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慶39週年 歡慶39週年 訂遠見雜誌兩年送一年,還送為你精選的必讀好書!

人際比工作更難?看懂16型MBTI職場特質,與同事相處不再心累

找到職場上的人際平衡,知己知彼,讓搞事變沒事!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4-08-23

瀏覽數 10,400+

《如果害怕上班,呼叫MBTI》/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如果害怕上班,呼叫MBTI》/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在你們身邊也有令自己感到不愉快的同事嗎?如果有,那個同事在你心中的形象是怎麼樣的呢?當用略為不同的視線看待同一個樣貌,原先認為是缺點的部分,也可以看成是不同的模樣。MBTI這個道具將提供給我們一個放下一切情感,好好看清那些讓我們微妙感到不舒服的關鍵機會。(本文節錄自《如果害怕上班,呼叫MBTI》一書,作者:曹受妍,方舟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團隊合作變化點,16型職場眉角搶先窺:

ISTJ:想要按照計畫,一次做好一件事。

ENFP:工作就是要大家一起做,叫我人氣王!

ISTP:重視Work-Life Balance,效率最重要。

ENFJ:溫柔的夢想家,無法對他人困難視而不見。

ESTJ:不想輸、富責任感,總竭盡全力做事。

INFP:選擇障礙、有包容力,會默默完成自己的工作。

ESTP:天生領袖氣質,有傑出的危機處理能力。

INFJ:具強大的集中力,第六感非常好。

ESFJ:不喜歡威權職場,會努力建立享受工作的氣氛。

INTP:擅長分工明確的獨立作業,喜歡新挑戰。

ESFP:喜歡熱鬧的工作環境,能靠強大人脈解決問題。

INTJ:重視工作原理和系統,會不顧旁人地堅持信念。

ENTJ:非黑即白的急性子,野心堅定且目標遠大。

ISFP:溫暖、受人信賴,對組織和諧深具貢獻。

ENTP:活力無限、討人喜歡,與人互動的工作得心應手。

ISFJ:善於按部就班執行作業,持之以恆的領跑者。

有時候光是跟與自己性格相異的同事待在同一個空間,就會讓人感到生氣。而我就有一個總是會引起我怒火,和我的喜好大相逕庭的同事。

上班時間中,我因為捨不得讓屁股離開椅子,甚至不惜忍住不去上廁所,全心投入於工作。這一切都是為了得到「六點準時下班」的報酬——這是為了在生活中準確把工作過濾出來而做出的掙扎。

相反地,坐在我隔壁的同事——朴代理,過著工作與生活相融的日子。他一上班就會走向同事們打招呼,並且為了和同事們一起吃到美味的午餐,欣然利用工作時間搜尋美食名店。此外,還會自願站在獨自影印文件的同事身邊,扮演說話的同伴。

因此對朴代理來說,加班是家常便飯;因為無法在期限內完成的工作而向其他同事請求幫助,也是理所當然的流程。

因此,讓我覺得最不舒服、最恐怖的一句話,就是當他靠近我,然後對我說的:「需要幫忙嗎?」本應該要覺得感謝的一句話,卻誤觸了我「憤怒」的情感。

我為何會對這個同事展現的好意感到不自在且痛苦呢?如果用MBTI 的性向表現來看,這是因為兩個判斷偏好傾向極端,分別屬於「T」思考型與「F」情感型的人相遇了。

儘管沒有人是壞人,也沒有人做錯事,卻還是互相因為對方而感到不自在,並且隨著時間過去,演變成了光是處在同一個空間裡體會著不同的感受,也會消耗彼此感情的狀態。就算用MBTI去理解、分析,這對我來說,依舊是非常吃力的事。

這是任何人都可能經歷過的日常。性格截然不同的人們為了共同的目標一起工作,真的是件非常困難的事。但是,我們必須記住——正因為各自的性格相異,所以可以互補。

如果整間辦公室都是像我一樣的人,恐怕會陷入所有人一句話都不說、索然無味的荒涼氛圍;然而若是只有朴代理那樣的人,雖然工作氣氛相當愉快,業務卻難以如期完成。(延伸閱讀│職場上最失禮的禮貌:一句不痛不癢、不負責任的「辛苦了」)

從MBTI16型找到職場上的人際平衡。(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從MBTI16型找到職場上的人際平衡。(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同事的正、背兩面性格中,你正看著哪一面呢?

