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張晉榮傻勁推環保

王梅
user

王梅

1988-09-15

瀏覽數 19,600+

張晉榮傻勁推環保
 

本文出自 1988 / 10月號雜誌 第028期遠見雜誌

三十四歲的張晉榮,看似內斂、害羞,實則隱藏了一顆熱情的心。

他學的是機械,卻對污水和空氣更有興趣,別人下了班大都找尋消遣、娛樂以鬆弛疲勞,他卻帶著嚴肅的心情去完成另一項任務--一個人坐著台汽客運、火車四處「勘察」環境是否被污染破壞。

盡小市民的責任

他開口閉口都是「環保」,使周圍的人見到他就怕,惟恐被「洗腦」。他卻擔心自己辭不達意,毅然花了一個月薪水上「卡內基訓練班」,增加自己的溝通能力。

很多人不知道張晉榮為什麼做這些事,他靦腆的笑說:「我只是一個小市民,想替社會盡一分責任而已。」

三十歲以前的張晉榮,幾乎沒有出過遠門,每天只知道讀書、工作,甚至也搞不清楚什麼是「環保」。由於家境不好,高中畢業之後就進入裕隆汽車公司當工友,半工半讀完成了專科學業。 民國七十三年張晉榮的父親過世,改變了他的人生。

他將父親移靈至嘉義縣大林鄉下葬,無意間發現親戚家裡喝的開水結了一層厚厚的污垢。「我嚇了一跳,心裡想,連南部的水都變成這個樣子,其他地方不知道會變成怎麼樣?」這是他第一次注意到環境被污染,這個問題也深植在他心中。去年的琳恩颱風令他感受更強烈。

颱風過後,他帶著食物去探望附近的鄰居,親眼目睹了「災後餘生」的慘狀。「為什麼水會淹得那麼厲害?」張晉榮在汐止住了二十幾年,記憶中從未淹過水。然而,琳恩颱風一夜之間使得南港、汐止變成一片汪洋--淹水面積廣達九百多公頃,深度最高達七.五公尺,令張晉榮百思莫解。

他花了兩個月的時間,來回穿梭在南港、汐止、八堵、瑞芳之間,沿著基隆河一帶邊走邊看,邊看邊思索問題的癥結,回家再做筆記。「他經常一早就出門,中午餓著肚子趕回台北上班。」他的家人敘述。

後來,他又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把觀察的心得整理成一份報告。他帶著這份報告,找過傳播媒體、民意機關、政府官員……,見人就「推銷」。

他說,琳恩颱風水患是「天災」加上「人禍」。他在報告的結論中寫道:「華盛頓曾說:「人必須先有感覺之後,才能看得見,所以身居高位者,常忽略了大眾利益。」他呼籲政府和社會大眾,要從經驗中得到教訓。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滿足於「好管閒事」

「我們不為自己想,也要為下一代想啊!」頂著一張剛從秀姑巒溪觀察環境回來、被曬黑的臉,張晉榮搖搖頭說,比起一、兩年前,秀姑巒溪的垃圾及污染物更多了。

「我們常常說大陸「經濟學台灣」,錯了!怎麼可以學台灣呢?我們的水、空氣都這麼糟糕,中國的希望怎麼可能在台灣?」

對於張晉榮這樣一個奇特的人,有人認為他言之有理;有人認為他吃飽飯沒事幹,多管閒事;還有人覺得他愛高談闊論,不切實際;甚至有人建議他「乾脆去找民進黨,用反對勢力推動才有效」……。

他的一位同事指出:「他敢衝、敢講、為人率直、沒有心機,但也相當擇善固執。」張晉榮愛看書、愛研究問題,也愛把心得與人「分享」。某些主管卻對他「頭痛」,認為他意見太多,要求他儘量少惹「麻煩」。但張晉榮似乎並不以為件、仍然樂此不疲。

為服務社會而進修

「他很特殊。」卡內基訓練的負責人黑幼龍觀察張晉榮對社會公益「具有超過一般人的熱忱」,而且投人的程度相當深。

與張晉榮一同接受卡內基訓練班的李佳玲感覺,每次張晉榮在課堂裡上台演說,氣氛立刻就變得很「熱」。「一般人都是為了追求個人事業成功而進修,他卻為了做社會服務。」李佳玲迄今仍記憶猶新,別人上台幾乎都是談如何爬更高的位置、賺更多的錢,張晉榮卻滔滔不絕地大談環保,並要大家多多貢獻社會,令她深受感動。

張晉榮還記得前任經濟部長趙耀東曾經勉勵他:「如果每個人都像你一樣好管閒事,今天台灣的環境就不會那麼壞。」

不管別人怎麼想、怎麼看他,張晉榮覺得自己從「好管閒事」中,得到滿足和快樂。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