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生階段,不同的目標追求。一般人從出生到讀書畢業的歲月,追求個人的學習成長過程,探索「求真」,充滿期待。畢業後走入社會,追求個人的工作興趣與理想,實踐「求善」,充滿挑戰。面對高齡化的社會,許多人「求真」與「求善」的第一及第二人生已經走過,退休後的第三人生,應該是要享受「求美」的體驗。然而,這部分的人生規劃與學習,國人較為欠缺,仍需不斷的學習成長。
個人退休後至今四年多來,逐漸解開人生各種壓力與束縛,包括工作責任、照顧父母、身體健康、住房環境與財務自主等,開始追求自由自在的第三人生。希望透過重新學習繪畫與古典音樂,豐富自己的藝術人生,體驗「求美」,充滿喜悅!
退休人生沒有名位及財富的壓力,只有自我內在的真實感受,把握當下的倒數時光,好好享受快樂的生活。退休後開始學習繪畫,讓自己專注觀察美好風景,沉浸在色彩繽紛的繪畫世界。雖然在繪畫過程也會遇到挫折與瓶頸,但努力完成後的美麗風景,感受份外美好喜悅。
在過去求真的學習與求善的工作中,深感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努力、掙扎、妥協與無奈。然而,又體會到「理想只是口號,實踐才是王道」,如何在理想與現實找到平衡點,心安理得,或許是種藝術修養,也是「美好人生」從新學習體驗吧!
建商修改設計圖,忍痛將大樓退縮保留老房子
容我說個真實的故事,作為上述的體驗補充。記得在美國西雅圖有個都市更新的典範案例,80多歲老太太住的老房子,周圍正要進行都更開發,當時建商已將其附近所有房地收購拆遷,但老太太住在老家已40多年,很有感情,不願搬遷。建商雖不斷遊說並提高賠償金,不到13萬的老宅,建商開價到100萬元,老太太仍不為所動。建商只好修改設計圖,忍痛將大樓退縮保留老房子,維持老太太的居住生活。沒想到,隔年86歲的老太太因病過世,其遺囑是將老房子捐贈給建商,感謝建商在都更過程的體諒與友誼。
當我看到這都更個案保留老太太的房屋現況照片,不禁令人感動!深思著何謂完美與不完美的結局?或許不完美才是完美的註解!
退休四年來,走訪各地風光並畫下台灣之美
有次去陽明山冷水坑健走,結果上山後霧雨濛濛,心想今天不適合健行賞景,沒想到走到生態池時,景色朦朧,頗具詩情畫意,另番風情,更是拍照畫畫的好題材!原本以為的不美好情境,卻是難得意外的美好收獲。
去年台南長住半年,深刻體驗台南古都古厝之美,心有所感,畫了十多幅油畫作品,加上今年也在花蓮長住一陣子,看到自然風景,花蓮的大山大海及太魯閣峽谷,也畫了數幅畫作。退休四年來,走訪台灣各地的美好風光,看到並畫下台灣之美。很開心,下週二即將在台南耘非凡美術舘舉辦「七十流金」的個人畫展,透過52幅畫作,呈現個人感受台灣這些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風景人生。
這次畫展與以往不同,義賣所得將全數捐給中華民國住宅學會,作為「住房研究薪火傳承獎」的基金,藉此培養更多年輕優秀學者,期盼一棒接一棒的投入台灣住房研究發展,改善當前住房環境的基礎工作。希望屆時邀請大家參觀畫展,並可以共襄義賣盛舉,或許這也是美好退休人生的另一註解!
👉 掌握議題動向,一起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原文刊載於聯合新聞網,經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