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供應鏈戰爭》一顆電動車電池,背後牽動一場中美角力戰

電池戰爭:關鍵物質「鋰」如何撼動全球金融、左右大國角力?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4-05-16

瀏覽數 2,750+

《供應鏈戰爭》/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供應鏈戰爭》/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電池化學配方雖說眾多,但都少不了一樣東西:鋰。我們的手機與筆記型電腦世界,以及終將成真的電動車世界,靠的就是這種奇特元素的電化能量。隨著世界電氣化,我們會在一些始料未及的地方需要電池,一些新創公司設計了巧妙的電池炊具,煮開水的速度更勝傳統的燃氣與插電炊具。這一切都意味,我們需要更多超級工廠製造的蛋糕捲。(本文節錄自《供應鏈戰爭》一書,作者:埃德・康威,天下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電池化學配方雖說眾多,但都少不了一樣東西:鋰。我們的手機與筆記型電腦世界,以及終將成真的電動車世界,靠的就是這種奇特元素的電化能量。

還不只如此。隨著世界電氣化,我們會在一些始料未及的地方需要電池:電池會走進你的住家,讓你趁著電費低廉先充好電;電池可以貯存你取得的太陽能,讓你在太陽下山後使用。一些新創公司設計了巧妙的電池炊具,煮開水的速度更勝傳統的燃氣與插電炊具。這一切都意味,我們需要更多超級工廠製造的蛋糕捲。

這當然非常令人興奮,但我們對電池內化學物質的需求也變多了。就長遠來看,或許我們能找到鋰的替代品—例如鈉離子電池—有鑒於鈉在周期表的位置,鈉永遠不能像鋰那樣提供相同按重量計算的能量和容量。

或許我們能有其他突破。科學家已經在研究固態電池,它將不再需要目前鋰離子電池中的液態電解質—倘若研究成功,將相當於矽半導體之於舊真空管開關那樣,是傳統電池的一大飛躍。還有科學家在研究用空氣做部分化學反應的電池。不過幾乎所有這些原型實驗都仰賴一種特定元素的特殊電化學屬性:固態鋰電池、鋰空氣電池……條條大路最後都通往鋰。

一顆典型的電動車電池包含約40公斤的鋰,與10公斤的鈷、10公斤的錳,與40公斤的鎳,還沒算上注入陽極的石墨。這些原料當然得有出處,採購競賽正在加速。寧德時代創辦人曾毓群已經買下西藏的鋰礦權。

由於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電池製造國,西藏這些資源無法滿足中國對鋰的廣大需求。鋰資源集中在世上少數幾個國家,中國把持電池供應鏈儘管令其他國家憂心,中國對其他國家原物料的仰賴也令北京焦慮。一場原料世界大競逐已經展開。

我們的手機與筆記型電腦世界,以及終將成真的電動車世界,都少不了一樣東西:鋰。(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我們的手機與筆記型電腦世界,以及終將成真的電動車世界,都少不了一樣東西:鋰。(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在這場搶購電池材料大賽中拔得頭籌的中國,以資金與投資為交換條件,與包括南美到撒哈拉以南非洲諸國簽署合約。寧德時代在2023年與玻利維亞政府達成協議,從烏尤尼鹽湖採鋰。歐盟與美國為保供應無虞,現在已訂定關鍵礦物政策。美國境內一些塵封舊礦重新開啟,經改造投入這場21世紀的開礦競賽。

距離內華達超級工廠不遠就有這樣一座重開的老礦場。從內華達超級工廠驅車南下約100哩,剛過華克湖(Walker Lake),一處沙漠與山嶺環繞的銀色水潭迎面而來,你已來到霍桑(Hawthorne)這座小城。這裡是霍桑陸軍基地所在地,有人稱這裡是「世界最大軍需庫」,因為整個山谷、方圓225平方哩內, 擠滿一排排大大小小、數不清的庫房,其中許多堆著美軍彈藥,但也有許多藏滿關鍵金屬,就像是為即將來臨的一場工業大戰準備的作戰物資庫。

【遠見 x 未來親子】全家一起讀,孩子成長看得見:週年慶限定組再送這些>>

直到不久前,許多人認為這是過去的象徵—冷戰時期經濟偏執狂遺留的殘跡。前後好幾十年,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開始不斷貯存重要物資,其中大多為軍需物資,不過也有商用物資,以備一旦短缺之需 。但在柏林圍牆倒塌後,冷戰告終,政界人士認為囤積物資不再有必要。在世界各國因經濟聯繫而緊密結合,危機戰亂似已走入歷史的情況下,美國逐漸減少這些庫藏、清倉,截至2020年代初期,這裡的庫存已經所剩無幾。

唐納. 川普喬. 拜登採取不同作法。在2022年, 拜登總統引用《國防生產法》(Defense Production Act)以保護美國電池產業。根據這項法案,白宮有權為業者提供額外援助,協助業者在國內生產鋰、鈷、鎳、錳與石墨等重要原料,以降低對國外進口之依賴。

拜登說,「我們需要終止對中國和其他國家的長期依賴,並為未來提供更多動力。」之後,拜登提出一連串法案,以提升美國國內的電池、電腦晶片,以及其他許多綠能產品的生產。不過就現階段而言,達成這些目標的難度還不夠清楚,因為中國不僅控制了絕大多數的電池生產,也承包了絕大多數電池材料的處理工作,美國對中國徹底依賴的程度,是自二十世紀初期以來,早先的任何一場工業革命所未見的。

無論在汽車時代,在矽時代,在混凝土時代,在工業採礦時代,美國或多或少打從一開始都能在科技戰場上享有主導地位。但在電池時代,情況變了:想取得電極箔使用的精煉銅與鋁,想取得大多數陰極活性材料,以及塗在這些材料上的石墨,都得仰仗中國。

從一方面來說,亞洲的支配與主控大幅降低了電池價格,讓每個人都受益;2010到2020年間,經通膨調整,電池價格下降了89%。美國及其盟友或許可以打贏控制半導體供應鏈之戰,想打贏電池戰則很難。

【延伸閱讀】

專訪《供應鏈戰爭》作者:台海若爆發戰爭,「護國神山」台積電挺得住?

獨家圖解》電動車台灣新勢力!哪些台廠打入中國新能源車供應鏈?

汽車竟可原地起飛?低空經濟「向天空要GDP」


《供應鏈戰爭:砂、鹽、鐵、銅、鋰、石油的戰略價值》,作者:埃德・康威(Ed Conway),天下文化出版

《供應鏈戰爭:砂、鹽、鐵、銅、鋰、石油的戰略價值》,作者:埃德・康威(Ed Conway),天下文化出版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