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臺東大學圖書資訊館,前方是鏡心湖中悠遊的鴛鴦、水鴨,以及在環校步道上漫步的學生、遊人;轉個身,則能遠眺臺東聖山都蘭山。看著前有水、後有山的宜人景致,油然而生的,正是置身「綠色國際大學」的幸福感。
「讓校園『綠色國際化』,就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努力目標!」臺東大學校長曾耀銘笑稱,學校向來自許要成為「綠色國際大學」,而所謂的綠色國際化,就是讓全校師生都體認到:自由是生活的、民主是程序的,具體完備落實自由民主是為了公益,公眾的利益;在天下為公的基礎上,以創造包容的心來實踐自由民主,達成社會的永續發展與和平繁榮,自己也在無形中擁有「智慧、健康、永續、美學」等永續發展的素養與行動。
從課程、軟硬體著手 培育跨域、永續人才
而為了達成目標,臺東大學從課程到軟、硬體等方方面面,都下足功夫。在課程安排上,臺東大學期望學生兼具專業、跨領域知識,因此設立「全校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學生除了需要修習選定的專業,還要修習永續發展專業課程,以具備永續素養。
實地走進觀光工廠,會發現裡頭有研發品管實驗室、HEPA潔淨空調等各種專業設備,在實習商店中,則有琳琅滿目的產學合作特色商品,以及臺東大學的特色、文創產品,包括東臺灣農特產紅薑黃洛神花萃取液、臺東大學的牛樟芝滴粒、魚針草即溶沖泡飲、冷凍乾燥果乾等。
其中,果乾精巧可愛的包裝,還都是出自校內數位媒體與文教產業學系師生之手。曾耀銘指出,實習商店做為服務整合展銷平臺,兼具教學、實習、研究和試銷等角色,等於學校協助農漁民研發產品、行銷,學生也能在其中學習、實習,形成良性循環。
至於國際化部分,在校內,有來自港澳、東南亞、東北亞及歐美各國的國際生,和本地學生一同學習,學成之後,再將一身專業帶回家鄉,貢獻所長;學校的姊妹校也遍及亞洲、美洲、歐洲各國,包括日本仙台大學、美國印第安納州立大學、中國大陸華東師範大學等,都是姊妹校。
臺東大學一路秉持綠色國際化理念辦學,近年來斬獲豐碩成果。儘管全臺大學均遭受少子化衝擊,但臺東大學的學生人數,反而從幾年前的4,500人逆勢成長至5,000人。今年適逢臺東大學成立75周年,曾耀銘強調,接下來,學校會繼續堅定「綠色國際大學」之路,引領所有學生成為兼具自主學習、多元能力、適性發展和服務社會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