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歡慶39週年 歡慶39週年 全年最低訂閱優惠全面啟動!只要 2.5 折起

臺中地方創生進行式!

文史、特色產業、友善大地活化,地方創生綻放宜居城市新契機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2-11-02

瀏覽數 25,750+

圖/臺中除設定地方創生示範區,更主動由上而下依提案內容導入市府及CSR量能,資源共享,為地方興榮、青年回流提供更有力的支援。
圖/臺中除設定地方創生示範區,更主動由上而下依提案內容導入市府及CSR量能,資源共享,為地方興榮、青年回流提供更有力的支援。

實地參訪臺中市地方創生典範場域,霧峰區農會酒莊改造活化老榖倉,締造臺灣清酒傳奇,光復新村吸引創業青年築夢踏實,打造花園城市新貌,城南友善空間計畫開發社區產業行銷力,實踐友善土地的共生模式,悠遊霧峰,見證青年發揚地方特色產業與歷史文化的活力與魅力。

臺中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20年成立臺中市地方創生專案管理平台,秉持盧秀燕市長接軌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為下一代打造幸福宜居環境的理念,將霧峰區劃定為臺中市地方創生示範區之一,今年10月14日舉辦實地參訪行程,邀請專家、學者、地方創生推動人士參與、交流。

「初霧」清酒不同日本以「米香」為主的風味,融合米香及果香,帶給旅客的韻味更加多元且受歡迎。

「初霧」清酒不同日本以「米香」為主的風味,融合米香及果香,帶給旅客的韻味更加多元且受歡迎。

霧峰農會 以清酒締造國際金牌傳奇,產業鏈競爭綜效強

首站從霧峰農會酒莊啟動,農會總幹事黃景建表示,在地產業DNA是益全香米、荔枝、龍眼、蜂蜜及菇蕈。農會2002年起與益全香米農民契作,推動香米自友善耕作升級有機種植,迄今已達88公頃面積,預計未來有機水稻田面積可達100公頃。此外農會改造萬豐舊榖倉,保留珍貴的農村文化資產,收購有機香米,保障稻農收益,更在日本專家廣井忠夫博士傳授清酒釀製技術之下,設立酒莊,加入水果製作大吟釀、荔枝蜂蜜酒等等產品,打出「初霧」品牌,米香、果香交融酒香韻致,2011年起連年斬獲德國烈酒獎等等國際金、銀牌大獎榮譽,為霧峰地酒文化打出經濟價值。

黃景建感謝臺中市政府及農委會支持,目前農會4樓為區域物流中心,6樓為菇蕈類產學館、臺灣農漁業物產館,農會更獲得國發會的投資而成立臺灣農創興業股份有限公司,農會又活化前身為省議員會館的古蹟建築,接手經營議蘆會館,會館及附設餐廳所供應菇蕈、香米、蔬果等農特產品即來自農會產業鏈。

回顧一路走來,由於農會與水保局、屏東科大合作力行有機稻田生物防治法,野鼠剋星黑翅鳶棲息繁殖生態重回大地,黃景建表示,農會也買下酒莊旁的荒廢老宅,設立霧峰民生故事館,其內包含以黑翅鳶為名的麵食館,加上電商平台以及年底將開辦的農業小旅行,串連起以農業為本、結合文化與經濟的體驗遊程,提升綜效價值,而農民得到身體健康、情感交流及穩定收入,外漂年輕人也樂意回鄉,為亮麗願景共同打拚。

陳威翰分享「城南友善空間計畫」是以產業鏈結合上中下游業者,建立社區產業及行銷力,以共生的模式創造生機,展現民間自我創生的樣態。

陳威翰分享「城南友善空間計畫」是以產業鏈結合上中下游業者,建立社區產業及行銷力,以共生的模式創造生機,展現民間自我創生的樣態。

大屯社區大學 社大的地方創生模範,串連友善店家好環境

臺中市大屯社區大學主任陳威翰接棒分享「城南友善空間計畫」執行經驗,範圍涵蓋大里、霧峰、太平,協助推展地方事務,強化地區認同與永續發展,推動地方文化保存,在臺中市社區大學當中作為先行示範者,正是任務主軸。

陳威翰指出,大屯社大不僅每學期開設約180門課程,提供居民共同學習與互動的終身學習環境,更經常舉辦公益講座,邀請專家學者探討大家關注的食安、保健、有機農業議題,形成地區亮點,而大屯社大推動友善店家,鼓勵店家營造友善旅人、友善環境、友善健康氛圍,2020年就有熊與貓咖啡書房、音樂世界旅邸等13家空間成為合作夥伴,贏得許多居民與遊客的探訪支持,友善店家群聚,更吸納青年返鄉創業、就業。

光復新村是臺中市政府推動「摘星青年、築夢臺中」創業基地之一,透過與臺灣花園城市發展協會合作,更深入保留在地文史以及行銷在地品牌,成為青年圓夢的孵化地。

光復新村是臺中市政府推動「摘星青年、築夢臺中」創業基地之一,透過與臺灣花園城市發展協會合作,更深入保留在地文史以及行銷在地品牌,成為青年圓夢的孵化地。

臺灣花園城市發展協會 推動光復新村青創聚落、地方文化資產永續之旅

參訪壓軸,來到臺中市政府修復921地震後的毀損眷村房舍並啟動「摘星計畫」的光復新村,由臺灣花園城市發展協會秘書長吳東明實地導覽創業青年進駐的創意、特色店家,也在此創業的他述說,2009年起開始推動房舍保留計畫,從整理環境、採集文物工作,並申請進駐,成立臺灣第一村文創工作室,串連在地資源,行銷霧峰品牌,發展具有深度與特色的小旅行導覽行程。

吳東明強調協會以解說、講座、小旅行方式,介紹霧峰文化故事,推動文化資產守護工作,很欣慰提案光復新村、省政府舊教育廳及北溝故宮文物典藏山洞3個文化資產審議,都獲得專家、委員肯定,保留了重要的戰後歷史文化資產,落實地方創生及區域發展的永續發展。

洄游,阿罩霧,公私協力參與,生態環境、產業經濟、文資傳承、健康宜居齊頭並進,正如盧秀燕市長所說:青創有生機,樂齡有所養,地方創生做得好,年輕子弟回家了,更重要的是從此留在家鄉,打造未來世代的繁榮不息。

(臺中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廣告)

你可能也喜歡

社區一家20年初心守護,讓臺灣更幸福
數位專題

社區一家20年初心守護,讓臺灣更幸福

20年前,秉持讓台灣每個社區重拾溫暖與幸福的初心,「社區一家」將每一個小小的改變凝聚成集體的力量。如今,這股力量已成為地方創生的重要引擎,推動台灣各地共同成長。未來20年,將持續在台灣各個角落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