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熊本廠上週末風光開幕,奠定大航海時代的成功序曲,時隔不到一週,今日發布高階人事異動,新任兩位「共同營運長」,不僅是即將接任董事長的魏哲家人馬現身,也可視為第三代接班梯隊的現身。
台積電發布人事公告,今(2/29)任命兩位執行執行副總經理兼任「共同營運長」,並於明日生效,可見即將接任董事長的現任總裁魏哲家,布局神速如同熊本廠興建,第三代接班梯隊浮上檯面。
台積電這波升任的兩位高階主管,皆為電機工程背景,分別是研究發展組織資深副總經理米玉傑、營運資深副總經理秦永沛,前者領航先進製程的研究推進,後者掌握晶圓廠的製程穩定,兩員大將執掌台積電兩大核心競爭力。
米玉傑年約65歲,畢業於台大電機系,赴美取得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機工程碩博士。1994年加入台積電,前期參與90奈米、40奈米、以及28奈米技術,後期更率領團隊研發16奈米、7奈米、5奈米、3奈米、2奈米等先進技術。
秦永沛年約72歲,畢業於成大電機系,於1987年台積電創辦時就加入的元老級員工,有「沛公」之稱,張忠謀稱其為「台積電的總工程師」,前期主力在研發,後期則是晶圓廠運營的大主管,在台積電大航海時代,協助熊本廠建成啟運,更是立下大功。
這一次,會不會又是「雙頭馬車」?
這並非台積電第一次設立營運長,創辦人張忠謀2012年也曾採用「共同營運長」制度,作為接班人訓練。當時由三位年資相當的資深副總:蔣尚義、劉德音、魏哲家,擔任共同營運長,輪流掌管營運、生產與研發銷售,但輪值反倒引發矛盾,蔣尚義於2013年退休,劉德音、魏哲家則持續做2018年,至張忠謀退休後,劉德音與魏哲家分別接任董事長、總裁,從「一主兩從」轉成「雙首長」。
去年12月董事長劉德音宣告退休,魏哲家將於今年6月董事改選之後,成為董事長。劉德音退休原委有一說是「劉魏雙頭馬車」共治拉鋸之後的殘局,但此時又任命兩位共同營運長,會不會是另一個「雙頭馬車」的開端?
這可從組織結構來觀察,今日人事公告,魏哲家下屬六大組織,包括兩位共同營運長所負責的技術研發、廠房運營,以及人力資源、財務、法務與企業規劃4個組織,代表魏哲家擁有後端的完整權力骨幹,任命權、財政大權,以及負責未來資源分配的企業規劃組織,所以這將不是雙頭馬車,而是回到張忠謀時代的「一主兩從」,只是現在這顆太陽,換成了魏哲家。
聯發科今年也設「雙將」領導團隊
此類「雙將」的組織結構,在規模宏大的科技業,近年愈顯流行。例如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上個月底(1/31)升任顧大為為共同營運長,加上原有的總經理陳冠州也為營運長,所以有「雙營運長」;又如和碩董事長童子賢,2022年八月任命「雙執行長」鄧國彥、鄭光志;又如聯電董事長洪嘉聰,2017年任命「雙總經理」簡山傑、王石。「雙將」的領導型態,逐漸成為主流。
一位科技產業大老表示,台灣科技業走到現在,規模愈來愈大,「突然要一個人接全部,恐怕接不起來」,所以一主雙從型態的歷練,有助於未來接班梯隊的鍛鍊。
值得留意的是,台積電本次升任的兩位主將,年紀都在屆退邊緣,或許是如同清朝康熙帝指定其後兩代(雍正、乾隆),作為一脈相承的穩定接班型態,因此米玉傑、秦永沛麾下的青年幹部:侯永清、張曉強,晉升動向成為另一關注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