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10 月
2013年,米歇爾.渥克首先提出「灰犀牛」一詞,用來比喻那些發生機率高,已出現許多警示卻常被視而不見的風險。由於疏於準備,當灰犀牛終於暴衝而來時,人們通常束手無策。
對於「退休」,你的態度是什麼?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可能分別有以下反應:「退休離我還很遠啦!」「等年紀大一點再來規劃~」「天啊!我已經快要退休,卻一點準備都沒!」如果你也這樣想,那麼,請小心!因為你養了一隻「灰犀牛」,一旦它受到驚嚇或失控,可能就要向你暴衝而來。「灰犀牛」一詞,近來已在全球各大媒體上竄紅
你害怕老年嗎?進入老年,就代表人生走下坡了嗎?「老年絕對不是青年的終點!」日本禪宗僧人、也是百萬暢銷書作家的枡野俊明如此表示。枡野在距離東京一個半小時的曹洞宗德雄山建功寺擔任第18代住持。這座廟宇建於1560年,位於神奈川縣橫濱市的一個社區。來到廟宇門口,拾階而上,寧靜的後方是一片高聳參天的綠色竹林
在年金改革的壓力下,許多人對退休生活感到焦慮,中國信託資深副總楊淑惠以多年來的經驗,提出妥適的因應之道。關於退休生活,此刻的你,是充滿憧憬,還是感到焦慮?在年金改革的當口,大多數人屬於後者。依照《遠見》與中國信託剛出爐的「2017家庭理財暨樂活享退大調查」來看,近六成表示對「退休準備」有所擔心。今年
全球景氣動盪,經濟前景不明,加上人口嚴重老化,許多人夢想提早退休,但光靠薪水收入,如何妥善規劃?
如何規劃退休生活,各主要都市居民的意見大不同,但卻顯現同一個渴望:「在地養老」!今年上路的「長照十年計畫2.0」政策,強化「在地終老」的照護方向,希望每一個長輩都能在熟悉的環境中安然養老。如此政策主張,相當程度對應了民眾的終老想像。在本次「2017家庭理財暨樂活享退指數大調查」中,民眾被問到「最想在
「退休」可能是人生的重大失落事件,創傷程度可比失戀、喪偶等打擊,修好一堂情感學分實在重要。《遠見》帶你從自我、家庭、生活安排、社會關係、信仰五大面向,全盤檢視退休考驗。並專訪世紀
當你費盡千辛萬苦,終於登上眾人景仰的高峰,你會追尋更高的山巔、持續攻頂;還是華麗轉身,開展另一番人生風景?丁菱娟顯然是後者。33歲創辦「廿一世紀公關」,成為專為科技業服務的第一公關品牌;2002年,廿一世紀公關經由併購,加入「奧美公關傳播集團」。轉為專業經理人的丁菱娟,2006年出任台灣奧美公關事業
早上9點未到,今年82歲的陳定川,老早坐在辦公室裡,等著受訪,當看到我們到來,他快速起身,腳步邁的又大又快,前來招呼,身體仍十分硬朗。滿頭白髮的他,不刻意染黑,坦然接受老後。雖然拿杯子的手微微顫抖,但企業家的頭腦,還是非常靈活,說話簡潔俐落,每句話都是重點,預計一個半小時的採訪,他絲毫不浪費,準時收
隨著公教年金改革三讀通過,教職員所得替代率,將從90%,分十年降至60%,對於老師的退休生活影響甚深。這一改,意味著每個退休老師的資產配置、生活習慣、娛樂都要跟著因應,使得理財話題,近來成了教職員最關注的焦點。面對未來每個月,平均將少領2~3萬的衝擊,老師們要如何持續維持無憂的退休生活?今年56歲,
說話急促,腦筋轉得飛快,只要話題一開,就像水庫洩洪,排山倒海,止都止不住。這就是五年級生的王健宇。他是台北市民生承安診所的副院長、家醫科醫生,因為擁有好口才,看病經驗豐富,很多怪病在他手上藥到病除,因此很早就成為媒體寵兒,電視上關乎健康的節目,都不難見到他的身影。
八年後,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每五人就有一位是老人。為了因應需求,保險業者推出四張新型態保單,讓民眾提早築起人生最後一道基本風險防線。我們愈來愈晚退休
網路投保成為新趨勢,誰是當今壽險業的「保單網紅」?答案是「利變年金險」。據金管會統計,今年累計至前七個月,壽險業網路投保保費已超過9000萬元,已超越去年全年,預計今年年成長將翻倍。而銷售最夯的票房保證商品,就是利變年金險。網路投保的族群,4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就占了六成,為什麼連他們都開始對常被歸類
關於人生,你大可與眾不同,選擇不結婚、不買房、不生子,以此省去大筆開銷;然而,只要你活得夠久,就必須面對退休養老,與因之而來的財務問題。因此許多民眾忙著問,「退休金該存在哪,才能控管風險、滾出最佳報酬?」「我的錢如何讓我好好度過漫長的退休人生?」重點1
台灣邁入高齡化及少子化的社會結構,養兒防老已難符合實際需求。在規劃退休理財的同時,也要避免財產被不當挪用。社會上經常傳出老婦人辛苦多年存下的幾百萬元老本,被詐騙集團騙個精光的消息;也常見家族因財產分配,爆發子女爭產糾紛;啃老族將父母的退休金揮霍殆盡等類似的社會事件,也時有所聞。為避免上述事件發生在自
「有土斯有財」是國人的傳統觀念,然而,年輕時辛苦打拚存錢買房子,經過幾十年省吃儉用,好不容易還完貸款,到了退休後,可能面臨只剩房子卻沒有足夠現金支配的窘境。是否可以保有房子,又有足夠現金的情況下,在宅安老?有位住在台北市大安區高齡90多歲的老先生,十多年前,就曾想過以他的房子向銀行申請貸款,換取現金
「政府年金破產倒數計時……」「最新調查顯示,國人退休理財不及格,未來可能又老又窮!」近幾年,每一則提及老後挑戰的新聞,都讓40歲的阿勝怵目驚心。但驚嚇完之後,他還是只能搔搔腦袋,不知該怎麼辦。「大家應該從領第一份薪水,就開始進行退休準備,但很少人真的做到!」專長為「長壽風險轉移」的保德信金融集團資深
「保費繳了15萬元,但保單帳戶卻不到4萬元,怎麼回事?」兩年前,35歲的阿泰在朋友的介紹下,買了一張保額500萬元的投資型保單。一年保費大約7.5萬元,兩年來已繳超過15萬元,但保單帳戶價值剩不到4萬元。大感奇怪的他問了朋友,才發現前兩年的保費各扣了60%的前置費用,而且,每個月還要再扣掉帳戶管理費
9月底,美國聯準會(FED)宣布利率維持不變,但是將從10月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再次為全球市場投下變數。這將是全球金融史上第一次「縮表」,就跟八年前FED前主席柏南克的貨幣量化寬鬆政策(QE)一樣,FED又啟動了一次影響面擴及全球的金融實驗。「川普+葉倫,將是最大的一隻灰犀牛!」孫明德指出,大家已知
你期待退休嗎?過去談到退休,大家懷著夢想憧憬,覺得「第三人生」將是上半輩子辛苦工作的犒賞。然而,隨著年金改革議題沸騰,而後逐漸落實修法,「多繳、少領、延退」成為必然趨勢,多數人害怕自己沒有足夠的退休金來養老。退休似乎成了一種奢侈,甚至,是一隻等在人生下半場的「灰犀牛」。「灰犀牛」這詞近兩年竄紅,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