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免費活動報名 優人神鼓劉若瑀的文化外交之旅
相關文章
台灣錢淹腳目!全台存款餘額、房價增幅驚人,七大都會區比一比
「台灣錢淹腳目」,住商機構觀察金管會、實價登錄最新資料,全台存款餘額截至六月底為止達62.4兆元,十年成長六成;房價漲勢更驚人,新案行情相較十年前已成長一倍,各縣市則以新竹存款、房價皆翻倍表現最佳。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認為,近年來資金寬鬆造就投資市場火熱,也讓熱錢氾濫,同時搭上全球趨勢,
股市報酬遠勝房市?當買房不再是人生課題,年輕人買股成為散戶力量
投資房地產和股票是兩種常見的財富增值方式。過去幾年,房價大幅上漲,很多人會後悔沒有早點買房,但如果投資股市肯定賺更多,就美國市場來看,過去30年,投資股市永遠是贏家,且無人能及。1995年初以來數據,追蹤房價的凱斯席勒房價指數 (Case–Shiller Home Price Indices) 已上
「自主都更」可行嗎?專家胡偉良4層面探討:理想很美好,風險卻很現實
近年來,隨著都市老屋比例不斷攀升、地震頻仍與居住安全問題加劇,「都市更新」已被視為改善台灣居住品質與城市安全的必經之路。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提出,政府正研議將「自主都更」作為新的推動模式,希望讓地主能「少花錢、不讓利、不必分容積」,自行整合、自主改建,改善居住環境。表面上看,這似乎是一個「地主最大化、
台灣房市崩盤後還有出路嗎?專家胡偉良:從結構性失衡到改革契機
當房市陷入下行,最容易出現的現象是恐慌與誤判。許多人以為崩盤只是價格問題,其實更深層的是政策與信任的危機。身為房地產業者,我比任何人都清楚,市場的繁榮與崩壞,往往不是單方面造成的,而是制度長期失衡的結果。我希望透過本文,讓大家看見「崩盤」背後的結構性因素,理解問題,才能真正走出恐懼。台灣房地產市場正
當房市不景氣:購屋想自住要「勤看慢買」,還是「慢看快買」?
編按:自住客購屋的不同策略,適用於房地產的不同階段。「快快看慢慢買」和「慢慢看快快買」,真的是不同的做法!(本文摘自《羅姐談好房》,作者為朱承天,以下為摘文。)房市不景氣,勤看慢買在房地產不景氣的時候,也就是俗話說「比較多人看衰」的時候,例如前兩三年房價剛自一個高點下來,很少人在談論或是想要買房地產
台灣住宅核心困境不在「房屋數量」!胡偉良:在於「這2件事」嚴重失衡
台灣的住宅問題,常被簡化為「房價過高」與「供給不足」的二元對立。然而,若深入探究家戶結構、建築品質與居住機能,便會發現核心困境不在於房屋「數量」,而在於「品質」與「分配」的嚴重失衡。台灣正面臨一個看似矛盾的局面:既有大量空閒住宅,卻也存在難以滿足的居住需求。邁向真正的宜居,是一條需要從政策、市場與社
淡江大橋2026通車倒數!最大受惠區不是淡水,這裡房價直接漲四成
淡江大橋預計明年5月通車,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觀察,淡江大橋於2019年動工前一年至今,七年間淡水與八里的房價和人口數皆明顯上揚,淡水房價從平均每坪23萬元,漲至今年的每坪31.5萬元,漲幅37%。八里房價則從每坪19.6萬元,漲至27.9萬元,漲幅逾4成,漲勢超越淡水,成為淡江大橋的最大獲益區。台
雙北老公寓市場解密!低總價誘惑下的「高壓購屋」,是捷徑還是陷阱?
在房價高漲的年代,老公寓因總價親民、坪數實在,曾是首購族和小資族的「入場捷徑」。但銀行核貸縮水、自備款攀升,再加上屋齡高、缺乏電梯及裝修需求,讓不少購屋族驚覺,老公寓入手門檻遠比表面高。雙北市場呈現「蛋白區跌、蛋黃區盤整」趨勢,交易量下降、價格緩跌,想卡位市中心的小家庭或首購族,必須仔細衡量資金與物
台灣房地產崩壞已難避免?胡偉良:5大因素看未來房市「唯一解方」
近年來,台灣房地產市場走向日益嚴峻,許多人開始擔憂「房地產崩壞」是否會在未來幾年發生。所謂「崩壞」並非單純的價格下跌,而是指市場結構性的失衡導致交易量急凍、資金斷鏈、建商爆雷,以及整體經濟出現連鎖性衝擊。要理解為什麼這樣的危機難以避免,必須回到政府政策的怠後、結構性的矛盾,以及外在經濟環境的多重夾擊
想要買房不踩雷,你需要「房產剎價學」
編按:想要既安全又聰明地買到房,靠的不是一味壓低房價,而是從談判策略到法律結構的全方位思惟。唯有結合價格談判與契約保障,才能真正守住交易成果,避免落入房地產常見陷阱。買房前,你準備好當個會剎價的掌局者了嗎?當談判大叔陳侯勳邀請我,出席9月30日《房產剎價學》台北劇場首映會、與《郝聲音》主持人郝旭烈共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