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在川普掀起的關稅戰、貿易戰,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加劇下,台灣房市是否面臨崩盤,引發關注。2025年第二季起,營建業者信心轉為悲觀,顯示不容樂觀。面對多重利空,供需兩端雙雙降溫,房價與交易量均呈現壓力。
2025年3~6月,台經院的「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從先前的「信心回升」象限,落入「看法悲觀」的區間,主要係因政府管控房市政策無鬆綁跡象、銀行端對於房貸業務仍顯謹慎、美國總統川普祭出貿易戰,引發國內外經濟情勢出現不確定性等因素的影響。
事實上,台經院公布的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是以供給面的企業角度為出發點,意即營建業者依據自有經驗與近距離接觸市場的情況,提供營建業市況及未來營運可能狀況的即時訊息,類似美國全國住宅建築商協會(NAHB)公布的建商信心指數。因此,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走勢,除可了解廠商信心水準的變化狀況,也可反映國內房市景氣的動向。
房市量縮成定局
觀察目前台灣房市的景氣走向,在房市信用管制政策仍未見鬆綁,且銀行也持續調整貸款結構,再加上川普政策間接衝擊房市,目前量縮已經成定局,更是所有銀行界的共識;價格則是各銀行的看法有所差異,從緩跌、溫和修正、高檔震盪的看法皆有。
整體房價難以上攻,但出現明顯差異,例如,較核心區域下跌空間有限,較偏遠區域的房價下跌幅度,將至少從5%起跳。特別是現階段,不僅個案創價力道弱化,議價空間也持續擴大,不動產開發商姿態明顯放軟,顯然房市利空罩頂,供給端全面熄火,需求端買氣也顯不振。
上述情況,更反映美國關稅政策造成全球股市暴落暴起,對於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向外蔓延,讓原本就已相當虛弱的國內房市膽戰心驚,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就激起恐慌情緒,顯然,關稅戰後續發展造成的經濟變動,也將是房市未來走勢的關鍵因素。
投資環境不確定性升高
除了住宅市場呈現量縮價修正外,國內商用不動產表現也未如預期,細項產品面表現均持續為趨緩的態勢。其中,商用不動產投資買賣市場仍顯疲弱,主要係因2025年的台灣投資環境,與全球政經局勢及科技發展緊密相關;主計總處預測,台灣經濟成長率將由2024年的4.59%,減緩至3.10%。
顯然,台灣依然壟罩在關稅壁壘及日益緊張的地緣政治陰影中,影響資本流動及不動產投資前景。而全球經濟走勢將因關稅戰而陷入混沌,也將衝擊市場投資情緒及消費者信心,可能造成短期內投資活動下降,企業更審慎評估擴張腳步,對商用不動產中有關於廠房、廠辦、辦公室等自用買盤較為不利;土地交易市場更因目前房市氛圍低迷,導致不動產開發商這個最大買家,在出手相對謹慎,製造業對於工業地產買盤也處於停滯狀態,此均使得土地交易市場規模呈現衰退。
再者,民間消費不振、觀光市場景氣不佳,造成重要店面商圈空置率、租金水準呈現一漲一跌的態勢;至於辦公室租賃市場,則係因租戶承租的評估時間拉長。畢竟,國內經濟出現趨緩的態勢,加上辦公室新增供給釋出,使得供需出現失衡,進而使得空置率呈現走高,租金漲幅縮減。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APIAA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