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Dcard有一則熱門討論,指出階級複製難打破,原因在於沒有好的家庭背景支持,很難有所成就,一生最多就中產階級。但我卻有不同的看法。這可能是因為我幸運地在30歲遇到一位事業有成的老闆,他說這些人無法突破階級中年致富,只是因為沒有戒除3種窮酸慣性。怎麼做能翻身呢?
最近一篇Dcard網上發文說,有些人的起跑點是別人奮鬥一輩子的終點。貼文曝光後,其他網友紛紛表示:「有背景直接躺贏,現在階級固化,拚爹時代要靠讀書出頭真的難」、「要看你說的是人生成功,還是投胎成功囉,這就是現實啊」、「人本來從出生的那刻起,就是不公平的開始」。
Z世代的階級焦慮
坦白說看到這則貼文的當下,我內心有蠻多想法的,因為年輕的我,可能也會如此憤世嫉俗,覺得人人生而不平等,更認為這個社會真是處處不公平。但直到工作多年後,我才深深地認為,與其抱怨,不如讓自己成為自己的貴人,而一般人所認為的懷才不遇,不完全是受限於階級,說穿了應該是你懷才不夠,或是你沒有認識到能提升你認知的朋友。
會說出這樣的一句話,也許有些狠毒,但是我深刻的體會到這番道理。應該是我快30歲那年,認識了某一位事業有成、孩子也很優秀的老闆。這位老闆教會我許多人生的大道理,他跟我說過一番懇切教誨:
「你知道為何普通人無法致富嗎?那是因為普通人只會單打獨鬥,也不敢冒險,因此頂多當個收入還不錯的中產階級。而你知道為何我可以成為老闆嗎?因為我從小都當班長,深知管理能力就是賺大錢的能力。」
Z世代的致富關鍵
當時的我頓時說不出半句話,因為從小我媽只教我,我跟兄弟姊妹要好好讀書。
這位老闆還表示,自己的兒子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懂得服務人群,因為他發現有領導能力的人,懂得解決問題。長大能當上公司的最高主管,領最高的薪水,即使不創業或是接家業,前途跟收入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他甚至還告訴我,有錢人懂得善用時間和節制消費的重要性,不會隨便花時間在普羅大眾認為值得的事情上。例如:四處逛街、講別人八卦、跟同事四處團購美食之類的,但會花非常多時間經營重要客戶的關係與投資人才。
聽完這段話的當下,我瞬間知道大老闆跟一般人差距,徹頭徹尾不是在階級本身,說穿了是時間花在截然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結果而已,而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是他教會我最重要的一課。我也是從那一天起,沒有在抱怨過自己出生不如人,而是將大部分時間專注在學習跟理財上。
Z世代的時間管理
這位老闆也知道我來自平凡的小康家庭,爸媽也稱不上多優秀,但是他倒是沒有放棄培養我這件事情。還時常告訴我,大老闆是怎麼用人以及如何賺錢。當然許多細節很難在一篇文章裡傳授大家細節,但我從他身上得到的結論,應該是上層階級是靠不吝嗇投資自己,以及不安於現狀才致富的。當然也因為他,讓我改變了過去的認知,也讓我知道人生應該終生學習。
說完這些殘酷的真相,更讓我回想起我過去的部屬跟朋友,的確是因為心態不長進,導致自己為錢所困。他們有個共同的特色,就是不喜歡上課,認為上課所花費的時間,不如把工作做完準時下班。
而有些朋友會跟我抱怨自己出身平庸,所能企及的成就大概就是如此。但某一次一位教我業務技巧的業界名師,倒是跟我說起這些不上課的人,能賺到未來十年的薪水嗎?他們不來上課的時間,是能成交幾筆訂單,或是賺多少錢?
聽完我覺得這番話是相當中肯的,因為每個人最公平的就是時間,不會是出身,但是大家都只有一天二十四小時,而能突破自我限制的人,是懂得善用時間,不是出身多高貴。
Z世代的認知提升
而人也是可以蛻變的,重點還是回歸到提升認知,才能突破階級限制的無限循環。若能意識到這樣自我限制的慣習,是如何決定個人的價值觀,最容易成功蛻變。
針對這點,在德國心理學家妮可.史帝芬斯的研究結果也進一步指出,出身所帶來的慣習,雖然是我們的原生家庭賦予我們的一部分,但這些枷鎖並不能阻止我們的成長發展。這樣出乎意料的研究結果,也足以鼓勵眾人,應該勇於突破先天的限制,停止抱怨,才能寫下屬於自己英雄翻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