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美專家如何從一晶片崩跌,預測黃仁勳的輝達明年成長、後年考驗?

林士蕙
user

林士蕙

2024-12-25

瀏覽數 12,400+

輝達(NVDA)美股股價近期因博通崛起漲跌劇烈。圖為輝達總部。取自Nvidia Newsroom
輝達(NVDA)美股股價近期因博通崛起漲跌劇烈。圖為輝達總部。取自Nvidia Newsroom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輝達(NVDA)美股股價近期因博通崛起漲跌劇烈,即便執行長黃仁勳早就公開說過GPU與ASIC的優劣,仍難澆熄投資人擔憂。美國權威半導體分析師帕特爾,在聖誕假期前受邀擔任矽谷創投人主持的Podcast節目「Bg2」來賓,全面拆解AI晶片的未來兩年變化。為何他認為輝達2025年仍會瘋狂成長,考驗在後年?一款輝達晶片租賃價的暴跌,如何讓他看出線索?又如何看博通崛起? 

SemiAnalysis導體分析師帕特爾(Dylan Patel),堪稱美國最權威半導體與AI的分析師之一。他在2020年創立了 SemiAnalysis,定期追蹤全球半導體與AI建設的重要數據,包括能源使用、全球1500個晶圓廠出貨狀況、以及相關供應鏈,將最新情報提供給華爾街對沖基金與半導體業者。 

此外,帕特爾定期發布電子報,分享自己扎實研究半導體與AI技術心得、為不諳硬體科技的美國人淺白說明產業趨勢。 常在X帳號上一發言就引來科技業議論。

202412月,在矽谷創投Benchmark合伙人葛利Bill Gurley與Altimeter Capital創辦人葛斯納Brad Gerstner主持的「Bg2Podcast節目上,帕特爾受邀擔任來賓,為他們全面剖析輝達GPU與博通ASIC兩大陣營在AI晶片的對決。為何帕特爾對輝達仍然看好,但擔憂長期考驗?又如何解讀博通的實力? 

帕特爾在「Bg2」節目上為許多不熟悉半導體的美國人,淺白說明AI與半導體的關係。影片來源:YouTube@Bg2Pod

黃仁勳成就輝達,靠長期累積

帕特爾首先指出,黃仁勳創立的輝達(NVIDIA)成功並非一蹴可幾,而是經過長時間的技術累積和市場耕耘。「很多人會說,喔,輝達只是突然爆紅。但事實並非如此。他們實際上已經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技術,他們已經努力了很長一段時間,並且在某些技術領域真正脫穎而出」。他指出。 

分析認為,輝達的護城河來自於其軟硬體整合的優勢、龐大的開發者生態系統以及技術領先地位。這些優勢共同構建了輝達AI運算領域的領導地位,讓競爭者難以輕易超越。 

然而,也指出,輝達並非沒有潛在的弱點,目前正面臨以下四大方面的挑戰: 

1. 競爭壓力:來自AMD英特爾等其他科技公司的競爭壓力日益增加。這些公司正努力追趕輝達  

2. 成本壓力:輝達的產品價格相對較高,這可能使得一些客戶考慮其他更精省的替代方案。 

3. 技術風險:技術領域瞬息萬變,如果其他公司在某些關鍵技術領域取得突破,輝達可能會失去競爭優勢。  

4. 供應鏈風險:輝達的產品製造高度依賴於台積電,這也可能是一個潛在的風險。 

輝達GPU vs.博通 ASIC:AI晶片霸權之爭 

另外,近期讓輝達美股股價受到明顯震盪的GPUASIC新秀競爭議題,帕特爾則在訪談中提出相當完整的分析。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他表示,目前在 AI 晶片市場中,除了輝達的 GPU,確實發現了另一股重要的勢力,那就是博通的客製化晶片(ASIC)。GPU(繪圖處理器)具有靈活性高、適用於多種 AI 應用和開發成本相對較低的優勢。而 ASIC(特定應用積體電路)則針對特定應用進行優化,性能可以更高的優勢。 延伸閱讀:黃仁勳親談:輝達股價漲,GPU會超越ASIC嗎?

這些新變局,在20252026年將讓輝達、博通都有非常不同的發展。兩家企業也都有不同的潛在挑戰。 

博通總部。wikimedia commons by Coolcaesar

博通總部。wikimedia commons by Coolcaesar

首先,帕特爾認為,2025 年輝達將持續保持其在 AI 晶片市場的領先地位,主要受益於大型雲端服務商在 AI 基礎設施上的龐大支出。輝達的 GPU 仍將是市場主流,其成長將帶動整個供應鏈的蓬勃發展。 

然而,博通在客製化ASIC領域的成功,以及在網路技術上的突破,將使其在特定領域嶄露頭角。特別是大型科技公司,如Meta等,正積極採用博通的客製化晶片,用於推薦系統等應用。 

此外,博通的優勢還不只在於ASIC晶片,在網路技術方面也有優勢,也已經成為輝達交換器晶片NV Switch 的潛在對手。像是一些同業如AMD,目前並沒有這類產品,有可能對博通下單。因此,博通將在 AI 晶片互聯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帕特爾雖然看好博通的ASIC晶片,在未來兩年內逐漸搶占市場,也有兩大挑戰。第一,博通也需要面對ASIC晶片陣營內邁威爾科技(Marvell Technology)的競爭。第二,Google積極自製晶片TPU,不只想擺脫輝達的倚賴,也想擺脫博通。 

2026年輝達挑戰,問題不在同業 

至於輝達在未來兩年內的挑戰,是否更大?帕特爾肯定地指出,在2025年輝達仍有望積極成長,並帶旺AI相關供應鏈;但是2026年會遇到挑戰。關鍵並非全來自於博通這類同業,而是AI整體市場的洗牌戰。 

「我們正在追蹤大約 80 家新興雲端公司,我們與他們交談,了解他們擁有的GPU數量。現在的問題是,如果您看看輝達晶片 H100的租賃價格,就會發現它們正在暴跌。」 

帕特爾表示,他認為未來這些新興雲端公司,最後只會剩下510家存活。因此2026年還願意購買GPU的,就剩下大型企業或機構。 

帕特爾認為,像是微軟、Meta這些公司,會願意掏出所有現金來贏得AI軍備競賽。只是到了一個時間點,雲端大廠的執行長會提出結論,向股東說明這波投資到底有沒有效果。 

全球投資AI的競賽是否繼續 

另外一個關鍵因素,就是觀察全球投資AI的狀況是否持續。像是北歐、加拿大、新加坡、中東這些地區的資金,就帕特爾的觀察還沒有積極投入到人工智慧這個領域。 

未來兩年內,xAI、OpenAIAnthropic是否有獲得更多資金,以將大模型改善得更好,讓微軟等使用大模型的公司可以提出證明,AI足以們賺更多錢?這一點也非常重要。 

「在每一個泡沫中,我們都會超支。對股東來說,如果AI是最賺錢的生意,支出過多仍然比支出不足好。」帕特爾說,也因此目前這些大企業仍努力砸錢進行軍備競賽。但最後,還是要看這些由OpenAIAnthropic開發出的大語言模型,是否夠優,帶來大家預想的成果,決勝點就在後年。 

延伸閱讀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