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遠見39週年 遠見39週年 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暢銷好書

被AI搶走配音工作怎麼辦?《媽媽咪呀》明星親揭過程

曾子軒
user

曾子軒

2024-04-05

瀏覽數 5,800+

當Sora才嘗試進軍好萊塢,許多演員和配音員更早就遇上人工智慧的衝擊。僅為情境配圖,Pexels by Gezer Amorim
當Sora才嘗試進軍好萊塢,許多演員和配音員更早就遇上人工智慧的衝擊。僅為情境配圖,Pexels by Gezer Amorim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Sora才嘗試進軍好萊塢,許多演員和配音員,其實更早就遇上人工智慧的衝擊!音樂劇《媽媽咪呀》的主角飾演者,就是最新的AI下亡魂。她日前發推,親述自己被「友善告知」工作被AI取代的殘酷歷程。原來,不只有工匠的技藝,就連創意、名氣等人類獨有的特性都有可能因此淪陷,我們還剩下什麼?

不是每個人都記得莎拉玻伊澤(Sara Poyzer)這個名字,但當人們聽到熟悉的「Mamma mia, here I go again」,活力四射的歌詞一出,有人會想起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主演的電影《媽媽咪呀》,有人則會想起即將迎來25週年、更為長青的百老匯經典音樂劇《媽媽咪呀》。

在音樂劇《媽媽咪呀》飾演主角丹娜薛理丹(Donna Sheridan)的波伊澤,卻在上週收到壞消息。根據《DEADLINE》報導,原先,她接下BBC(英國廣播公司)一部紀錄片的配音工作,然而,波伊澤的代理商卻接到製作公司的通知,信件中提到,「抱歉晚回了,我們從BBC那裡得到許可,將會使用AI生成的聲音,所以我們不再需要莎拉的服務。」

影/在記者會唱起唱起ABBA樂隊經典名曲《Mamma Mia》的玻伊澤。

這個消息讓玻伊澤錯愕無比。她將信件上傳到自己的X平台(前推特)上,很快獲得超過200萬次瀏覽。這起事件,充分體現出人工智慧技術對人類工作者的影響,而且娛樂產業更是重災區。

演藝圈是AI侵擾的重災區

玻伊澤在她的推文中標記了「英國表演藝術和娛樂工會」Equity。根據官網介紹,Equity一直有在投入避免人工智慧影響人類工作者的權益,例如他們曾發起「避免AI搶走鋒頭」(Stop AI Stealing the Show)活動,主張英國政府應該監管娛樂產業中對AI的使用,並立法保障工作者權益。

為什麼娛樂產業工作者擔心AI?因為,能夠應用的情境實在太多了。利用既有配音檔案的再生成、實際拍攝的影像合成、AI製作動畫、生成故事與劇本等,不管是創意發想、美術、設計、配音、編劇再到演員,每個娛樂產業中的角色,都是製作公司磨刀霍霍的對象。

因此,Equity就曾發起談判、要求制定合理的合約,保障表演者對於自己影像和聲音的權利,不會被製片方在拍攝或者錄製後,後續又拿去生成其他內容。

英國以外,好萊塢的工作者,如美國編劇工會(WGA)和美國演員工會(SAG-AFTRA)去年都曾發起抗爭,不同場罷工的訴求之一,同樣要求保障演員權益,尤其重視肖像權,不受製片公司重製、再生成,確保後續還有進場錄製、換取報酬的機會。編劇部分亦然,確保生成式AI所產出的內容,並不是人類的創作,劇作家仍具有優位性。

遠見39週年超值回饋 | 現在訂《遠見》最划算,再享限量贈品!

不過,即便勞動者們取得階段性、暫時性的成果,也很難阻擋技術的巨輪持續滾動。美國民主與科技中心(Center for Democracy and Technology)資深政策顧問馬特薛勒(Matt Scherer)便撰文表示,即便罷工結束,好萊塢的人工智慧大戰才剛開始。

彈性大、限制小,未來只靠AI演員?

薛勒解釋,以演員工會的訴求來說,主要是規範演員的數位複製品,若想是拿錄製的內容生成那些「沒有實際拍攝、演出的片段」,應該先取得演員的同意,同時也不能要求這些數位複製品的永久權利,此舉可以避免地位較低的演員在談判時受到打壓。

然而,就完全合成(Synthetic)的內容來說,情況便有些不同。前述的數位複製品,其實就是利用大家熟悉的深偽(deepfake),把台詞、動作塞到既有真人的嘴巴裡;而完全合成的內容,就是利用生成式AI如Sora、Runway這類產品,直接生成全新的人像,既然是從無數資料中累積出來,與現實世界中的真人失去唯一對應關係之時,工會缺乏提出太多管制的正當性。

就這點來說,雙方談判後只要求資方若使用合成的內容,應該先通知勞方,並應該考慮真人表演者。全部由AI生成的內容,將會是人類工作者接下來的隱憂,如薛勒補充,現有製作過程中,其實就會合成虛擬角色與人群中的個體,減少臨演或者真人上陣的需求,數位技術還能隨時改變角色外觀,彈性很大。

現在演員還能固守使用自有影像的防線,但倘若製片公司日後只跟大明星合作,初出茅廬小演員的空間恐怕會逐步壓縮。

事實上,根據《FAST COMPANY》報導,不管是HBO、漫威或者亞馬遜工作室的作品,都被發現有生成式AI介入的痕跡。隨著技術進步,這樣的滲透恐怕會變得無跡可尋。根本就看不出來是科技合成出來!這方面急需有人出面來加以規範,就像基改食物般,有AI生成的娛樂內容或許也該加上標示。

痛失配音工作後,玻伊澤在她的貼文底下也收到許多暖心回覆,有人表達慰問之意,也有人分享自己也經歷過工作受AI影響的沈痛經驗。

當Sora積極進軍市場,影音產業人士該怎麼辦?

在生成式AI的蓬勃發展之下,不管是AI合成的圖像、聲音再到影像,虛擬偶像或者歌手都已嶄露頭角。對重視利益的企業來說,除了考慮倫理道德以外,最關鍵的還是在製作流程中使用是否有效益,例如現有如Sora一類以文生影音的技術不夠成熟,花時間修改破綻可能不符成本,但如果日後能夠跨過這個門檻呢?我們還需要真實的人類明星嗎?那一天恐怕,很快就會到來。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數位專題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勢不可擋!1993年創立輝達以來,公司市值近來創下歷史新高,黃仁勳身價更是破千億美元榮登全球前15大富豪。隨著Computex 2024登場,他帶來的A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