影響力。他們相信,ESG不是一場短跑競賽,而是一場橫跨組織、跨越部門、穿透產業邊界的長程接力賽。在這條賽道上,根基不獨跑,而是攜手上下游每位夥伴,為台灣營建產業打造出真正低碳、有韌性、兼具社會價值的未來。

放眼未來,根基不只打造建築,更為台灣營建業建構出一條真正可持續的生態鏈。這場永續進行式,正在台灣土地上,持續發生。

森植未來一團隊赴嘉義草山啟動造林,公私協助推動生態與林下。

你可能也喜歡

關燈一小時 點亮永續未來
數位專題

關燈一小時 點亮永續未來

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於2007年在雪梨發起, 「Earth Hour 地球一小時」活動,已成為全球自發性公益減碳行動, 提倡在每年三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六,於當地時間晚上八點半一起關上「不必要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