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矚目的台積電熊本廠,今天下午正式開幕。《遠見雜誌》直擊現場,300位台日雙方的產官學界嘉賓,抵達這座農田裡的晶圓廠,一同見證台積電日本新基地。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也親臨現場,特別談及創立台積電之前的1968年,他還任職德州儀器時就來過日本,與日企討論合資在亞洲生產晶片的可能性,只是最後落地台灣。如今對照歷史,更可看出此次日本熊本廠意義非凡。
台積電大航海時代熊本上岸!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編號23號晶圓製造廠「熊本廠」今天(2/24)開幕!日本經濟產業大臣齋藤健現身祝賀,首相岸田文雄則特別錄製影片祝賀,台積電則由創辦人張忠謀、董事長劉德音、總裁魏哲家主持,策略投資的日本大商社索尼執行長吉田憲一郎、電裝社長林新之助列席致詞,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則以台積電股東身分出席。
「半導體是實現數位化和淨零碳排的關鍵技術,日本政府已經採取前所未有地大膽支持,以建立日本國內先進半導體的基礎。這對我國的半導體產業來說,是一個重大的進步,歡迎台積電將日本納入其全球布局的重要基地,」岸田文雄明確地說,將補貼台積電在熊本二廠的建設。
JASM的量產,將為半導體產業鏈提升強大的靭性,」張忠謀回憶任職德州儀器時,1968年第一次造訪日本時,與日本企業商討合資公司,籌劃在亞洲生產晶片,但最後是在1987年在台灣實現,現在台積電則順利在日本組成合資公司,生產晶片,台積電足跡擴及日本,將能提高整體產能與效率。
張忠謀表示,「最近人工智慧(AI)議題,讓業界對半導體產能的期待很高,真是讓人又驚又喜,但其實我們需要的不是幾萬、幾十萬片產能,而是需要更多晶圓廠,我們當然無法完全滿足,興建千千萬萬的晶圓廠,但是提供一些需求,還是可以的」。劉德音則代表團隊感謝日本政府支持,以及當地合資企業與熊本社區的支持。
熊本還有二號廠,規模效應可望發威
台積電熊本廠位於九州熊本縣菊陽郡菊陽町,其為合資組成「日本先進半島體製造」(JASM,Japan Ad-vance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JASM於2021年11月宣告建廠、2022年4月動工,兩年內完成建造,股東為台積電占股50至70%,日本企業索尼半導體(SSMC)約20%、豐田集團下的電裝(DENSO)約10%,採用12/16奈米、22/28奈米製程技術,預計員工約1700名,日籍占七成,月產能5.5萬片。
乘著建廠「神速」的大風,台積電在本月、也就是熊本開幕儀式同一個月,宣告闢鄰而建第二座廠,預計2024年啟建、2027 年底開始營運。
二廠計畫製程推進到6至7 奈米,並增設40 奈米作為特殊製程的輔助,兩座完建之後,台積電熊本生產基地員工達3400人,每月總產能預計超過10 萬片12 吋晶圓,鎖定日本擅長的汽車、工業、消費性和高效能運算(HPC)產業,生產規模擴增,有望優化成本結構和供應鏈效率。
此外,二廠計畫之後JASM股東結構略為調整,台積電持股增加,電裝公司的股份則部分轉由母集團豐田汽車持有,調整後結構為,台積電86.5%、索尼6.0%、電裝5.5%、豐田汽車2.0%,意味著台積電承擔更多興建成本,但也更有主導空間,為運營兩廠設計出可攻可守的「起手式」。
為何熊本開廠,「星光」不及美國廠移機典禮?
台積電製造能力世界頂尖,先進製程技術更是獨步全球,其價值與戰略意義,在疫情時代成為產業矚目焦點,因此海外建廠進度受到國際矚目。
不過這廠熊本開幕儀式,首相岸田文雄並未親臨,傳說中的皇室美少女佳子公主、台灣正副總統當選人,也都未現身,對比台積電2022年12月舉辦移機典禮的美國亞利桑那州廠,有總統拜登(Joe Biden)出席致詞,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輝達創辦人黃仁勳、超微執行長蘇姿丰和美光執行長梅洛特拉(Sanjay Mehrotra )站台;這次熊本開廠,星光則是未如預期。
一為日本產經觀察家表示,岸田文雄是出了名的「謹慎保守」,因此不會太靠近激怒中國的紅線,所以台灣正副總統當選人未到日本,也算不意外,但這畢竟是日本有史以來最大金額的海外企業補助案,已經可以看到台積電在半導體產業的高影響力。
【表】JASM日本先進半導體製造
l 創始股東結構:台積電50-70%、索尼約20%、電裝約10% |
l 2024年2月後股東結構:台積電86.5%、索尼6.0%、電裝5.5%、豐田汽車2.9% |
l 廠房地點:九州熊本縣菊陽郡菊陽町 |
l 興建成本:兩廠合計超過200億美元,日本政府補助約四成 |
l 預計員工:3400名,日籍占七成 |
l 製程:40 奈米、12/16奈米、22/28奈米 |
l 產能:月產超過 10 萬片 12 吋晶圓 |
更多台積電深度報導>>【直擊熊本!台積電啟動大航海時代】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