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來嘉義走路吧!用時速四公里探索老城脈動,逐步找到自我

方格子VOCUS
user

方格子VOCUS

2024-02-11

瀏覽數 16,400+

來嘉義走路吧!用時速四公里的視角探索城市巷弄的脈動,更逐步找回自我。張智傑攝
來嘉義走路吧!用時速四公里的視角探索城市巷弄的脈動,更逐步找回自我。張智傑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用步行的方式穿梭大街小巷已經是世界趨勢,卸下生活壓力,到嘉義市來場城市慢遊吧!感受老城獨有的魅力,推薦從廟宇、老建築到街景逐步探索,也可配合導覽、夜遊和實境解謎等多重有趣方式。放慢腳步,更能在行進呼吸間重新認識自我。

匆忙、緊繃又壓抑的日常生活,促使人們希望在假日時找尋一個喘息的機會,一個留白的空間,渴望從旅途中褪下繁重的日復一日,緩下腳步,找回自己內在的平靜和輕鬆。

因此慢遊(Slow Travel)型態逐漸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推崇。英國旅遊期刊《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中提到:

「慢遊的特點是降低移動速度,花時間探索當地歷史和文化,同時支持永續環境。而旅人的主要目的是放鬆、反思自我、逃離、尋求新奇、參與和發現。」

甚至中國也衍生出城市漫步(CityWalk)一詞,據中國的一份《CityWalk趨勢報告》顯示,到了2023年上半年,社群平台搜尋CityWalk相關的搜索量年增超過30倍;人們也會按自己的興趣訂定專屬路線,結合咖啡、攝影、閲讀等喜好,用徒步的方式與城市建立更深層次的連結,拓展CityWalk的另一層意義

步行,以時速四公里的步調,順著自己舒服的節奏,隨心所欲地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感受當下的氣候溫度、人聲話語、街道氣味、歷史文化,從放慢腳步中逐漸尋回自我的感悟力和生命力。

走入百年前的城市藍圖,追尋灑落在小城裡的吉光片羽 

嘉義市充滿人文底蘊的生活感,是許多人找尋喘息空間的理想選擇。每逢假日,近來看見越來越多的遊客穿梭在傳統小巷間,慢步調的享受懷舊空間,體驗由歷史痕跡所構築而成的老城風華。

她是一座即將邁入320歲的城市,在當代環境以獨特的古城性格而存在著。 

我們回望嘉義舊城的地圖,俯瞰東西南北四座古城門,彼此之間的距離約為700公尺,圍繞出早期舊城區「諸羅城」,人們即步行、生活在其中。

日治時期經過《市區改正》後的嘉義市。取自中央研究院

日治時期經過《市區改正》後的嘉義市。取自中央研究院

而1906年梅山大地震重創嘉義市,促使當時的日本政府實施《市區改正》計畫,成為城市空間改變的轉捩點。考量步行是人們主要的交通方式,城市尺度不大且集中,遂規劃棋盤式格局,街區間緊密交織,方便居民滿足日常所需。

隨都市計畫拓展了舊諸羅城區的範圍,並建立了市中心地標「噴水池圓環」。至此,第一間郵局、第一間戲院、第一間金融機構、第一間幼稚園、第一間書店等,現代化設施繁星遍佈,成為當時全台最先進繁榮的現代化街市。

1969年嘉義中央噴水池旁街景。取自文化部

1969年嘉義中央噴水池旁街景。取自文化部

時至今日,百年前規劃的街角巷弄,孕育出許多傳統老店以及嘉義人離不開的火雞肉飯,近來更發展出許多具有當代風格店家與空間,例如老屋改造的咖啡廳和餐廳、特色選物店、獨立書店。當你漫步其中時,雙腳正踩在歷史與現代交融的紋理上。

建議來到嘉義慢步而行,空間上依循著城市歷史與道路規劃,行進中細細品味巷弄中的古老廟宇、轉角處的質樸老木屋,更可靜下心來沈浸在這緩慢而真實的城市生活脈動,與自我內心連結,感受自由放鬆的氛圍。

