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感實驗室創辦人賴以威,在27歲人生正值起飛之際,父親驟然離去,留下未完成的數學之夢。他藉由文字流淌哀傷,寫下父子之間一篇又一篇的回憶。多年過去,傷痛化為力量,成為賴以威繼承父業的勇氣與根基。(本文節錄自《爸爸,再見》一書,作者:賴以威、賴雲台(賴以威之父),繪者:張睿洋,天下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記得,永不分離
2024年6月
老爸不在身邊已經15年了。
我小時候完全無法接受這樣的未來,半夜想到還會哭著爬起來。
「我不想長大。」
「好,那就不要長大,我會一直陪著你的。」
當時,我明明知道是謊言,但從老爸的口中說出來,彷彿就一定會實現。
騙人。
時間不會停止,推著我們繼續往前走。
爸爸,我拿到博士學位嘍,當年還不是衝著你那句「如果我們家出一個博士,那祖墳都要冒煙了」,才努力向學。現在,我拿到學位啦。
爸爸,我出了第一本書《再見,爸爸》喔。你當年說我寫的網誌很好看,但叫我不要只寫自己的事情,要讓更多人有共鳴,才能當作家。我有聽進去,所以改成寫我們的故事,哈哈!
爸爸,我要在報紙上開始連載數學專欄喔。說不定以後書店的架子上,會擺著我寫的科普書!
爸爸,我認識一位女孩叫珮妤,我想和她結婚。
爸爸,我要當爸爸了。
爸爸,麻煩你好好幫我照顧樂樂了。
「來,跟阿公說晚安。」我牽著君君、悅悅的手,對著老爸的相片說晚安。
15年過去,我多了「爸爸」的身分。每天早上送兩個孩子上學,然後回到我的工作崗位,就像當年老爸坐在客廳沙發上手寫教案那樣,想辦法要讓更多孩子喜歡數學,學好數學。
晚餐飯後,我看著客廳忍不住唸人。
「去把你們亂丟的玩具收好。家裡不要這麼凌亂,到時候玩具都找不到。」
但我其實有些心虛。畢竟說起凌亂,當年的我可是樂勝君君、悅悅。
收拾完畢後,君君在我身邊爬上爬下,用盡各種手段干擾。其實工作好多,都做不完了,但我還是離開書桌去陪他下棋。
好啦好啦,爸爸,我知道你要說什麼。這就是報應,誰叫我小時候也像這樣不讓你寫字典。我現在知道當爸爸有多麼不容易了。
(延伸閱讀│「我的責任已了,可以功成身退了」老爸如釋重負的感言,就像是預告人生謝幕)
慢慢地,我意識到原來老爸沒有完全騙我。雖然我終究長大了,可他依然信守諾言,一直陪著我——
偶爾在夢裡出現,讓我重溫一段當年的父子時光。
或是來一場「父女七日變」,只不過是我變身成老爸,重複做著當年他做過的所有照顧與教育,說著當年他說過的教誨與嘮叨。
(延伸閱讀│父親離世後,我不想再爬起來……我人生中的兩個貴人:獨特的班導師與十字路口的司機)
如同當年老爸陪伴我那樣,如今由我陪伴著君君、悅悅長大。
對了,爸爸你知道嗎?這幾年有所謂的「生成式人工智慧」。科學家發現,經過大量數據訓練後,電腦可以近似人類般地應對互動。
但我其實早就體驗過這樣的技術了。
父子相處,27年下來,我腦海裡留存了大量的影像、文字、聲音紀錄,讓我每當完成任務,都可以跟你分享喜悅;每次遇到大事,也可以跟你討論,知道你會怎麼回答。
就像「可可夜總會」裡說過的,只要有人記得我們,我們就永遠活著。
謝謝你一直陪伴著我,就算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再見面了,可是你永遠活在我的心裡,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