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一個多月,即將迎來農曆春節,我們常拿「五福臨門」彼此道賀,殊不知,其中的第五福就是「善終」。可見傳統華人社會並不避諱此一話題,反而將其視為祝福。
台灣《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迄今將滿四年,這是亞洲首部完整保障病人自主權利的專法,補足了善終三法(另兩法為人體器官移植、安寧緩和醫療)的重要拼圖。
但近三年,大眾聚焦在新冠防疫上,對這項立意良善的法令認識有限,隨著疫情一步步解封,社會可以重新反思善終的意義。
兩個月前,英國官方公布女王的死因,只有簡短二字:Old Age(年邁)。女王高壽、臥床及失能時間短(離世前兩天,還站著任命新首相),等於向全世界示範一場完美的善終。
更令人驚訝的是,在女王駕崩的那一刻,英國旋即啟動「倫敦橋行動」(Operation London Bridge),這項女王喪禮計畫遠在1960年代便訂定,每年還重新評估內容、頻繁演練調整,以因應可能的突發狀況。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