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8/17(日)賴佩霞@基隆塔新書分享會

其實你比想像更有錢:只要改變讓你留不住錢的「拿鐵因子」

「拿鐵因子」不是要我們當個吝嗇的人,錙銖必較、不享受生活。而是知道哪些該用,哪些不該用。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4-04-03

瀏覽數 19,300+

《現在開始就有錢》/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現在開始就有錢》/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生活中有很多可有可無的開銷,這些金錢毫無感覺的從我們的指尖溜走,因為我們習以為常。透過計算,我們才有檢視與反思的機會。試想,我們把未來的財富花在一些無關重要的小東西上,甚至在花錢時想都不想。好比可以在家裡煮咖啡,卻要去咖啡廳買;訂閱付費電視節目,卻沒空看。新衣服掛滿衣櫃,許多甚至沒穿過。這些都是可以省下的錢。(本文節錄自《現在開始就有錢》一書,作者:楊比爾(楊書銘),遠流出版,以下為摘文。)

讓你留不住錢的「拿鐵因子」

一個在大都市裡打拚的年輕人,每天早上去上班,中午在外吃飯,下午茶時間喝一杯短暫休息的咖啡。一天下來似乎平平淡淡,沒有什麼大花費,這就是他每日的生活節奏,一年三365天,全年無休。

某一天,他突然從朋友口中聽到了「拿鐵因子」的概念,好奇之下開始探索這個現象。咖啡的費用如以一天一杯計算,一個月將近1500元,一年就是1萬8千元。這讓他很驚訝,自己一年花了上萬元喝咖啡嗎?

大衛.巴哈(David Bach)將這些開銷稱之為「拿鐵因子」:

拿鐵因子是一種金融觀念,意指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小型支出,如咖啡、點心等日常開銷。這些在每一天看似微不足道的花費,積少成多,實是一筆相當可觀的金額支出。

其實你比想像中有錢

生活中有很多可有可無的開銷,這些金錢毫無感覺的從我們的指尖溜走,因為我們習以為常。透過計算,我們才有檢視與反思的機會。

試想,我們把未來的財富花在一些無關重要的小東西上,甚至在花錢時想都不想。好比可以在家裡煮咖啡,卻要去咖啡廳買;訂閱付費電視節目,卻沒空看。新衣服掛滿衣櫃,許多甚至沒穿過。這些都是可以省下的錢。

拿鐵因子不是要我們當個吝嗇的人,錙銖必較、不享受生活。而是知道哪些該用,哪些不該用。

拿鐵因子如何影響我們的財務規劃?

我們可以透過看一個具體的例子,來更深入了解拿鐵因子的影響。

假設一個人平均每天在需求以外的花費是100元,那麼一個月就是3000元,一年就是3萬6000元。今年的花費看起來好像不多,但如果我們將時間範圍擴大到10年,那麼這個數字就飆升到了36萬元。

如果這筆錢可以投資在股市,並且每年有7%的回報率,那麼10年後的資產價值將可能超過50萬元。

這就是拿鐵因子的力量:小小的日常花費,積累起來就能成為一筆龐大的資產。

要避開拿鐵因子帶來的困擾,首要了解自我消費模式。進一步記錄自身每一筆花費的方式和時間,並透過使用個人預算管理工具來幫助追蹤花費。

另一個要點就是將金額細分,透過設立不同的儲蓄帳戶,並將定期薪資的一部分存入各個帳戶。這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有自覺地將生活必需的開銷和奢侈品消費區分開來。

以我自己為例,以前我習慣早餐要走進超商買杯咖啡,但其實這單純是提供自己一個上班的儀式感,其實自己磨豆煮咖啡也是一樣。如此一來,我一個月就可以省下一筆錢。

8/17賴佩霞新書分享會 | 在基隆塔來一場心靈對話,立即報名!

現在,我只有在很忙的時候才買拿鐵,不僅可以帶來顯著的節省,還能兼顧生活,讓自己的日常變得更充實、更有意義。

每天早餐時的一杯外帶咖啡、看到商場促銷就買的零食、為了新手機而綁約的月租費等,以及不必要的外送費或海外刷卡手續費等,這些都是常見的拿鐵因子。一個月多花1千元,累積起來幾乎夠買一支定期定額基金了。

要避開拿鐵因子帶來的困擾,首要了解自我消費模式。進一步記錄自身每一筆花費的方式和時間,並透過使用個人預算管理工具來幫助追蹤花費。(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要避開拿鐵因子帶來的困擾,首要了解自我消費模式。進一步記錄自身每一筆花費的方式和時間,並透過使用個人預算管理工具來幫助追蹤花費。(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被動儲蓄,有效解決拿鐵因子

許多人會先設定每月的零花預算,來督促自己不要超支。這個角度沒有錯,但是單純只有設定預算的效益其實並不大。

我們其實要特別關注的,是那些「被動支出」。例如每個月自動扣款的健身房會員費、影音網站月費等,這些都是在你還沒有留意的時候,就已經從你口袋溜走的金錢。

反過來想,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將儲蓄的過程化於無形,在你還沒有感知到錢流進來的同時,就已經完成了儲蓄。「明智地把錢在能夠錢滾錢的地方,金錢就會像耕牛一樣勤奮地為我們工作。」

舉例來說,最簡單的「被動儲蓄」方式,就是每個月的「勞退新制帳戶自提」。在勞退新制中,雇主每個月會提撥薪資的6%到你的勞退帳戶當中,這些原本是你的薪水,但是在發到你的薪資帳戶之前,就先被提撥到你的退休帳戶去了。除了原本的6%,你還可以再自提6%。

勞退基金的操作並不算非常積極,但其有保證的最低收益,你的退休金將會為你辛勤的工作。在這個自動化的過程之後,你就能夠開始感受資產增加的樂趣。

3種金融常識與參考作法

了解自我消費模式:

每天早晨習慣在咖啡店購買一杯拿鐵,但這樣的小開銷最終可能形成一大筆經濟負擔。意識到這一點後,可以修改消費習慣,例如改為在家自行沖煮咖啡,便可避免拿鐵因子。

使用預算管理工具:

可以使用諸如「記帳本」之類的預算管理工具來追蹤每一筆花費,並藉此分析消費傾向。例如發現自己無意識中將大部分的薪資花費在餐飲,而非用於其它生活必需品或儲蓄。

細分金額並儲蓄:

設立專門的儲蓄帳戶,並定期將薪資的一部分存進去,這可以幫助我們清晰看見自己的財務狀況。

也可將儲蓄分為三部分:日常開銷帳戶、緊急儲備帳戶、夢想資金帳戶,並有系統地分攤薪資。這種做法會讓人有更大的金融自主權,並幫助我們達到長遠的財務目標。

《現在開始就有錢:改變一生的50個理財法則,教你利用時間複利,站上致富起跑點》,作者:楊比爾(楊書銘),遠流出版

《現在開始就有錢:改變一生的50個理財法則,教你利用時間複利,站上致富起跑點》,作者:楊比爾(楊書銘),遠流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