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遠見會員
免費瀏覽更多專題好文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歡慶39週年 全年最低訂閱優惠全面啟動!只要 2.5 折起
《遠見雜誌》資深記者,目前主跑醫藥生技。曾任職《聯合報》深度內容中心專題組記者、《聯合報》生活文教中心交通線記者、《蘋果日報》政治線記者、《自由時報》台北市政線記者。政大新聞所碩士畢業。聯絡信箱:chouyenyu@cwgv.com.tw
作者關鍵字:
颱風動態》楊柳颱風快閃「估明清晨解除海陸警」!嘉義以南、澎湖強風豪雨到入夜
8月13號18:00更新:中央氣象署預報中心科長劉宇其下午指出,楊柳颱風中心下午13時左右於台東縣太麻里附近登陸,目前中心位置在高雄東北東方,氣象署原先預估下午5時出海,但楊柳移動快速,下午4時就從台南七股出海,停留時間僅3小時,中央氣象署表示,楊柳颱風出海後進入台灣海峽,未來向西北西移動,本島降雨
35歲成為大馬拿督!「馬來西亞肥料王」彭士豪掀東南亞綠色革命
50歲全宇生技董事長彭士豪,24歲放棄父親木材事業接班人身份,在馬來西亞異鄉創業,轉戰農業廢棄物轉化產業,躍為永續生技龍頭。他35歲獲頒「拿督」榮譽,成為當時大馬最年輕的台灣受封者。如今,他再度放眼拓展印尼市場,以獨到的「333法則」醞釀下一波「綠色革命」。即將出席2025年11月5、6日於台北舉辦
失智和老化分不清?五大差異與三大相似一圖看懂,醫師授「三動四高五不」健康口訣
老化與失智症本質不同,但兩者並非壁壘分明,因此常被混淆。醫師以「五大差異」與「三大相似」解析,協助精準辨識兩者。正常老化者能「記得自己忘了什麼」;失智症患者則可能「忘了自己記得什麼」,彷彿未曾發生。兩者在反應變慢、身體功能退化及情緒低落等方面又有所交集,及早分辨至關重要。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林口長
搭上失智症的「神秘巴士」筧裕介用旅人視角探索「感官迷航」的秘密
傳統對失智症的理解,長期侷限於冰冷的醫療框架。日本社會設計師筧裕介以「旅行」為喻,出版《失智症世界的旅行指南》,訪談百位患者,轉化為13篇從「旅人」視角出發的故事,帶領讀者踏上「神秘巴士」、「時間宮殿」等陌生旅程。他接受《遠見》專訪表示,書中場景皆取材自真實經驗,彷彿一幅幅地圖,引領走入失智者的內在
長輩搭捷運有巧思!平日愛石牌、假日衝龍山寺,台北西區成首選生活圈
高齡族群搭捷運,行動節奏暗藏巧思。研究發現,他們傾向避開通勤尖峰時段,平日多在上午外出、下午返家,假日則更常晚歸。不論平日或假日,都偏愛前往台北西區,這裡是他們熟悉的「生活圈」。平日人氣最高的捷運站為「石牌站」,假日以「龍山寺站」最受青睞,顯示長者對醫療、休閒與文化場域的偏好,展現與上班族截然不同的
教人減重自己卻更胖?挺過90公斤的人生低谷,陳君琳親授「終極減肥祕訣」
41歲減重醫師陳君琳,住院醫師時期體重曾飆至90公斤,還得硬著頭皮站上台教人瘦身,內心盡是尷尬。當時因高壓輪班和混亂作息,體重不斷攀升,甚至不敢再量體重。10多年前,她靠飲食與生活習慣調整,成功瘦下30多公斤,且多年未復胖。昔日模樣隨舊照「出土」,判若兩人。她認為,「減重不是對抗身體,而是讓它放心。
馬斯克當活招牌!減重新寵「瘦瘦針」登台,單支喊破上萬元值得嗎?
減重針劑「瘦瘦針」不僅是國際風潮,更成為台灣減重市場大熱門。但除了單支價格喊破上萬元,會讓荷包也「跟著瘦」,一旦停打恐會復胖。減重新招背後,藏有許多「眉角」。 肥胖不再只是意志力的考驗,而是須長期追蹤與治療的慢性疾病。隨著醫學進展,從控制飲食、運動、減重手術、口服藥物,到近年俗稱「瘦瘦針(
半導體助生醫農業起飛!晶片與AI整合強化競爭力,卓榮泰重申「晶創台灣」升級
2025亞洲生技大會24日盛大登場,行政院長卓榮泰出席開幕致詞時重申,「晶創台灣方案」將全面升級,聚焦生醫與農業兩大領域,結合台灣半導體與AI技術優勢,讓台灣成為可信賴的國際合作夥伴。隨著晶片科技跨域應用,台灣正以「半導體助攻生醫與農業起飛」,開啟新一波產業升級契機。卓榮泰表示,台灣生技醫療產業近年
「看不見的病」女性患者是男性3倍!北榮一滴血破解偏頭痛之謎,準確度達九成
偏頭痛是「看不見的病」,影像檢查正常,卻痛到生不如死。全球逾10億人受影響,台灣也有約200萬人飽受困擾,其中女性盛行率是男性3倍,卻常被誤解為心理因素。台北榮民總醫院攜手三大研究團隊研究發現,只需一滴血液,即可九成準確判斷是否罹患偏頭痛或正處發作期,開啟未來診斷與治療曙光。台北榮總聯手陽明交通大學
台灣第一牛!90歲劉泰英為李登輝圓夢,啟動「源興牛」千頭代養拚上台灣人餐桌
前總統李登輝生前推動培育台灣自有肉牛品種,人稱「泰公」的中華開發金控前董事長劉泰英接手延續其志業。去年,「源興牛」通過農業部品種認證,標榜擁有日本「但馬牛」血統、肉質鮮甜,素有「台灣第一牛」之稱。過去發展低調神秘,如今釋出明確市場訊號,宣布啟動「三年千頭代養計畫」,盼將源興牛端上更多台灣人餐桌,提升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