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蛋」事件愈滾愈大,進口商超思的資格問題還未釐清,又衍生案外案:洗選蛋不是加工食品,《食安法》管不到,只能勸導、無法強制業者標示有效日期。消息一出,長輩群組一片哀嚎:「雞蛋比香腸、魚丸還容易壞,政府竟無規範要標有效日期,難道蛋盒的標示是擺設用的嗎?」而且食藥署還證實有1000多盒雞蛋已下肚,消費者就想問「食安是玩假的?老百姓到底還能相信誰?」
美國開國元勛之一的班傑明·富蘭克林說「誠實是上策」(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多數人第一時間卻選擇說謊,然後再用更多的謊來圓謊,卻愈扯愈大,「巴西雞蛋」事件正陷入此困境中。
9月初,農業部被踢爆:50萬資本額的一人公司「超思」做6億的生意、進口8814萬顆巴西雞蛋,拿走1.75億的補助款。農業部部長陳吉仲被迫親上火線闢謠,豈料合約書一曝光,又被揪出更多疑點。
為何農委會(農業部前身)啟動進口蛋的公文是2月24日,超思去年9月成立,今年2月24日停業,3月2日才完成復業,簽定的合約卻載明起始日為3月1日。超思停業中還能參加競標、得標並簽約,簡直匪夷所思。
根據國稅局申請復業的流程,最快4至7天才能完成。超思停業六天又成功復業,中間還卡了四天的228連休假,僅剩2個工作天就順利復業,國稅局人員都驚呼太神奇,「短時間停業又復業,稅籍頻繁變動,承辦人一定要了解原因才敢審核,根本不可能快速通過。」
農業粉專「Lin bay」版主還發現,根據合約內容,超思拿報價單就能向畜產會請款,不用驗貨就能先拿錢,並不符合政府採購的原則跟程序。
涂萬財喊冤:農業部未告知裝船日、有效期限以及如何標示
由於進口巴西蛋爭議不斷。9月7日,在非洲友邦史瓦帝尼訪問的蔡英文總統還隔空喊話:「農業部及行政院近日都有完整說明,相信過程都可以攤在陽光下,也經得起檢驗。」9月8日,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更接受媒體專訪,逐一反駁外界的質疑。
執政黨原以為「超思進口巴西蛋」風波平息了,隨即又被發現進口日期跟有效期限的天數兜不籠。「Lin bay好油」版主驚爆農業部拿出來的巴西雞蛋的形式發票,清楚指出有效期限是110天(Shelf life 110 days)。
根據農業部的資料顯示,最晚一批雞蛋是在5月30日裝船,但通路販賣的製造日期卻標示9月5日、保存期限至10月5日。外界合理懷疑這批雞蛋恐是「過期」蛋。
農業部畜牧司副司長李宜謙隨即澄清,巴西雞蛋因有噴膜,如同手機包膜,經噴食品級相關的膜,有保存延長效果,有效期是120天。進口日期在今年5月25日到5月27日,有效日期到9月24日至9月27日,所以市面上的巴西雞蛋都合格安全,均在有效期限內。
但,台北市衛生局稽查時,卻發現市面上的巴西雞蛋並沒有噴膜;連委託洗選銷售的「台農蛋品」董事長涂萬財都說,經手的巴西蛋並非全都有塗蠟,有的有塗,有的沒塗,憑他40多年賣蛋經驗「不難辨別」。
由於進口日期跟有效日期兜不攏,食藥署就此認定台農蛋品不實標示,要求全面下架,並將依食安法開罰4至400萬。導致涂萬財喊冤說,農業部給他這批巴西蛋時,沒有告知裝船日、有效期限與如何標示,上網查食藥署網站,也查不到進口蛋標示規定,依以往國產蛋的標示方式,只好把洗選日標為製造日,有效期一個月。
他甚至還請示過食藥署,食藥署回說「這樣標沒問題,但自己必須負責這一個月產品沒問題」。「後來食藥署卻要我下架所有巴西洗選蛋,還稱回收蛋可重新標示再對外販售,根本不敷成本,蛋回收後將交給農業部銷毀。」涂萬財說。
食品業者:現才知道雞蛋不用標有效日期,台灣的食安沒救了?
有效日期變成羅生門,食藥署只好又出來說明,沒想到民眾卻是愈聽愈害怕。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說,蛋品即使經過洗選後,也並非是加工食品,《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簡稱食安法)並無強制要求業者標示有效期限之規範,但九成以上業者都會填寫,「要標就要標對」,若標示不實則處4萬至400萬行政罰鍰。
言下之意是,國外進口的非加工食品並不受食安法管理。難怪涂萬財上網查食藥署網站,根本查不到進口蛋的標示規定。
直至今日,民眾才知道盒裝洗選蛋的標示都是業者「自由心證」填寫的。
林金富進一步解釋,由於不清楚進口國在生產時的狀況,無法規範,但會勸導業者自行填上輸入食品的有效期限,讓食藥署便於管理、稽查。當有變質、腐敗依舊販售的情形時,進口業者得負法律責任,不論是散裝、盒裝或蛋液狀態。
食品業者林政立(化名)驚訝地說,「我今天才知道雞蛋不用標有效日期,食藥署還說洗選蛋不是加工食品,我聽完真的會吐血、會高血壓,台灣的食安真的沒救了。」
林政立進一步說,相比政府對食品業者的管理簡直天差地,副院長鄭文燦還說從巴西的港口到基隆港、高雄港要2萬2000公里,陽明、長榮海運沒有直航巴西,還要到香港、新加坡換船,從巴西到台灣要45天的航程。
「請問從巴西收集好所有蛋(常溫、高溫)再上船(冷藏2至3度),到台灣下船後,運輸到高雄的台農蛋品公司洗選(溫度40至45度),再到全聯的通路,忽冷忽熱,雞蛋真能保存120天嗎?」林政立愈說愈生氣。
巴西雞蛋1000多盒已下肚,消費者到底還能相信誰?
根據食藥署的說法,許多國產雞蛋流入傳統菜市場,依食安法規定,「散裝食品」並未強制標示保存期限,僅要求販售時不得有腐敗、變質等情形。販售商家須為產品負責,若有問題將依法裁罰。
許多家庭主婦紛紛在群組討論:雜糧行的散裝蛋,商家很快會賣完,從外觀還能辨別新不新鮮,可以接受沒有標示有效日期,但會去賣場買比較貴的盒裝蛋,就是相信政府把關,比較乾淨安全啊!現在卻說食安法沒有規範洗選蛋。
「難道有效日期是擺設用的嗎?食藥署說只能勸導業者自行填寫、不能強制,又說九成都會標示,請問政府有人力去查填寫日期的真偽嗎?」一位51歲的家庭主婦說,難道買雞蛋還要靠運氣,看哪個蛋商比較有良心嗎?
林政立也質疑,政府說洗選蛋不是加工食品,食安法無強制規範,這個邏輯很奇怪,雞蛋比香腸、魚丸等冷凍加工食品更容易腐壞,食安法只強制加工食品要遵守食安法,雞蛋不用遵守,只能勸導,出問題時,又全部推給業者,實在很難接受。
一顆巴西雞蛋意外戳破政府的食安謊言。雖然全聯宣布11月11日前,消費者憑發票及商品可到原分店退貨;若無雞蛋只有發票,或有雞蛋沒有發票可聯繫蛋商處理,但食藥署已證實全聯上架2000盒,僅能回收600到900盒,意即1000多盒都已經下肚,消費者就想問「以後還能相信有效日期嗎?老百姓到底還能相信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