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理工科系出身卻當台積電財務高階主管!郝旭烈:嘗試才有機會「成為」

多嘗試才能不受限,多學習才有選擇權!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4-09-27

瀏覽數 15,250+

《人生成為》/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人生成為》/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我在台積電工作時,一開始在製造部實習半年,學習到很多生產製造的相關知識和流程。後來在工業工程部門,又學習產能規劃、投資預算及專案管理。接著到財務部門,赴大陸任職,協助專案建廠,甚至處理相關公司設立的法務及人力資源事宜。這點點滴滴的學習,看似沒有關聯,但是針對未來市場趨勢,以及決策視野,都成為了職場成長發展最好的養份。(本文節錄自《人生成為》一書,作者:郝旭烈,幸福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很多認識我的人,都以為我是學財務背景起家的,後來知道我大學唸的是理工相關科系,都覺得挺訝異,然後問我,當初為什麼會選擇念理工?

我說,因為我是男的啊?

看著提問人,睜大眼睛詫異模樣,我會接著告訴他,這不就是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社會框架嗎?

在我求學時代,好像只要是男生,都會被「建議」去攻讀理工科系;至於女孩兒,則大都會被「建議」去唸文法商。

如果成績非常好,屬於學霸那一類型的,更多的會被家人們「要求」去唸醫學院。因為能夠穿上白袍,象徵的不僅是濟世救人,更重要是社會地位認可,以及可以預見到的豐厚收入。

重點是,這些所有「建議」和「要求」,如同「祖傳秘方」,都是一個時代接著一個時代的框架和認知,成為了每個人在求學和就業上的限制。

這些「建議」和「要求」,常常會凌駕於個人喜好和興趣之上,以至於個人常常在這樣框架之下,過了一輩子自己不喜歡的人生。

那或許您會問,有什麼辦法能夠跳脫這種框架?

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多嘗試和多學習。 

多嘗試

許多人覺得如果多嘗試各種不同工作,可能被別人看做是「坐這山,望那山」,到最後怕會一事無成。

但觀時下最流行的「斜槓」一詞,也就是同時擁有很多種不同技能,反而是讓大家欽羨不已的榜樣。

細品這兩種觀點,不覺得有點矛盾嗎?

其實,世界這麼大,有趣事物這麼多,如果不去嘗試,怎麼能夠知道哪些事情是真正的熱愛,又如何理解哪些工作可以真正讓我們發揮最大價值?

何況,即便是擁有正職,也可以額外有不同的喜好,不同的興趣。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就像我非常喜歡的歌手羅大佑,他既是醫生,也是詞曲創作音樂家;知名講師侯文詠,他是醫生,也是膾炙人口暢銷書出版作家。

而我本身就讀大學期間,雖然有主修和專攻,我也持續不斷地去探索自己喜好,接觸各種不同工作。舉凡是家教、餐廳駐唱、多層次傳銷、電台主持、廣告配音,甚至是吧台助理,只要別人給我機會,我都會去嘗試。

重點是,我也沒有放棄學業、荒廢主修;可是,我卻不受限的看到了更多未來發展的可能性與多元性。(延伸閱讀│少了公司加持我還有什麼價值?培養3種隨時能帶到新工作的軟實力)

我們不可能成為我們不知道的人,我們不可能理解我們不知道的事。嘗試才有機會成為,學習才有機會理解。(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我們不可能成為我們不知道的人,我們不可能理解我們不知道的事。嘗試才有機會成為,學習才有機會理解。(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多學習

至於學習,本身便是延伸認知和突破框架一種最好的方式。

如同我在台積電工作的時候,一開始在製造部實習半年,學習到很多生產製造的相關知識和流程。

後來在工業工程部門,又學習產能規劃、投資預算及專案管理。接著到財務部門,赴大陸任職,協助專案建廠,甚至處理相關公司設立的法務及人力資源事宜。

這點點滴滴的學習,看似沒有關聯,但是針對未來市場趨勢,以及決策視野,都成為了職場成長發展最好的養份。(延伸閱讀│「鐵飯碗」不是在同個地方吃一輩子飯,而是擁有「這項能力」)

所以,每當有人問我怎麼樣才能夠不受限的突破社會框架。我都會告訴他們:

這個也試,那個也試;
這個也學,那個也學。

因為,
我們不可能成為我們不知道的人,
我們不可能理解我們不知道的事。

嘗試才有機會成為,
學習才有機會理解。 

【思考練習】

回想在生活或職場,有沒有做過不是別人期待的決定,或是突破社會框架的限制,反而讓自己有美好感覺的經驗?

《人生成為:突破自我設限的成就力》,作者:郝旭烈,幸福文化出版

《人生成為:突破自我設限的成就力》,作者:郝旭烈,幸福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