在你們身邊也有令自己感到不愉快的同事嗎?如果有,那個同事在你心中的形象是怎麼樣的呢?當用略為不同的視線看待同一個樣貌,原先認為是缺點的部分,也可以看成是不同的模樣。

例如,身邊如果有「不羈」的同事,他應該具有熱情的性格,從另一面看他的人,就會認為他是個「 有熱情」的人。在我眼中,一直是「 自我中心」的同事,對其他人來說,看起來可能是個「獨立心強烈」,可以專心在自己負責的工作上的人。

訂遠見雜誌,讓你每月掌握趨勢、拓展視野;39週年慶限時優惠,不容錯過!

在同事的正、背兩面性格中,你正看著哪一面呢?實際上,朴代理對我來說是個公私不分的人,不過其他同事卻覺得他擁有高配合度及親切感。

如此「發現自己對一個人的樣貌所做的評價,只是那個人其中一個面貌」的認知,將成為不同性格的人們在同一個空間繼續相處下去的方法。

MBTI 這個道具將提供給我們一個放下一切情感,好好看清那些讓我們微妙感到不舒服的關鍵機會。這個機會可以幫助我們減輕心中對某人的厭惡。所以,MBTI 也賦予了守護人際關係的力量。

如果互相了解各自的性格類型,就可以理解對方的領域,因而克制會讓對方感到不適的行動。不僅如此,也可以保護自己,免於被對方隨口說出的話傷害。

「你看他,不管怎樣都不想工作。」(二分法思維)

「既然已經當上科長了,不是應該做一些有強度的工作嗎?真的跟泥鰍一樣狡猾。」(錯誤的標籤)

「金科長每次都只想要做一些引人注目的工作,渴望被人認可⋯⋯所以我才會討厭他。」(過度普遍化)

「這次的工作又要變成我的責任了。」(任意推論) 

像這樣,根據自己的信念、氣質、經驗等推斷對方(事件)後得到的想法,被稱為「自動化思考」(Automatic Thoughts)。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亞倫.貝克(Aaron T. Beck) 所述,這種自動化思考的認知錯誤可細分為:情緒上的推論、普遍化、任意推論、二分法思維、極大極小化、災難化、個人化、選擇性抽象化、錯誤命名、貶低積極因素等10種典型,這也是憂鬱症患者的代表性特徵。

折磨我們的常常不是事實本身,而是「相信那是事實的自己」。類似上述的狀況也只是我們自己做出的解釋。愈是相信愈是真相,在彼此的互動中就會更加敏感,因此可能讓自己被傷得更深。(延伸閱讀│社交恐懼症自評量表:少點內心戲!最關注你的其實只有你自己)

透過MBTI的客觀數據,了解他人眼中的自己

就算互相了解彼此的性向,那些氣憤、失落的情緒也不會一轉眼就完全蒸發。但是,如果互相了解並體諒,原本覺得「錯誤」、「奇怪」的部分,可能會重新被視為「互補」、「魅力」的樣貌。

如果以互補的關係表現,就可以在組內形成各自的領域和立足之地。如此一來,不只能夠貢獻自身優勢,弱勢的部分也可以藉由夥伴的幫助完成,成為真正的「One Team」。

同時,MBTI 也發現了我們所不知道的自己。那些不論再怎麼研究,還是很難了解的內在要求與動機、氣質被整理成一個個標籤,有助與人輕鬆溝通。

「我一直以為自己只是懶惰且常常拖延計畫的人,不過聽說這都是因為我是個完美主義者。」我們可以像這樣,找出所不認識的自己。

或是:「金科長覺得我做事好像總是馬馬虎虎。但由於我是INTP型,所以總是依照策略工作。因為比砍樹的時間更重要的是磨刀的時間!」

像這樣透過深入的MBTI 解析,可以為我們創造與「自己都不知道的深層需求」面對面的時間。這樣一來,它不但能夠成為看到自己性格正反兩面的契機,也可以幫你找到自信。(延伸閱讀│怎麼說話決定人生磁場:高情商者絕不說的12種毒舌驚句)

《如果害怕上班,呼叫MBTI:給比起工作,與人相處更吃力的上班族,讓心變輕鬆的16型人格共事說明書》,作者:曹受妍(조수연),方舟文化出版

《如果害怕上班,呼叫MBTI:給比起工作,與人相處更吃力的上班族,讓心變輕鬆的16型人格共事說明書》,作者:曹受妍(조수연),方舟文化出版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