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遠見會員
免費瀏覽更多專題好文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會員專屬 《造山者》導演分享護國神山背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信念
核三公投過與不過會怎樣?重啟與否「三大可能」一次看
核能一直是台灣能源政策中最具爭議的議題。從福島核災後的反核浪潮,到歷次公投的激烈辯論,社會始終在安全、環保與供電穩定之間拉鋸。本週六(8/23)即將登場的「核三重啟公投」,結果會有哪三種可能?《遠見》帶你一次看。核三重啟公投,即將在本週六(8月23日)登場。儘管這不是台灣第一次針對核能相關議題進行公
核三重啟公投焦點!40年不是核電壽命終點?全球22座機組運轉逾51年,關鍵在這兩大設備
823核三延役公投即將到來,中選會從7日至15日一連舉辦5場意見發表會,擁核及反核的政治人物及民眾也激烈交鋒。其中,40年年限成為爭論焦點之一。反核方主張,運轉40年的核電廠已老化失修,不應再延役。但國際上卻有超過百座電廠超過40年仍持續運轉,甚至瑞士還有一座56年核電廠,突破40年壽限的關鍵是什麼
攜手供應鏈奔向永續賽道,根基營造以共學共好締造轉型實力
在全球永續浪潮推動下,根基營造不斷以行動證明,要成為低碳轉型的產業領航者,不僅專注於自身減碳,更以實際作為將ESG理念向外擴展,透過綠色工務所、供應商大會、修繕公益等多元行動,串聯上下游材料商、設計單位、學研機構,打造共學共創的平台。從耐震結構試驗到街友修繕行動,從山林復育到碳足跡數據公開,根基讓「
非核家園的轉機?免穿白袍、免進實驗室,聚界潔能、小智研發攜手培育核融合人才
核融合素有「人造太陽」之稱,是未來無碳能源的關鍵技術,但因高門檻與巨額成本,長年被視為難以實現的夢想。如今,由聚界潔能與小智研發攜手開發的核融合教育課程,透過簡易裝置和可視化設計,首次將抽象的物理反應引入日常教學場域,讓核融合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科學想像,不但降低學習門檻,也為台灣培育能源人才邁出第一步
太陽光電板壞了,社會信任也跟著崩了?一場颱風,吹出能源轉型結構問題
從高雄大樹區違法施工遭罰,到嘉義新塭破碎的水面太陽光電模組散落滯洪池,過去被視為綠能旗艦的太陽光電,如今面臨輿論、環境與信任的多重危機。廢棄模組的回收、污染風險與土地使用爭議,全數攤在陽光下;環境部、經濟部、產業公協會接連回應,但社會信心大幅動搖,這不只是一次天災測試,更是台灣能源轉型的壓力鍋,一觸
會污染環境?美國九成太陽能板變垃圾,專家呼籲回收迫在眉睫
太陽能與風能,是地球轉向脫碳的重要途徑,但是所有東西都有使用壽命,這些大型風扇與太陽能電池板很難回收,因此幾十年後,可能會成為污染環境另一大禍害。太陽能板超過九成的材料是由玻璃、塑膠、鋁和銅線層構成,在這些層之間夾著一層半導體層,通常由矽或碲化鎘製成,將陽光轉化為電能。過去幾十年來,全球已安裝數百萬
台灣首座超級電池廠大火!三元能源還沒賺錢就重創,台泥綠能轉型路上的考驗
台泥集團位於高雄小港的子公司三元能源電池廠爆炸起火,從14日清晨五點多,燒到隔天清晨7點多,超過26小時,才得以控制火勢並撲滅。大火完全熄滅前,三元能源總經理薛人禎,率領高層出席檢討會議,兩度鞠躬道歉。原本人在海外的台泥董事長張安平獲悉,立即停止公務行程,返台指揮,在事故隔天抵達高雄。台泥發布新聞稿
解鎖淨零關鍵:LINE GO如何解決企業差旅碳排放的「灰色地帶」?
根據CDP(全球環境資訊揭露機構)調查顯示,企業溫室氣體排放中,範疇三(Scope 3)平均占比高達75%,其中企業差旅碳排是主要來源之一。 企業差旅碳排最難掌握原因,屬報銷流程繁瑣、資料零散與隱私爭議,長期以來讓企業難以精確盤查。如今ESG壓力迫在眉睫,LINE GO商務長王柏棠指出:「
太陽能是「骯髒」產業,研究揭露七大腐敗內幕
清潔能源可取代部分骯髒能源,減少溫室氣體對地球氣候的危害,但這新興行業部署的力量卻非常骯髒。波士頓大學社會科學家研究發現,加州加速太陽能基礎設施部署的過程中,其實是一連串腐敗行為。2024年全球太陽能產業創造數千億美元收入,然而開發過程不乏各種醜聞,如先前高雄大樹鄉爆出有業者為設置太陽能光電板,把原
ESG減碳大作戰!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做永續,不用犧牲獲利
「金融業要從Best in the World轉向Best for the World。」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於國泰永續金融暨氣候變遷高峰論壇上發表專題演講,強調:「做永續,不需犧牲獲利。」「我把石化股換成金融股,帳面上碳排就下降了,但是這樣做有真的帶來影響嗎?」程淑芬指出,許多減碳只是paper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