這是一趟發現的旅程,跨出的每一步都是外在環境的探險和內心世界的探索旅程。 

世界大城們,回歸步行的生活理念

日本傳統文化重鎮「京都」為了保護古城道路脈絡不受現代化的損害,以及提供更友善的行走環境和居住品質,於2001年開始實施《京都市基本計畫》,又在2010年提出「步行城市・京都」等戰略計劃。透過拓寬人行道、重整大眾運輸系統,京都致力於城區內的公共運輸及徒步比例提升至55%,逐步打造成「以人為本」的步行城市。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曾經也是交通極度堵塞的巴黎,經過多項建設改善,例如塞納河畔禁行汽車、鋪設超過1000公里的單車道,拓寬人行道等等,逐漸蛻變成今日適合步行的城市。如今現任巴黎市長又推廣莫雷諾教授提出的「15分鐘城市」概念,也就是市民以步行或騎自行車15分鐘的範圍內,距離約1~2.5公里,能夠滿足大部分的基本生活機能。

若以此概念思考漫遊城市,徒步15分鍾大約是600公尺到1公里的距離,則是最適合點到點移動的理想範圍。

回頭思考嘉義,傳統的街區雖然提供適合步行的尺度,卻因街道尺寸及交通系統等因素,在發展步行城市方面仍有許多挑戰及課題要面對,包括行人徒步空間的問題、友善步行環境的優化、大眾運輸的銜接等等,當在城市裡走路的人越多、共識越高,推展步行城市的力量就能越大。

老城新玩法,漫步是否還有更多有趣的可能?

步行是一種移動方式,更是一場城市探險和自我對話的機會,透過雙腳一步步走踏街區,更容易發現這些隱藏在巷弄中的小驚喜,並在過程中獲得個人的獨特體悟。

在嘉義,越來越多人利用走路探究城市的本質,嘗試更多不同的玩法,如同開啟一場老城的空間冒險,實驗各種創新的觀點與可能。

體驗一:導覽走讀X情感連結

建設處透過與島內散步的合作,由專業導覽員帶領遊客穿越二通街,彷彿是時間的引路人,一邊講解城市歷史,一邊與當地居民聊天互動,分享彼此的故事,帶動更多情感交流。曾與知名劇團「阮劇團」合作,沈浸式演出將遊客帶入當地文化和生活方式中,重溫往日情懷。

導覽結合劇團表演,昔日故事重現在遊客眼前。取自島內散步

導覽結合劇團表演,昔日故事重現在遊客眼前。取自島內散步

體驗二:夜晚時段X擴張五感

文化局的舊屋力計畫,其中一項「森林夜遊」活動讓大家在夜晚探訪老木屋和東市場,身體隨著音樂擺動、觸摸不同材質的木材、穿梭在幽暗的市場巷弄裡,好似進入了奇幻的異次元時空,與白天截然不同的感官衝擊,感受夜遊獨有的神秘色彩。

活動參與者在昏暗的巷弄裡往東市場前進。取自諸羅設計塾

活動參與者在昏暗的巷弄裡往東市場前進。取自諸羅設計塾

體驗三:實境解謎X社會議題

市立博物館與聚樂邦共推出「忘憂旅社」實境解謎活動,以畫家陳澄波故事主線帶出值得反思的社會議題。參與者穿梭大街小巷,從不曾注意到的地方景點找尋線索完成任務,透過不同角色的視角,對城市和歷史事件產生多元的認知和感悟。

跟隨陳澄波畫作,認識嘉義與228歷史議題的實境解謎遊戲。取自嘉義市文化局

跟隨陳澄波畫作,認識嘉義與228歷史議題的實境解謎遊戲。取自嘉義市文化局

來一趟慢旅行,行進呼吸間找回自己

用雙腳行走,你可以直接在這城市所有的汙垢以及榮耀之中,接觸到城市生活的氣味、景象、人行道上輕敲的腳步聲、在不同地點與位置與你擦肩而過的人、街燈,以及對話的片段。

——謝恩・歐馬洛《走路的科學》

行走在街角巷弄裡,品味著是日常也非日常的事物,踩踏著既侷限又非侷限的尺度。步行,不只是身體的擺動,也是與當下的環境同頻共振,在前進的一步一步中發現城市的多面貌,也在這一步一步裡認識更深層的自我。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作者:郭軒志,原文:來嘉義走路吧!用時速四公里的視角探索城市巷弄的脈動,更逐步找回自我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