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8/17(日)賴佩霞@基隆塔新書分享會

Y、Z世代真心話:不必接受親友塞給你的人生「最佳解」

職來直往 Miss 莫莉
user

職來直往 Miss 莫莉

2025-02-03

瀏覽數 12,300+

人應該要選擇的是對自己最好的「最適解」,而非親友心中的「人生最佳解」。(僅為情境示意)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 on Unsplash
人應該要選擇的是對自己最好的「最適解」,而非親友心中的「人生最佳解」。(僅為情境示意)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 on Unsplash
00:00
00:00

農曆新年收假開工了,接著等燈會。但想必許多人在假期間面對了親友又一次關於結婚生子等各種質問。近期朋友跟我聊起,前世代的親友為何永遠不滿意?因為他們心中傳統「大人」的形象,應該是有配偶、家庭、事業、房子。身為Y世代的我只想說,我有不少X世代的朋友,倒是跟這些親友不同。他們常告訴我一些真實故事,提醒我沒必要追隨長輩提供的人生框架,也勸Z世代別放棄這種自由

例如,一位身為X世代的朋友說,她曾因為決定不生小孩遭來異樣的眼光,還遭媽媽痛罵一頓。同時,在當年她週遭的同齡朋友,大多都覺得生小孩是必要的選擇,不會去思考自己是否適合。不過,她還是堅持下去,很高興發現現在Y、Z世代似乎不會這麼僵化接受教條。

做自己最重要,別活在錯誤的期待裡

這位朋友也問身為Y世代的我,怎麼看待這件事。我也很自然地說:「其實你從來就沒有錯。一個人最可怕的就是活在別人錯誤的期待裡,沒有真正的做自己。」

我認為,人應該要選擇的是對自己最好的「最適解」,而非親友心中的「人生最佳解」。

隨後我也想起,我曾有一位前世代的主管,時常喜歡幫人介紹對象,但她自己卻很愛跟我批評婆婆難相處。當時,剛出社會血氣方剛的我回了她一句話:「結了婚,你快樂嗎?」結果她說不出半句話。

顯然,這一位前世代主管就沒有回頭思考,自己當年選擇結婚是盲從主流價值,還是真的甘願?才會有如此矛盾的行為。

也有一位X世代的姊姊A,某一年的過年除夕前離婚,因為她再也受不了前夫以遵從家族傳統為理由,不准她春節假期時隨意出去跟好久不見的朋友聚會,除了回娘家,都得待在位在偏遠鄉下的婆家。

也許不少人會說,不過就是春節這幾天,忍一忍就過去。但是A看到的是婚姻路上另一半一路在打壓她,以傳統的名義。

像是當婚後A逐漸因工作表現升遷,薪水拿得比他高。他卻只會嫌棄她太常加班,家事都沒做好。他認為女人不管是否有工作,都應該做更多家事。

這些所謂的「應該」,都是她被硬塞的「人生最佳解」,在我眼中看來真的是前世代女性太天真才會相信。還好這位姊姊終於醒悟離婚了,如今,她每年除夕都會尋求對自己好的「最適解」:絕不工作、也不參加需要應對無聊親友的聚會,規劃出國旅行或跟真正要好的摯友聚餐。

結婚是盲從主流價值,還是真的甘願?Photo by Samantha Gades on Unsplash

結婚是盲從主流價值,還是真的甘願?Photo by Samantha Gades on Unsplash

Y、Z世代的視角:幸福不是教條,而是自由選擇

這些前世代人奉行的人生教條,諸如結婚、生子、買房,真的「忍一忍就會成功幸福」嗎?我們身為務實的新世代,可是看得清清楚楚。

例如,我的親姐姐是一位事業有成且五子登科的好媽媽。她也會在回娘家時,抱怨高額的房貸與育兒有多煩惱等等。她還笑我沒結婚住在天龍國國宅,應該感到知足感恩,因為生活自由、無虞,還能存到很多錢。

說穿了,童話故事裡的情節,絕對不會發生在婚後的日常。取而代之的是高離婚率,婚內失戀的劇情不斷上演。人人都開始學會為自己盤算,學會當一個自私的人,以確保生活品質。

你訂了嗎?訂遠見兩年,額外加送一年,智慧閱讀不間斷

這並不是原罪,甚至還有許多網友號稱「不婚不生,幸福一生」。我自己則比較隨遇而安,但我絕不會為了結婚而結婚。對於現在的狀態,我也覺得挺滿意的。

年輕人正在改寫人生公式

美國智庫家庭研究所的一項預測指出,三分之一的年輕人永遠不會結婚。同時,皮尤研究中心也指出,2018年至2023年間,50歲以下無子女的成年人中,表示自己不太可能生孩子的比例,從37%上升至47%。

我相信,像我一樣30多歲的人,對這些調查結果並不感到驚訝。這代表了我們有意識且理性地選擇了一條不那麼傳統的人生道路。

許多人做這樣選擇的原因,更可能是僅有大學學歷,卻無法找到高薪工作,或是買不起房子,乾脆養自己算了。我慶幸自己學歷不差,也不用北漂,在外商公司擁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回頭看,覺得自己感到富足。

但我身邊許多朋友,也會跟我聊起自己30歲左右有多茫然。我通常會回說:「人生本來就無法強求你什麼時候結婚,什麼時候生小孩,何時能追求夢想。有些時候,很多事情根本強求不來。但是,你可以養好自己,讓自己活出你想要的人生。」比起為誰誰誰而活,我覺得有做自己的底氣更重要。

晚婚、晚生,未婚生子都OK

我更建議大家晚婚,因為早婚有可能是提前找到真愛,但這樣的機率偏低。多數人在想結婚的時候選擇結婚,並不是理性的決策。

此外,很多人的結婚對象,也未必是自己心目中最愛的人。如果一個人缺乏比較,就根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而尋找結婚對象,就像換工作,不見得會一開始遇到真愛。

關於晚生,我認為這年頭科技非常發達,凍卵已經是成熟的技術。因此,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前陣子看到一位藝人生子卻無配偶的新聞,讓網友熱烈討論。坦白說,我認為這是個人選擇,外人都沒資格發表意見。大家應該做的是聆聽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忽略外部的雜音。如果內心有一點懷疑,就不要欺騙自己!

做自己,走非典型道路也無妨

最後,關於買房或住家裡,我真心覺得也沒有對錯可言。因為任何一種選擇,都不會是完美的

例如,我住家裡就必須忍受家人的價值觀與自己不同。而我的好朋友選擇買房,卻每個月為了房貸所苦,甚至連裸辭都不行。說穿了,人生就是取捨,而人們的錯誤在於什麼都想要。

走在一條看似非典型的道路上,感到茫然,其實你並不孤單。許多早婚早生的人,多半家底本身就很好,因此才有提前五子登科的門票。但如果你全靠自己,就努力活成你心中理想的狀態吧!希望每個人在任何假期回家的時候,都可以在心中如此省思:沒有任何人可以定義你的人生,除了你自己!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