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免費活動報名 優人神鼓劉若瑀的文化外交之旅
相關文章
楊振寧103歲辭世,高希均:中國空前偉大、跨世紀的物理學家
編按: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10/18在北京過世,享耆壽103歲,舉世哀悼。遠見‧ 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曾在《遠見雜誌》撰文推崇由江才健撰寫的傳記《楊振寧傳》,指出楊振寧對中國科學、教育與民族心理有巨大的影響。高希均認為,楊振寧的貢獻早已超越學術,他的一生是知識分子對民族信念的見證。從清華園
再窮也該「富養自己」?關鍵不在有沒有錢,而是「這件事」
「有錢人」和「窮人」之間有什麼決定性的差距?關鍵不在於你的先天條件,而是你的「內在信念」,是得過且過,還是把握機會?是自暴自棄,還是堅持到底?成功的自己,不是靠僥倖,而是日積月累「富養」出來的。(本文節錄自《每次呼吸都在變有錢》一書,作者:森瀬繁智,平安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當你被「窮人心態」所束
生活條件不差,她為何喜歡「二手物品」?從小到大被教育「這觀念」
隨著歲月漸長,我養成了非生存必要的物品,不會買回家的習慣。適應當地生活後,我也開始注意起義大利人的生活方式。當時義大利比韓國還富裕,但他們並不像韓國一樣一口氣全買新東西,雙方家庭的長輩或親友可能贈與一些自己愛惜的物品,他們也會到二手商店挑自己喜歡的物品回家整理後使用。(本文節錄自《這就是我的人生啊!
成功人士必學:設立目標時的9大關鍵做法與5大禁忌
每個人都有夢想,每個團隊也都有願景,但究竟有多少人能夠堅持到底?又有多少團隊可以達成目標?在一項1000人的研究調查中發現,只有6%的人能夠完成計畫,其餘94%的人則會放棄挑戰。成功的人只專注在一件事情上,注意力在哪裡,成就就在那裡!投入的程度與行動的速度,就決定了你將成為6%人還是94%人!(本文
個性決定命運!培養「慈悲」與「感恩」,在人生每個階段都受用
編按:回顧自己的青年時期,我體會了三件事。而這個階段的後期,也是我人生重大轉捩點的開端。首先,面臨親人的離世,突然間發現人生不一定都是生老病死,循序漸進的往下走,有可能一個意外、一個病故,生命就殞落。所以第一個體會是,活在當下,即知即行,不留遺憾。(本文摘自《不是我人脈廣,只是我對人好》一書,作者為
為何什麼都不缺,但還是不快樂?馬斯洛:「超越者」能感受人類所能感受的最大喜悅
編按:馬斯洛與他的好友、同時也是人格心理學(personology)的創始人亨利.莫瑞(Henry Murray)討論之後,在日記中進一步闡述自己的洞察:我們應該深深地尊敬那些經由理想的受挫體會到自己正在追求、並因此成功達到的美妙存有境界的人們……那些奮力往上爬的人的確比那些滿足於自我實現層次的人更
「職業倦怠」如何面對?「這法則」培養重啟工作熱情的關鍵能力
覺察,就是你能看見自己念頭的能力。當你站在山頂俯瞰自己的情緒起伏,而不是被情緒操控時,就像你站在鏡子前,你既是鏡中的自己,也是鏡外的觀察者。覺察力是一種可以經由練習不斷提升的能力。當每個人的覺察力提高時,會更加瞭解自己,更能理解全域,更加瞭解別人,並且生活各個方面都能做出更好的選擇。(本文節錄自《高
我觀察身邊真正的超級富人:「追錢」不是目的,「金錢」是種結果
我觀察身邊那些真正的超級富人,他們從來不把目標與目的放在「追錢」上,而是將金錢視為一種結果,一種反射與信號。他們把注意力放在價值創造、資源整合、信念校準與人脈節奏上,錢只是遲早的事。最關鍵的是,他們讓錢像水,流進來也能流出去,但每一滴水都經過他們設計好的系統與結構,不會亂流,也不會浪費。(本文節錄自
金錢能愈賺愈多,時間卻愈花愈少!人生必喝「3杯茶」:覺察、觀察、洞察
人生真的不長。認真說起來,就算一輩子活到90多歲,也不過是只有3萬多天。如果把它換算成財富,3萬多塊真的不算多。每多花一塊錢,就少了一塊錢。這麼一算下來,好像最珍貴的財富就是生命當中每一分每一秒。畢竟,金錢可以愈賺愈多,時間只會愈花愈少。(本文節錄自《郝旭烈人生三部曲套書》,作者:郝旭烈,幸福文化出
「你今天去光復嗎?」台灣最暖心的問候,《遠見》直擊泥流後的光復現場
洪水退去後的花蓮光復,留下的不只是滿地泥濘,還有不眠的鏟聲與重生的意志。從全台趕來的「鏟子超人」到阿美族青年自救會,成千人以鏟代筆,在泥土中重寫家園。有人不斷清理、有人連夜修車、有人在廢墟間祈禱——這是一場跨越族群與身分的救援行動,也是一場信念與記憶的守護戰。《遠見》採訪團隊從台北搭上普悠瑪號前往花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