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迎來黃仁勳和蘇姿丰!陳正祺:要讓世界需要台灣

專題演講〉臺灣產業新時代

郭逸
user

郭逸

2024-11-06

瀏覽數 800+

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發表演說,暢談台灣產業新時代。張智傑攝
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發表演說,暢談台灣產業新時代。張智傑攝
00:00
00:00

全球地緣政治混亂,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今(6日)於第22屆遠見高峰會,以「臺灣產業新時代」為題發表演講,他提到,中國崛起,世界經貿版圖變動,美中對抗後,地緣政治日益嚴峻,台灣面對這樣的變局,政府該有什麼因應政策?

陳正祺先以一張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英特爾(Intel)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的照片,強調全世界科技界領導人物都認為台灣是最好的合作伙伴,而經濟部的工作就是世界各國政府對話。

發展國家經濟有六大元素

陳正祺提到,他今年以來已經走訪超過十個國家,發現未來國家經濟政策,大概有六項大元素。包括再工業化、強化供應鏈韌性、科技競爭、經濟安全、低碳能源技術,以及數位轉型。

以再工業化來說,陳正祺認為,尤其是歐美國家,現在基於自己的國家經濟安全,都要求推動再工業化;第二,透過價值結盟強化供應鏈韌性,因為往後的地緣政治,有兩個價值鏈帶來供應鏈,韌性已是各國政府念茲在茲的事,「現在不像19世紀、20世紀初,一個國家可以從螺絲釘做到大機器,必須全球分工。」

同時,全球的科技競爭如火如荼,陳正祺說,各國政府都在強化科技政策,每個國家都明確說要產業政策,才能增加國家競爭力,並強調經濟安全,以價值同盟、掌握關鍵原物料以及友盟彼此支援。

此外,隨著2050年淨零排放已成趨勢,低碳能源技術發展更為重要。陳正祺說,COP26後,全球取得淨零排放的共識,沒有低碳技術的突破,就不可能達到淨零排放;最後,台灣在數位轉型享有很大的優勢,堅實的聚落和供應鏈,也讓外商紛紛來台建立據點。

培養信任基礎,全球產業願意和台廠合作

「在企業經營裡,有一項很重要的資產在財報上看不到,就是『信任』!」陳正祺強調,例如,台積電的客戶高通、博通是競爭者,AMD和INTEL也是競爭者,「但他們都願意信任台積電為他製造。」

「歐盟駐台代表曾經告訴我,台灣是地表最強的『經濟便利商店』,要找什麼零組件和服務,在台灣都找得到。」陳正祺說,台灣未來要利用這項優勢,推動當前最火紅的半導體和AI。

活動免費報名>>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親臨,邀你一起共振台灣之聲

首先,經濟部致力維持先進製程的競爭力,同時配合先進封裝測試的能力;第二,強化設備材料的產業韌性,透過研發補助,吸引國際一流公司來台設置研發中心,跟本地產業一起研究,「即便去年IT產業趨勢下行,各國在台灣投入的研發資金還超過台幣230億元。」

第三,經濟部要協助業者強化IC設計研發。陳正祺指出,IC設計產業市占率第一名是美國,台灣市占率已有20%,排名全球第二;最後, 因應半導體應用,台灣必須盡速開發次世代、複合物半導體。

整體而言,台灣具有得天獨厚的產業優勢,陳正祺再次強調:「我們要讓世界需要台灣,也歡迎世界走進台灣。」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