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歡慶39週年 歡慶39週年 全年最低訂閱優惠全面啟動!只要 2.5 折起

小資族薪水3萬多買房只是夢?房市專家:一件事決定你與房產的距離

你以為買不起,其實你可以。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3-08-10

瀏覽數 26,450+

《買房,也買自由》/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買房,也買自由》/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00:00
00:00

能不能買到房子,其實跟財務智商有關,而不是收入高低。不然我們不會看到有人手握500萬元的現金卻問可以買多少錢的房子,同時卻有人月薪3萬元,靠自己成為有房一族。(本文節錄自《買房,也買自由》一書,作者:Tody 陶迪,以下為摘文。)

十多年前我還是個小資上班族的時候,薪水3萬多元,買房是個遙不可及的夢,只要聽到「一坪30幾萬元」,就不敢再多想,倒是焦慮著要怎麼樣才能找到便宜、漂亮又離公司近的租房。

看著每個月戶頭裡剩餘的一些錢,心想應該開始學習投資理財,所以跟著同事買股票、定期定額買基金。不到一年的時間,基金大賠40%出場,股票也因為聽著別人報的明牌,根本不知道自己買的是什麼,很快也賠本不敢再玩。

因為我沒有明確的存錢目標,也不明白每一筆投資對自己財務上的實質意義,所以看起來是在理財,實則是在「亂花錢」。

沒有頭期款,所以買不了房?

有些人喜歡說「我沒有頭期款」,是因為戶頭沒有存款,所以認為自己買不了房。有趣的是,他們每個月定期定額買股票、買基金、買儲蓄險。

因為買完之後月光,於是聲稱自己沒有存款,卻沒有意識到這些資產都叫存款,可以隨時變現來湊頭期款。

有些人為自己設定的可負擔房貸,是在「不影響舒服的生活品質」之下的閒錢,不能影響每年出國玩、不能影響每月吃大餐,還要先付完車貸,往往最後所剩無幾,所以認為自己買不起房。

你也許不是真的買不起房,只是需要調整花錢的優先順序。

因為本金有限,應該「集中火力」來花錢,而不是這裡投一點、那裡試一點,給自己創造投資理財的假象,卻沒有明顯的投資效益。

如果買房是你人生重要的成就解鎖,就必須盤點資源,釐清花錢的輕重緩急。 

想買房,應該「先畫靶再射箭」。(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想買房,應該「先畫靶再射箭」。(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8/17賴佩霞新書分享會 | 在基隆塔來一場心靈對話,立即報名!

想買房,應該「先畫靶再射箭」

買房不要想著「存到頭期款」才開始規劃,而是要「先畫靶再射箭」,有了假想目標,才有動力規劃存錢、想辦法湊錢。

如果要等到手上有了二、三百萬元才看房,反而會因為缺乏明確目標而隨性花錢,存錢之路反而遙遙無期。先了解市場,大量練習看房,知道自己的喜好,培養價格的敏感度,當機會來臨,你才不會錯過。

其實不論是頭期款,還是每個月的房貸,關鍵都在於你每月「還剩多少」,你的用錢習慣決定了買房之路有多遙遠。

常常有人問:「月入10萬元可以買多少錢的房子」,或是「薪水5萬元可以買房嗎?」其實要回答這類問題,看的是你「每月花多少?」月入10萬元花8萬元,和月入5萬元只花1萬元,顯然還是賺5萬元的人比較有負擔能力。

每月剩多少,在理財角度來說,就是「現金流」的觀念,這是一切理財的基礎。當你釐清了自己每個月有多少的錢流進和流出,就能計算出可以買多少錢的房子,並且規劃頭期款如何取得。

能不能買到房子,其實跟財務智商有關,而不是收入高低。不然我們不會看到有人手握500萬元的現金卻問可以買多少錢的房子,同時卻有人月薪3萬元,靠自己成為有房一族。

《買房,也買自由:小資族的財富翻身之路》,作者:Tody 陶迪,時報出版

《買房,也買自由:小資族的財富翻身之路》,作者:Tody 陶迪,時報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走鋼索的中產階級
數位專題

走鋼索的中產階級

體感頻撐不起的夢想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