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遠見會員
免費瀏覽更多專題好文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相關文章
擺脫「親力親為」迷思:頂尖CEO賈伯斯也曾犯過「這領導錯誤」
組織改革不利的原因,並非領導努力不夠,而是在於用錯方法。許多領導者選擇親力親為、事必躬親的「微觀管理」,當起組織中的「操偶大師」,反而讓團隊失去自我調節與成長的空間。領導者的任務不是操控每一個細節,而是設計能引導團隊集體進入智慧自然湧現的環境。(本文節錄自《蜂巢思維》一書,作者:希凡.麥克赫爾,方言
很懂交朋友的人在想什麼?他經營破千個「泛泛之交」:只是喜歡交朋友
大部分人不會刻意經營泛泛之交的人際關係。我們會對知心朋友盡心盡力,但是我們不會寄生日卡給不太親近的人,但霍邱與眾不同。能夠榮登他的記事本或電腦的人都是他的泛泛之交,每年、甚至好幾年才見一次面,但他仍然不辭辛勞,設法維繫這段關係。他真可以說是「泛泛之交」的大師,而且樂在其中。(本文節錄自《引爆趨勢》一
不投資比投資還危險?理財專家:別買人氣股,要找「這種股」
這年頭,利率上漲率跟不上物價上漲率,錢放在銀行反而愈來愈少,所以不投資比投資還危險。若考慮退休與老年生活,投資已經不是選擇,而是必需。很多人只看股價,只找尋提升股價的消息與祕訣,但我們應該要關注「價值」,運用常識與頭腦去投資。因為好企業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留意那些會讓我們掏錢的地方。(本文節錄自《
別過「滿是後悔的人生」:從每個選擇中發現「價值」就不是沒意義
人生是連續的選擇,它往往也會「產生沒選擇的事物」,我們就活在這樣的「結構」中。由於時時都會有選擇,所以要是對沒選擇的事物感到後悔,就會成為「滿是後悔的人生」。一定會產生「沒選擇的事物」,這是其結構,有個辦法可以減少讓它與後悔產生連結。那就是對選擇的事物展開「價值強化」。(本文節錄自《這個布丁要現在吃
起床後的第一個想法將掌控你的一天?「1個小動作」改變人生質感
就像你可以整天哼著早上聽到的第一首歌一樣,每天執行一個微小目標,讓一分鐘有品質的晨間小事累積成好事,可幫大腦提升自我效能,當生活態度往前推進一點,更能找到永動機去驅動生命活力,做更多有趣的事。工作依然很忙,但可以忙得更有朝氣,讓心安定了,好事就不斷發生!(本文節錄自《原子目標》一書,作者:柳韓彬,寫
「被愛」是父母如何對待孩子,「相愛」是孩子眼中的父母如何對待彼此
孩子剛出生時,是百分之百在接受被父母愛,還不懂得付出愛。隨著慢慢長大,在「被愛」的感受與「相愛」的體驗中浸潤之後,漸漸明白到「愛」的真諦,才懂得什麼是愛,以及有能力去愛人。「被愛」是爸媽對待孩子的方式,「相愛」是孩子眼中的爸媽是如何對待彼此,這兩個來源建立了孩子對於愛的認知基礎。(本文節錄自《覺察叛
旅行後的「歸巢儀式」:原來我不是喜歡旅行,而是「這樣」的自己
從疲憊的旅行中回到家,你第一件事會做什麼?東西放著,洗手換衣服,找東西吃,或者好好洗澡睡個覺?很早以前我意識到,自己有一套「歸巢儀式」。不管是深夜歸國,還是白天返家;不管是剛結束一整個月的旅居,或單純兩天一夜的小旅行。這套「歸巢儀式」必定在我回到舒適圈後,洗手換衣服,上個廁所,立刻發作。(本文節錄自
決定你是否成功的不是做事方法、不是個人才幹,而是「這2字」
「凡夫畏果,菩薩畏因,佛畏系統」決定成功的,不是做事方法,不是個人才幹,而是你的思維體系。哪些機會要等,哪些機會要追?哪些風險可控,哪些風險別碰?你需要「系統思維」幫助你提升決策力。養成系統思維,可以讓我們抓住機遇、規避風險、科學決策,增強我們處變不驚、運籌帷幄的能力。(本文節錄自《佛畏系統》一書,
40多歲被公司轉調下放:如何接受不盡人意的安排?要有「3種心態」
過往的教育方式,使我們慣於或執著於尋找「正確答案」。但實際上不見得每一件事都有「正確答案」。尤其,面對人生中的煩惱,人人的狀況不盡相同,更需要靠自己的頭腦判斷,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方。(本文摘自《內在提問》一書,作者為佐佐木常夫,以下為摘文。)接到人事異動的命令已經很不安了,若又被調到自己不想去的單
高階主管勤奮工作25年頂多「不窮」?他向資產破億妻子學「理財3件事」
本書作者為韓國某大型流通企業的高階主管,擁有25年企劃及銷售商品的資歷,天天勤奮工作,但在他退休前兒子卻問了一句:「為什麼爸爸工作25年,還是賺得這麼辛苦?」25年來,他只知悶頭工作,反觀努力充實理財知識的妻子,光靠每個月從他的薪水中領取一部分來存錢、投資,就將資產增加到50億韓元(新臺幣超過1億元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