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巴黎,空氣裡是初秋的清冷與光影的多變流轉,在這樣的季節裡,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也迎來新的轉折,為40年的藝術旅程揭開新篇章。
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新館選址於巴黎皇家宮殿廣場2號,正面著羅浮宮。這不僅僅是地理位置的象徵,更是將當代藝術置於城市心臟,融入巴黎的歷史與脈絡,與人群、街道、文化一同呼吸。
走進新館,首先感受到的是空間的脈動。內部空間由建築師Jean Nouvel操刀重新設計,Jean Nouvel在保留1855年奧斯曼式外觀的同時,為內部注入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他設計了五座能自由升降的平台,它們能依需求調整高度與比例,創造出11種不同的空間組合。

Jean Nouvel 舉希臘人曾說的話:「我始終相信博物館是孕育、討論及展現創意,是向內探索、對外連結、與城市共存的理想之地。」在這裡,建築不是背景,而是流動、充滿能量的舞台。150 公尺長的觀景長廊,將街道與展廳相互滲透;玻璃天棚與屋頂森林讓自然光、樹影與季節成為展覽的一部分。
展覽《Exposition Générale》一部跨越40年的藝術回憶錄
新館開幕首展《Exposition Générale》,是一部濃縮的「基金會40年回憶錄」,串連起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40年來與藝術家的合作歷程。走進展廳,宛如翻閱一本跨越時代的藝術手稿。

不同於傳統典藏展,館內作品大多源於基金會的邀請與委託。藝術家在這裡實驗、創造,甚至挑戰自己原有的慣性。呼應本次策展的核心理念,更讓觀眾有機會重訪 100 多位藝術家的近 600 件作品。
展區四大主題包括:「Machines d’architecture」,打造期間限定的建築實驗室;「Être nature」,反思生命世界與保育理念;「Making Things」,運用不同材料與技術大膽實驗創意;「Un monde réel」結合科學、科技與科幻虛構,描述未來世界願景。
Machines d’architecture
這一區宛如期間限定的建築工坊,一座理想城市。以反紀念碑主義、烏托邦城市模型與許多未實踐或構想中的計畫,描繪嶄新城市未來。《Petite Cathédrale》縮小版的跨宗派教堂作品中,設計兼建築大師 Alessandro Mendini 玩轉比例,模糊藝術、設計與建築之間的分界。

Être nature
這裡聚焦於生命與自然環境的對話,它提醒我們,人類並非自然的旁觀者,而是身在其中。生物聲學家先驅 Bernie Krause 與 Soundwalk Collective 攜手合作,特別為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新館創作聲音裝置藝術作品《Night Would Not Be Night Without the Cricket》,歷經 5,000 小時錄製大自然的聲音,讓整個空間化為一片會呼吸的森林。

Making Things
「創造」在這裡被重新定義,展區試圖打破不同藝術媒材之間的藩籬,體現當代藝術跨領域的廣闊視野。藝術家以各種材料大膽實驗,將雕塑、織物、陶藝與繪畫等創作型態經過轉化與混合後賦予新生。令人感受到創作的自由與豐富,永遠有更多可能。

Un monde reel
最後的展區,將科學、科技與科幻虛構交織,描繪未來世界。部分作品以真實資料為基礎,同時想像能夠反應世界現況、又能因應世界變遷改變的形式。其他作品則以虛構或夢境為素材與科學並行,代表藝術家詮釋、分析與創造現實的兩個核心層面。真實與虛構並置,構成微妙張力,想像與現實其實同樣真切。

超越觀看:展覽是雙向交流
《Exposition Générale》是一場跨界的精緻演出,展覽中穿插了聲音藝術、舞蹈、時尚與音樂,觀展的群眾像是被邀請成為這場演出的參與者,嘗試在互動中與作品產生交流。自2025 年 11 月起,開幕展將展開一系列豐富節目,包括對談、思辯與各類活動,使博物館成為思想交會之地,在與當代的對話中,共同創造敘事、知識與不同形式。
同時,基金會設立的教育空間「La Manufacture」也正式啟動。延續「做中學」的理念,這裡透過工作坊與實驗活動,讓不同年齡與背景的參與者親手觸摸、感受藝術,讓藝術成為日常的一部分。
自 1984 年創立以來,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一直是當代藝術的先鋒,它的使命是,藝術應該與城市共生,並永遠保持開放的心。新館承載著40年的記憶,也為下一個40年鋪展舞台。站在皇家宮殿廣場,望向這座與城市共融的建築,你會感覺它既屬於巴黎,也屬於全世界。
| 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Exposition Générale》展覽 時間:2025年10月25日到2026年8月23日止 地點:皇家宮殿廣場(2, place du Palais-Royal) 相關資訊| https://www.fondationcartier.com/programme/exposition/exposition-generale https://www.instagram.com/fondationcartier/?hl=zh-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