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球面臨氣候變遷與能源轉型的雙重挑戰,如何在減碳與穩供之間取得平衡,已成為每個國家的重要課題。在邁向「淨零未來」的路上,台灣電力公司(以下簡稱台電)以創新思維重新定義自身角色,不再只是單純的電力供應者,而是以「電物流平台」為願景的能源整合者,將綠電從創能、儲能、節能到交易的全過程,轉化為一條兼具穩定與永續的「能源供應鏈」。
今年「2025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於10月29日(三)在南港展覽館1館盛大登場,匯聚全球超過18國、450家能源與永續領域業者,台電也以「電物流 CONNECTING POWER WORLDS」為主題推出特展,展示綠電如何在臺灣的土地上「生產、流通、被使用」,打造人人都能參與的綠能未來。
經濟部次長賴建信親臨台電攤位參觀,由台電副總經理暨發言人蔡志孟導覽說明,現場呈現從太陽光電、離岸風電到水力與地熱能的分布。蔡志孟指出,隨著綠電市場開放與再生能源發展加速,台電以全國最完整的綠能發展與運轉彈性,扮演穩定電力與推動轉型的雙重角色。蔡志孟表示:「相較於單一經營風電或光電的業者,台電擁有跨領域能源資源組合,能透過電網調度確保24小時供電穩定,同時滿足各產業的綠電需求。」
他進一步強調,台電正以「電力物流平台」的新定位,打造可整合創能、儲能與電力交易的系統化平台,讓綠電能以更高效率流通與運用。除了大型企業之外,台電也推出「小額綠電」與「RE30」電力商品,讓中小企業與個人用戶都能參與綠電採購與交易,推動綠能普及化,真正讓綠電走進大家的生活。

根據台電統計,去年全臺綠電總發電量已達339億度,其中光電占45%、風電占30%,兩者合計超過七成,是再生能源成長的主要動能。今年台電更展示地熱能與海洋能的開發成果,展現多元能源版圖與前瞻技術的整合實力。
經濟部次長賴建信在致詞時指出,臺灣長期仰賴天然資源發電,能源轉型是一項艱鉅但勢在必行的任務。「我們必須改變,推動能源多元化、開發再生能源,並善用新技術提升能源效率與儲能能力。透過這些努力,才能讓臺灣在未來幾年內產生更多永續能源。」他肯定台電以創新方式落實能源轉型,將「電物流」理念具體實踐,為臺灣邁向2050淨零目標奠定關鍵基礎。

本次「電物流」特展以互動與沉浸式體驗為設計核心,現場觀眾可透過「綠電宇宙」模擬遊戲化身綠電業者,體驗從發電、儲能到交易的完整歷程,親身感受綠電價值鏈的每一環。完成互動體驗者不僅能獲得限定行李束帶,還能品嘗象徵「RE30」概念的甘蔗檸檬特調飲品,將綠能理念轉化為可感受、可體驗的生活美學。


面對全球淨零目標,台電不僅是推動者,更是實踐者。未來,台電將持續以科技創新與平台思維,串聯能源產業上下游夥伴,讓臺灣綠電不只是政策願景,更成為支撐產業競爭力與全民永續生活的堅實基礎。
「2025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及「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自即日起至10月31日於南港展覽館1館舉行(每日10:00–17:00,31日開放至16:00),台電「電物流 CONNECTING POWER WORLDS」特展位於4樓「淨零永續展」M0519攤位,並於展期每日舉辦主題講座,涵蓋RE30、小額綠電、深度節能及電力交易平台等議題,邀請民眾與產業共同探索臺灣綠能新篇章。

更多綠電方案(RE30)介紹:https://reurl.cc/5bgrVy
(台灣電力公司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