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旅遊旺季來臨,國內旅遊中,各家企業的觀光工廠已成出遊新亮點。製藥廠濟生(4111)最近大舉擴建原有廠區,升級後的「濟生Beauty健康文化館」本週二正式營運。除了更新穎、「廁所數量」竟成吸客關鍵?
遊覽車魚貫進入老牌製藥廠濟生(4111)在新竹湖口經營的觀光工廠「濟生Beauty健康文化館」,遊客入館吸收健康知識、DIY體驗製作面膜、化妝水、清潔劑,出館還購入一袋袋保健品,收穫滿滿。
如此營運模式,成了濟生推升營收重要的一隻腳。
新竹湖口一向被視為工業區或陸軍營區,並非出遊首選。濟生Beauty健康文化館5年多前初登場備受關注,不僅是新竹縣第一座經濟部認可的觀光工廠,更是濟生衝刺營收的利器。
如今,另覓新地,拓建為兩層樓、千坪廠區,7月25日正式營運,內容更豐富、多元,董事長蘇東茂對後市深具信心。
但要如何讓遊客感到賓至如歸,又願意掏出荷包購買更多商品?蘇東茂直言,關鍵在於館內「每個室內空間都有廁所」。
廁所量增4倍,營收同步上升?
蘇東茂觀察發現,觀光工廠大多承接預約團客,下車在館內上一次廁所,上車前再上一次,但舊館只在特定區域設置26間廁所,常大排長龍,壓縮館內體驗、消費的時間,接待團數也有限。
全新的濟生Beauty健康文化館場地大了三倍,每個室內空間都配有廁所,總數相較舊館,翻4倍達92間,少了如廁排隊停等,增加團客消費時間,輔以15台收銀POS機,提高客單價和結帳效率。
蘇東茂說,新館預計一天接待最多70輛遊覽車,單日人流量可達2800人;他也提到,公司產品鎖定銀髮族,館內的軟骨素、谷胱甘肽等保健品都很熱銷,新館可望帶動保健品的業績倍數成長。
濟生成立觀光工廠,是美麗的意外
濟生在製藥領域已耕耘逾一甲子,是台灣首家上櫃的製藥廠,主產品包括西藥製劑、血液透析濃縮液以及各類輸液,因為賺取疫情紅利,加上觀光工廠表現穩定成長,2022年全年EPS一舉攀上2.7元,為10年來最佳。
但對蘇東茂來說,成立觀光工廠其實是無心插柳。
觀光工廠多年前興起浪潮,前新竹縣長邱鏡淳找上蘇東茂,希望濟生成為新竹縣觀光工廠的領頭羊,他抱著平常心,2010年開始投入,初期居然賠錢。
所幸經營漸有起色,卻在此時,濟生面臨另一個難關,土地租約即將到期,讓蘇東茂苦惱不已。當時,現任新竹縣長楊文科一通電話,告知經濟部在濟生的舊館附近有一塊更大的地進行招標,他立即投標,成交價還比底價高了不少,「因為我非標到不可。」
蘇東茂的決心與毅力催生濟生Beauty健康文化館2.0。在館內,遊客可以了解臟器何時休息,還有十大死因、飲食守則等等,體會健康的重要性。
中華民國工業總會副秘書長邱碧英認為,「形態」是生技醫藥廠的轉型重點,濟生已是業界知名的製藥廠,還願意花錢闢建觀光工廠,用另一個形式多元經營公司,並盡到社會責任,其實一舉數得。
製藥觀光工廠先例,立康成績口碑
談到製藥公司經營的觀光工廠,立康(6242)則是首開國內先例,將傳承40年的中藥製藥專業結合新時代的行銷概念,在台南永康設立「中草藥產業文化館」以及苗栗的「健康養生觀光工廠」,連續多年獲得經濟部表揚。
以觀光工廠為主要銷售通路的立康,疫情爆發之初衝擊營運;待疫情趨緩加上國旅復甦,同步推出多樣化的優惠活動,提高客單價,保健商品也創造高回購率,繳出優異的銷售成績。
從立康財報可以看出觀光工廠對公司營運的重要性,2022年雖然毛利率略為下降,但全年EPS繳出4.81元,為近5年新高。
立康董事會也已通過授權董事長執行地上權投標案,要在中、南部打造第三座觀光工廠,搶攻旅遊保健市場商機。
事實上,受到疫情衝擊,國內觀光工廠的參觀旅客一度暴跌至2021年的1200萬人次,所幸2022年疫情解封後,回升至1700萬人次。
經濟部就定調今年為「觀光工廠旅遊年」,要挑戰重返疫情前的2000萬人次大關,年產值設定為62億元。
觀光工廠愈來愈夯,製藥廠也來分一杯羹,紛紛繳出亮眼成績,但如何在激烈競爭中找到開發營收的關鍵策略,經營者們也得發揮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