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經波折,立法院龍頭人選終於塵埃落定,國民黨在黨團強力監票,加上民眾黨放棄第二輪的情況下,如願讓韓國瑜登上院長大位,未來他該如何展現議長高度,能否在對立的局勢中,發揮調和功能同時監督政府?都對他是考驗。
立法院長選舉結果今日下午揭曉,在民眾黨第二輪棄權的情況下,韓國瑜如願當選,也讓民進黨失去八年的院長寶座,在結果出爐後,游錫堃隨即宣佈辭去立委職務。隨後民進黨也大方獻上祝福,強調新一屆的立法院是新民意的展現,未來將由三黨共同承擔國家進步的責任。
失衡狀態獲得緩解,行政機關受更大監督
立法院生態的改變,深受影響的莫過於行政部門,台大政治系教授王業立指出,過去 8年是「一致性政府」,只要行政部門想要通過的法案,以及有爭議的特別預算,都能靠著人數優勢闖關成功,未來局勢改變,如何做好政黨協商、溝通,對執政黨來說至關重要。
但他認為,賴清德上任後就放低姿態,韓國瑜看起來也釋出善意,讓立法院有更多一點監督力量,本來就是民意所趨,只要能做好溝通,為政者還是能有一番作為。
民進黨立委許智傑認為,不論誰是立院龍頭,未來推動法案都會秉持不分黨派的立場,以人民為依歸,才是符合國人最大利益。民進黨不是沒有遇過類似的情況,過去也有過朝小野大的狀況,當時他們成績也是相當豐碩,民進黨不會抗拒與任何政黨、任何人來溝通。
院長之姿重回政壇,韓國瑜挑戰不小
從小立委到北農總經理,接著南下驚奇選上高雄市長,再歷經總統大選失利、罷免等風波,如今韓國瑜又以院長身分重回政壇,雖然如願登上另一個大位,但對他來說,眼前也有幾項難題需要面對。
首先院長被賦予最大的功能,就是要做好朝野協商、調和溝通的角色,王業立指出,台灣國會有個特殊制度就是「黨團協商制度」,也就是委員會中無法辦法達成共識的東西,就透過這樣機制來解決,此時院長要負責主持,就會發揮關鍵作用。
過去幾任院長中,王金平發揮的最好,但之後的蘇嘉全、游錫堃扮演角色就有所變化,這幾年立院也傾向強化委員會,希望很多問題在委員會中就能有結果;未來韓國瑜上任,會成為另一個王金平,還是讓院長重要性下降,就很值得觀察。
若是前者狀況,王業立認為韓國瑜就要步步為營,若出現主持會議過於強勢,影響朝野協商的情形,就不會是好的結果。
一位藍營人士不諱言,韓國瑜要拿捏好反對者跟院長的角色,一面有道理的監督政府,一面促進朝野和諧,過去他的行事風格比較強悍,遇到反對聲音往往選擇正面回擊,但院長有時就需要顧全大局,若處理不好反而讓議事空轉,對國民黨及他來說都會有負面影響。
國會外交愈來愈吃重,另一項挑戰
近幾年國會外交愈來愈受到重視,不少人認為立場偏中、對外交事務相當陌生的韓國瑜來說,也會是另一項挑戰。
過去在高雄市議會多次與韓國瑜交手的新科立委黃捷就曾指出,在當前外交處境弱勢之際,國會是台灣對外很重要的窗口,過去韓國瑜在高雄主政期間發生不少爭議,例如有次日本訪團來,韓國瑜不但遲到還非常不禮貌,未來若同樣情形搬到立院,恐怕有損台灣的形象。
此外,韓國瑜過去親中立場,也遭到不小批評,特別是拜訪中聯辦一事,在選舉前一再成為民進黨攻擊標的,或許部分是綠營抹紅的策略,但過度附和對岸主張,在當前政治環境下,對國民黨發展也相當不利。
王業立則認為,雖然國會外交重要性提升,但游錫堃就任期間,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也只有出訪美國一次,其餘沒有太多幫助,預計不會有太多差異,此外江啟臣若擔任副院長,也能在這塊給韓國瑜一些幫助,畢竟他是國際關係博士、也有留美經驗。
加上這幾年國會外交工作,有一部分由台灣民主基金會負責,該基金會會長由立法院長兼任,副執行長過去8年還是按照黨派比例分配,「至少這部分,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王業立說。
立法院長地位不言而喻,重要性無可取代,韓國瑜能否展現高度,做一個優質的國會龍頭?大家都等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