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看不見的病」女性患者是男性3倍!北榮一滴血破解偏頭痛之謎,準確度達九成

周彥妤
user

周彥妤

實習記者黃家安
user

實習記者黃家安

2025-07-22

瀏覽數 1,450+

偏頭痛是「看不見的病」,影像檢查正常,卻痛到生不如死。僅為情境配圖,freepik by tirachardz
偏頭痛是「看不見的病」,影像檢查正常,卻痛到生不如死。僅為情境配圖,freepik by tirachardz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偏頭痛是「看不見的病」,影像檢查正常,卻痛到生不如死。全球逾10億人受影響,台灣也有約200萬人飽受困擾,其中女性盛行率是男性3倍,卻常被誤解為心理因素。台北榮民總醫院攜手三大研究團隊研究發現,只需一滴血液,即可九成準確判斷是否罹患偏頭痛或正處發作期,開啟未來診斷與治療曙光。

台北榮總聯手陽明交通大學、中央研究院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組成研究團隊,歷時5年找出透過血液檢測判別偏頭痛狀態的微核醣核酸(microRNA)生物標記,為偏頭痛提供客觀證據,開啟未來精準診斷與治療的可能,研究成果於今年6月發表於神經科學界期刊《Brain》。

偏頭痛纏身生不如死,女性為男性3倍

台北榮總醫學研究部轉譯研究科主任、醫師陳世彬指出,偏頭痛是全球第二大導致失能的慢性疾病,世界衛生組織更將其造成的失能程度,與急性精神病發作、重度癱瘓、失智等病症並列為同等級。

「偏頭痛雖不致命,但發作時的痛苦讓人覺得生不如死。」他強調,許多患者會出現劇烈疼痛,不僅無法正常工作或休息,還常伴隨噁心、嘔吐等症狀,對生活品質造成嚴重影響,這類案例在門診中十分常見。

陳世彬提及,約六至七成偏頭痛患者可預測頭痛即將來襲,儘管有些人可能未察覺,但其實已出現無法專心、頸部僵硬、頻繁打哈欠等前兆;不過,也有約三至四成患者在發作前並無明顯徵兆,增加辨識與治療的挑戰。

台北榮總醫學研究部轉譯研究科主任陳世彬(中)說,偏頭痛雖不致命,但發作時的痛苦讓人覺得生不如死。周彥妤攝

台北榮總醫學研究部轉譯研究科主任陳世彬(中)說,偏頭痛雖不致命,但發作時的痛苦讓人覺得生不如死。周彥妤攝

台北榮總副院長王署君指出,台灣偏頭痛盛行率約為一成,其中女性患者是男性3倍。其中,「慢性偏頭痛」(每月頭痛超過15天)患者,幾乎每天與疼痛共處,卻經常被忽視。

他提到,研究團隊發現,偏頭痛與雌激素、泌乳激素等賀爾蒙變化有密切關聯。女性偏頭痛盛行率高於男性,與月經週期變化密不可分;當月經來潮前,雌激素濃度快速下降時,負責傳遞疼痛訊號的三叉神經容易變得敏感,進而誘發偏頭痛發作。

偏頭痛有生理依據,患者擺脫誤解與標籤

陳世彬表示,偏頭痛長期被視為難以診斷的疾病,因大多數患者的核磁共振等影像檢查結果正常,導致診斷只能依賴症狀描述。許多患者因此被誤解為「想太多」、「心理壓力太大」,甚至延誤治療。

研究團隊發現,偏頭痛患者血液中的特定microRNA在發作時會明顯升高,並經過大規模驗證,診斷準確率可達九成。這項抽血檢測不僅能辨識是否患有偏頭痛,還可判斷是否處於發作期,打破過去僅靠症狀描述、影像檢查常為正常的診斷困境。

偏頭痛發作可分為五大階段,包括前驅、預兆、頭痛發作、頭痛與恢復期。周彥妤攝

偏頭痛發作可分為五大階段,包括前驅、預兆、頭痛發作、頭痛與恢復期。周彥妤攝

陳世彬說,血液中的microRNA可反映大腦變化,是一項客觀、標準化的工具,協助醫師更準確掌握病情,特別適用於止痛藥無效或發作頻繁者。這項技術也讓偏頭痛診斷邁向「液態切片」時代,未來有望透過血液實現預測與精準治療。

免費報名|8/17(日)賴佩霞@基隆塔《靜心的力量》新書分享會

展望未來,他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擴大研究規模,並尋求與藥廠合作,將成果應用在臨床診斷與治療上。未來若能透過microRNA預測患者對偏頭痛新藥的反應,有望實現個人化治療。

此外,這些microRNA的發現不只幫助診斷,也揭示偏頭痛可能的疾病機轉。研究顯示,microRNA可調控基因與身體的生理反應,若能進一步找出其中關鍵分子,就有機會成為新藥開發的靶點,為偏頭痛治療帶來新突破。

偏頭痛誘發因子多,減少咖啡因、紅酒攝取

談到飲食對偏頭痛的影響,陳世彬說,偏頭痛的誘發因子多樣,內外在因素皆有,且因人而異,目前對食物與偏頭痛的關聯尚未有共識。

對於透過飲食緩解偏頭痛,坊間常言「少吃糖或避免三C食物(柑橘類、巧克力、起司)」,他則認為,除非特定食物極高機率會誘發嚴重發作,否則不需完全禁止,以免影響生活樂趣。例如,紅酒因高比例會誘發偏頭痛,一般會建議減少攝取。

他提醒,在飲食中影響最深遠的莫過於咖啡因,咖啡因雖有止痛效果,許多止痛藥中也含有咖啡因,但長期使用會讓疼痛神經變得更敏感,反而導致發作頻率增加、藥物需求量上升,因此須減少咖啡因攝取,以避免陷入惡性循環。

就醫時間:一個月中重度頭痛逾4次、每次逾4小時

陳世彬表示,根據台灣頭痛學會與國際頭痛學會建議,若偏頭痛每月發作超過4次,且為中重度疼痛、持續時間超過4小時,就應考慮積極治療。

他也提及,偏頭痛若未妥善治療,單次發作可能長達4至72小時,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在治療方面,應及早服藥,別等到劇痛難耐才用藥,否則藥效可能降低,還得承受不必要疼痛。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