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問題不在健保!陸配入籍爭議突顯部分台灣民眾排斥心理

陳思豪
user

陳思豪

2024-03-09

瀏覽數 11,150+

陸籍配偶身分證年限是否調整一事,近期備受討論。取自unsplash
陸籍配偶身分證年限是否調整一事,近期備受討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新國會上路,原先給人外界耳目一新之感,但開議至今除了漁船翻覆案外,多數時間都糾結在大陸籍配偶身分證年限是否調整一事。從當前情況來看,朝野雙邊毫無交集,學者認為,過去大家糾結的年限、健保或許都不是重點,此事反映出來的,很可能是台灣民眾對岸的認同度。

立法院議場內人聲鼎沸,拿下過半席次國民黨立委一字排開,新國會的第一仗就是替陸籍配偶請命,希望將身分證年限從現行6年縮短到4年,與外配條件相等,還批評執政黨的現行的做法,根本是對陸配的一種歧視。

條件不同,外配最快4年入籍、陸配需6年

根據現行法令,外配入籍台灣須依《國籍法》辦理,在登記結婚後,須持居留簽證入境,向移民署各縣市服務站申請外僑居留證,接著要在台連續合法居留滿3年,每年須滿183日,才可以申辦「準歸化中華民國國籍證明」及辦理喪失原屬國籍。

在取得國籍後,才可向移民署申請「長期居留證」,接著再申請「定居證」,如此一來才可請領國民身分證。也就說外配要拿到台灣身分證,短則4年,長則8年,此外歸化中華民國籍,還要有基本語言能力,並參加新移民研習課程,並通過歸化測試。

陸配則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辦理,首先要在對岸辦理結婚手續,拿到結婚公證書後,再到台灣戶政事務所辦結婚登記。接著陸配需依親居住滿4年,每年也是必須滿183日,才能申請長期居留,若取得許可後,仍要在台灣合法居留連續2年,才能申請定居。

由於我國並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陸配需撤銷原大陸戶籍,待取得定居證,才可持憑辦理戶籍登記,並申請國民身分證。依照過去期程,先後需花6年的時間。

藍營轟歧視,綠營直指本來就不同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直言,去年賴清德曾說「健保牽涉的是健康人權,人權沒有國界」。結果賴清德一當選,民進黨就急著打臉賴清德?國民黨團推動陸配取得身分證年限比照外配,從6年改為4年,又讓一干表裡不一,內心充滿歧視的人現形。

在過去,民進黨政府提出《兩公約》第三次國家報告,就提及「大陸配偶來台取得身分證年限調整為與外籍配偶一致」的內容,如今國民黨要完成立法,民進黨卻又出來反對?蔡英文政府要強化兩公約在台灣落實,保障人權,民進黨卻不把陸配的人權當人權。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則質疑,陸配跟外配取得身分的條件、耗費的時程都不同,大陸籍配偶來到台灣,不是要取得國籍,而是要取得戶籍,請提案的國民黨能熟讀法令,不要國籍跟戶籍都傻傻分不清楚。

現階段,多數外配要在拿到台灣身分證,所需要的時程比大陸籍配偶還久,因為大陸籍配偶不需要取得國籍,時間上會比較迅速,況且兩者所依據的法律本來就不相同,請先熟讀《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國籍法》等內容。

陸配家人依親衝擊健保?現階段沒答案

此外當前另一個爭議點,就在健保資源上,在消息一出當下,醫界人士隨即表達擔憂,甚至發動連署表達反對。最主要原因,就是陸配取得身分證後,其家屬可來台依親,不少人擔心這些人使用健保,可能影響大眾權益。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這樣的說法根本沒根據」,國民黨立委徐巧芯直言,現階段來台依親有名額限制,一年只開放60人,如果這樣會影響台灣醫療資源,那應該是體制本身就有問題;不應該只把陸配看成單純的個體,如果是一個媽媽,那麼她的孩子和丈夫都是中華民國的公民,應該享有平等的權利和保障。

現階段健保爭議呈現各說各話情形,健保署長石崇良認為,可能出現的情況,會是陸配取得國籍後、依親來台的直系血親,這些人若年事已高,醫療資源使用也會比較頻繁,在加上這些族群都是居留6個月後才加入健保、開始繳納保費,可能出現「繳少用多」的情形,這年輕就開始繳納保費的台灣長者並不公平。

至於是否有衝擊及影響有多大?現階段他沒有答案,只能再做後續評估。

陸配家人依親是否會衝擊健保,也是目前的爭議之一。取自Flickr

陸配家人依親是否會衝擊健保,也是目前的爭議之一。取自Flickr

問題核心,可能出自台灣人內心?

「現在爭論的內容,可能都不是問題核心,」師大政治學研究所教授曲兆祥認為,現階段沒有對與錯的問題;當前台灣邁向高齡化社會,確實需要一些外來人口的刺激,來源一個就是陸籍,另一個就是非陸籍,這次事件不難看出,台灣部分群體對陸籍人士,還是存在著「排斥的心理」,當然這跟對岸武力威脅有絕對關係。

他坦言,現今的反對者拿國安、健保來阻擋,很明顯這些內容都只是表面的說詞,「難道從六年下降四年,國安就立刻會遭遇問題?」換種方式思考,「難道維持六年就沒有問題?」很多時候看的出來,就只是在找一些理由跟藉口。

如今雙邊出現歧見,曲兆祥認為最好的方法,還是找到一個平衡點,過去民進黨擁有絕對多數,可以阻擋這個法案,如今成為少數,很可能回到過去在野的做法,但手段過於強烈,很可能因此把國會關係搞壞,既然一邊希望4年、另一邊希望6年,或許可以取中間數字找到平衡。

新國會聚焦陸配?在野人士擔憂民眾反感

現階段,身為關鍵力量的民眾黨,似乎有意站在國民黨一方,但有內部人士坦言,選前很多案子如疫苗採購、光電案、18歲公民權,都是民眾希望新國會能帶來改變的地方,如今開議,所有焦點卻都放在對岸、陸配,似乎讓人感覺「國內問題不被重視」,既然這個議題如此分歧,何不找有共識的部分先著手。

他認為在野黨應該展現改革的形象和決心,如果只是圍繞著兩岸議題打轉,非常容易落入民進黨陷阱中,給民進黨一個打「抗中牌」的機會。

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就直言,國民黨、民眾黨選前說要合作,一起推福國利民的法案,但這樣的內容不知「福了哪一國?」;政府並沒有不照顧陸配,他們是唯一入籍後不須放棄本國籍的,也只有陸配有依親辦法,接下來藍白勢必會在內政委員會提案,他們一定會好好把關。

「這完全是國民黨的選擇,」曲兆祥坦言,這是路線選擇的問題,從現實層面來看,新國會才剛到位,在三黨競合情況下,每個黨一定要找一些話題,畢竟很多重要法案如居住正義,必須有充分的時間討論,或許這個案子能幫藍營加一點分數,但被社會扣分也是非常有可能,但這就是國民黨的選擇。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