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這麼多年來,你橫跨許多不同的設計領域,這是怎麼做到的?
A:其實設計沒有什麼領域之分。雖然可以有不同專業形式,服裝的、家具的、首飾的、室內設計等,但是設計的原理都是一樣的。
Q:什麼原理是共通的?
A:設計師像醫生,客戶是病人,他們如果頭痛,就想要吃阿斯匹靈。但我不給阿斯匹靈,因為我要找出真正的問題在哪裡,就像醫生一樣。不管客戶是哪一種行業都一樣。對創意來講,找問題是很重要的,答案很容易找到,但要找到問題是很困難的。
Q:能否舉個例子。
A:東京銀座松屋百貨公司在2000年想要重新設計,改裝成為多國知名品牌集合的百貨公司,來找我做廣告。
但我研究後認為,他們如果不改變形象,根本不可能成功。因為若不改,就會像國際機場裡的免稅商店,沒有特色。所以我強烈建議他們必須重新塑造鮮明的形象。
他們來找我之前,根本都沒有想到這點,他們只是想要把百貨公司改成名牌精品店。我開玩笑地跟他們說,這家百貨公司就在我辦公室附近,我不希望它變成機場的免稅商店。
他們必須年輕化,塑造流行感,從一家普通的百貨公司,變成流行最先鋒。而這些必須從建築外觀、室內設計、產品包裝等一步步做起,最後才是廣告。
後來整個重新塑造品牌的每個過程我都參與了。包括拉鍊也是很重要的設計。
要簡化更要美化
Q:是的,你在整個重新塑造松屋百貨的過程中,使用拉鍊當作很重要的設計概念。拉鍊布置了施工中的外牆、拉鍊成為開幕時卡片設計的元素等,拉鍊的想法是怎麼來的?
A:這是布置一個很大的空間,最省錢的方法。一個百貨公司的工地外牆是一個很大的空間,如果你要布置成一片藍天,那要用掉很多紙或材料,但如果只是一條拉鍊,那就只需要一點點材料而已。
拉鍊也是時尚的暗喻。這可以配合松屋改變為時尚精品店的形象。我也在海報上使用拉鍊的設計,我讓每張海報都有拉鍊的一部分,貼在一起,就成了一張有拉鍊全貌的大海報,也就是每一張海報都可以用拉鍊連起來。
Q:你也是無印良品諮詢董事會的一員,很多人都說,世界上幾乎沒有什麼設計師可以變成董事會的一員,你怎麼看這件事?
A:的確很獨特。無印良品這個牌子在1980年誕生,其概念是由設計師田中一光和流通企業家堤清二兩人共同產生的。堤清二是創業家,他有個想法,希望簡化生產、銷售的流程,所以無印良品一開始是要簡化,「簡化再簡化(cut off、cut off)」是他一開始的想法。
但是,如果只是簡化流程,會讓東西變便宜而已。另一個創業伙伴田中一光,他是設計總監,就在簡化的概念上又添加另一個觀點,就是在簡化過程中,要讓產品更美麗。
從一開始到今天,無印良品的諮詢董事會一直都由設計總監主持。成員包括產品設計師、室內設計師、藝術博物館長、服裝設計師,我們每個月開一次會,一起深入討論無印良品的願景和產品哲學。
我既是諮詢董事會的一員,同時也是設計總監,不過,這兩者職務不同。前者要規劃、思考產品的遠景和哲學,後者則注重產品的溝通設計。
Q:你如何加入無印的?
A:田中一光是一個很出色的設計師。他要我加入無印的諮詢董事會,並且做設計總監。原本他要準備退休,就在我同意加入無印之後,2002年,他就去世了。
從沒有設計到完美設計
Q:目前無印良品的設計理念是什麼呢?
A:我接下設計總監一職時,的確必須提出新的想法。
無印剛開始問市時,只有四十個品項,我接手時,已有超過六千種品項。當時這六千多個品項,有很多品質並不夠好,只是便宜而已,所以得改變定位。
我們放棄原來的「只是便宜」的定位,改採最合理的價格策略。也重新思考什麼是「簡單的品質」?為什麼簡單是最好的?這些都是很困難的。
無印良品一開始宣稱no design(沒有設計)。但是並不是真的沒有設計,而必須是完美的設計(perfect design)。從沒有設計到完美的設計,我必須改變大家的想法。
而且我們開始跟國際知名設計師合作。各國優秀的設計師都對無印的設計理念感興趣,因此很願意跟我們合作。
比方說,設計椅子,我們會去思考使用椅子的概念。有一次我們找到一位義大利設計師,他說他腦子裡有三百萬種不同的椅子設計,這真令人驚奇。我們就告訴他,請為無印設計那「三百萬零一個」椅子。那個最簡單、看起來最沒有設計痕跡的椅子。
無印良品的設計、美學概念很具日本色彩,這不會改變。只是最新發展是我們開放國際的設計師加入我們的設計團隊,因為在簡單的風格中,我們需要更高的設計品味。
Q:你的許多設計都運用白色,是因為你很喜歡白色嗎?
A:我不特別喜歡白色,不過,每個顏色都有它的功能。其實平常我不太使用顏色,只用材質本身的色彩。以松屋百貨為例,白色外牆上的海報,背景以白色為主,因為它給與人包容力、品味、高級感和革新的感覺。
設計不可能全球化
Q:你覺得亞洲設計崛起了嗎?
A:現在經濟情勢進入全球化時代,但文化是地方的,文化不可能變成全球化。而設計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如果台北、巴塞隆納、倫敦的設計看起來很相似,就一點意思也沒有。設計師要有文化原創性,要從他們的文化中找到原創。從他們自己的歷史、當地素材中找創意。
不要只看未來,要看過去,過去永遠都是很好的資源。雖然人人期待未來,可是,過去也是可用的素材,是很棒的設計來源。所以,我去巴黎的博物館,十年前我也去過台北故宮博物院,我也閱讀文學作品、歷史故事、藝術書籍,因為他們都是很好的靈感來源。
Q:從你的經驗,設計最困難的是什麼時刻?
A:當我找不到問題的時候。
你必須發現特別的問題,才能找到特別的解決方案。當我找不到真正的問題在哪裡時,就是最痛苦的時候。
原研哉小檔案
‧1958年生,日本籍
‧橫跨多項設計領域,包括 長野冬季奧運的節目手冊、愛知博覽會的文宣設計
‧為無印良品設計的廣告獲2003年東京ADC賞的全場大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