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聯名千人,要求暫停開發比GPT-4更進階的模型半年,背後力挺的關鍵領袖之一,即是MIT教授、也是未來生命研究所創辦人鐵馬克。鐵馬克早預言超級人工智慧來襲後,人類將面對12種結局。他最憂心矽谷競相開發,恐導致第6種負面結局。但也有令人哭笑不得的第9種結局:AI將決定設立動物園,人類變「狒狒」。本文解析所有震撼結局,來看最想選哪一種?
馬斯克近日千人聯署公開信,希望各界暫停開發比ChatGPT最新的GPT-4更進階的模型至少6個月,立刻引起矽谷人士口水戰,包括微軟(Microsoft)創辦人蓋茲、谷歌(Google)前任董事長斯密特都出言反對。但,到底有誰,站在馬斯克這邊?
這次在聯署名單中的《Life 3.0:人工智慧時代,人類的蛻變與重生》一書作者鐵馬克(Max Tegmark),是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此外也是被矽谷業界認可多年的人工智慧專家。而早在2015年,馬斯克就曾發公開信呼籲人工智慧應受規範,那時鐵馬克也是第一波聯署人士之一。
為何鐵馬克如此重視?原來,2014年時,他決定創辦未來生命研究所(Future of Life Institute),專注研究人類要永續生存發展面對的挑戰,那時他就已透過研究發現,超級人工智慧終將崛起,勢必會大量取代人類工作,屆時人類的價值恐被挑戰外,超級人工智慧的發展方向,如果和全人類想要的目標不一致,有可能出現災難。
而AI將如何影響全球人類未來的預言,在他所著《Life 3.0》 一書中已有詳盡描述,他整理出人工智慧如果沒有事先規範控管,可能出現的12種結局如下,其中完全正面的結局相對少,同時目前矽谷競相開發狀況,最可能導致這其中的第6種負面結局,頗令人擔憂。
結局1 自由主義理想國
相對理想的結局,未來地球由純人類、生化人與超級人工智慧,在財產權共有的基礎上和平共處,同時地球分成三大生活區塊,機器獨占的機器區;人類專屬的人類區;以及各種人類,生化人或混合型新人種,和機器一起協作的混合區。
結局2 仁慈的AI獨裁者
全人類將統治權交給超級人工智慧,由它制定嚴格的法令管理社會,但是大多數人類認同AI能力較佳,因此寧可服從。
結局3 平等主義理想國
擔心因AI失業的上班族最想要的結局。各國政府完全廢除財產權,發給民眾每月基本收入。各類軟體都採用免費開放原始碼模式、機器人也免費供應自己製造的各類實體商品。只是人類需要尋找賺錢之外的生存動力。
結局4 反璞歸真,重返類比生活
也許,全人類可以學阿米希人,減低科技使用到零,每天看書、做實體活動,說不定這樣最幸福快樂?但反對者認為也會太過限制科技發展帶來的好處。
結局5 AI守護天使,形同上帝、阿拉與媽祖
開發一個願意默默守護全人類的超級人工智慧,雖然無所不能,只有人類要求它幫助才出現,平日隱身於後。但此概念與許多宗教尊奉的神明功能相近,恐會被宗教人士大力反對。同時若需要人類積極求援才出現,也可能大大限制AI可發揮的能耐。
結局6 AI神燈巨人
放任各國政府與企業主開發可為自身帶來龐大財富的AI,形同當神燈巨人在使用。這個做法可以因為自由競爭讓神燈巨人能耐進步更快,也會創造極大資源不平等;且巨人的貢獻是好是壞,將高度取決於控制它的少數人類。
結局7 這才叫終結者!
超級人工智慧控制全世界,並且發現人類只是浪費地球資源的廢物,決定用人類智商無法理解方式,暗中消滅我們。鐵馬克表示,超級人工智慧若產生這決定,不會像是電影《魔鬼終結者》中所呈現,人類和機器還有對戰可能,將是AI全面屠殺人類。
結局8 AI二代接班人
讓每個人領養AI「小孩」,天天調教出願意把我們人類當作「父母」的人工智慧,在從我們身上傳承到知識後,也會把我們視同年邁的雙親持續照顧。馬斯克也曾在推特上幽默表示想推出此產品。
結局9 AI設立動物園,人類成為被納管的「狒狒」
超級人工智慧在控制世界後,以保育心態建立豢養人類的動物園。在那兒,人類就像狒狒或熊貓一樣生活,功能是讓其他AI進行科學研究、或當寵物珍藏。但必須在AI控管下行動,很難有自由發展空間,可能要借助藥物或虛擬實境來滿足自己。
結局10 「1984」式極權,無知即是力量
還記得科幻小說經典《1984》中的監控極權嗎?由「老大哥」幫你挑選要讀的新聞及該做的事情,標榜自由即奴役、戰爭即和平、無知即力量。未來也可能有政府決定用極權控制AI與科技的使用,一般民眾連想理解都不准。如此可以最終極保障AI不會控制人類,但未必是好事。
結局11 AI霸主
創造一個超級優秀的人工智慧霸主,讓它阻止其他更強人工智慧誕生與作亂。至於服務型機器人則需設計遜於人類智慧,立下一條紅線讓人工智慧永遠無法取代人類。但反對者認為,AI霸主本身對人類就是風險,也恐阻礙人類科技長期進步。
結局12 AI來不及阻止人類的愚蠢
我們對AI的擔憂過分了,人類最可能因自己的愚蠢而滅絕。也可能,在能警示人類的超級人工智慧還未開發前,就因為核戰或極端氣候導致的天災,讓人類滅亡。
如此看來,AI的未來衝擊真的太多可能,有危機也有轉機,但鐵馬克多次在書中強調,他從來不反對發展人工智慧,只要確定它能和人類追求的福祉目標一致就好。也因此,若這半年,全球各國與企業雖未中止開發,卻願意積極合作找出最好的發展方向,也是解套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