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歡慶39週年 歡慶39週年 全年最低訂閱優惠全面啟動!只要 2.5 折起

通膨酷斯拉來了!吳淡如:一定要具備「3個」逆轉思考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2-09-21

瀏覽數 30,750+

《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moneyphotos
《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moneyphotos

通膨時代,我們投資的目的也不是要賺大錢,而是希望有經濟上的安全感。(本文摘自《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一書,作者為吳淡如,以下為摘文。) 

通膨確實讓人不安,知道自己有飯吃的人至少比較安心。在大家恐慌時,可以過你要的生活、堅持你的選擇,鍛鍊富有的能力,會使你得到人生真正的自由。在我看來,大通膨時代你要改變的三個逆轉思考:

逆轉思考一、現金為亡

通膨時代的第一個逆轉思考,就是重新看待現金的價格。以前大家說現金為王,是代表當市場面對可能發生全面性衰退時,保留大量現金可以避免遭受池魚之殃,還可以企圖在一片哀鴻遍野中撿到便宜,那現金就是王。

但現在錢潮那麼洶湧,鈔票愈印愈多。你因為害怕損失而把它凍結在銀行,讓它不成長就是現金為「亡」。因為現在不只定存利率低,就算再怎麼升息,比例也抵不過物價漲幅,當通膨成為經濟新常態,錢放在銀行裡的結果就是貶值。

逆轉思考二、長期投資,而非短期套利

能不能好好善用現金,與投資人的理性決策有關。首先你當然要投資,但是很多人做的投資其實不是投資,而是賭博。要在通膨時代下累積資產,應該效法巴菲特的長期投資法。如果你不知道要買什麼,就買全臺資金聚集量最大的ETF,別自作聰明想要低買高賣、打敗大盤,我自己也是這樣做。

適度通膨是有利於股市的,知名投資大師安德烈.科斯托蘭尼有一句經典名言:「世界需要適度的通貨膨脹,它就像一場舒適的溫水浴。」你很少遇到市場在適度通膨環境下,股市僵滯不動的;短期有可能,但長期不可能。在適溫通膨下,長期來看股市有 8 成的時間在漲,只有 2 成的時間在跌。當然,漲可能是緩漲,跌卻常常一、二日便劇跌。

大部分投資人都有一種奇妙的幻想,稍微了解技術線圖,開始跟那些股市老師學到「低買高賣」的說辭,就認為自己天賦異稟,可以預測股票漲跌趨勢。萬一還真的給他猜對了一兩次,那就覺得自己很有神通,直到最慘的一次猜錯為止。然後就收手沮喪地停歇一段時間,完全不投資。

直到股市已經上漲一段時間,「大家」都進場了,他開始有信心「猜」到這應該是進場的時間到了,然後因為他的從眾心理套在最高點附近。你以為跟著大家,風險就會變成零,事實上就是因為跟著大家衝進衝出,才付出最大代價。

在華爾街,有個很經典的統計資料:如果股市漲幅最多的那十個交易日,你剛好缺席了,那麼將會大幅降低你的投資報酬率。如表一所示,就是過去從 1927 年到 2011 年的累積報酬,共有四種情況,這是我能找到最簡單的模型。

投資1塊錢在 S&P500 指數(《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吳淡如,時報出版

投資1塊錢在 S&P500 指數(《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吳淡如,時報出版

很顯然地,如果你只是買了然後放在那裡不動也不加碼,他最後就會變成 71 倍。如果能夠像神仙一樣避開大跌的十天,而大漲的十天又都有跟到,那你就有 226 倍,太完美了!

遠見 39 週年,感謝你的陪伴>>訂兩年雜誌再送一年

問題是你並不是神仙而也的確沒有人這麼準過!

如果你非常倒楣錯過了大漲的那十天,那麼你能夠從長時間中收益的獲利會縮水到 23 倍。當然,通常你也不會那麼倒楣,每次的上漲都剛好沒跟到,這個表在告訴你其實跟著長期的上漲就夠了,你不用自作聰明就會有 71 倍的報酬!

實際上,也沒有任何有效方法,可以預測市場未來會上漲或下跌,這次疫情就是絕妙範例。疫情剛開始的 2020 年初,大家認為會跌的時候,它狠狠地漲了一陣子,疫情在世界各國慢慢解除或封關之後,有一段時間跌幅反而看起來讓人絕望。

其實,在投資時,如果我們要去挑選買賣的時間點,總會遇到「猜錯」的風險。投資應該有比「猜」更理性的方法。比如採取長期投資來坐享利益,以定期投資來平均投資成本。如此一來你不會錯過大漲,在大跌的時候也可以有攤低成本的機率。還有,長期投資可以減少交易次數,因為交易本身也是要花錢的!長期投資省事又省錢,不要祈求變成神仙,就可以穩穩用最理性的方法累積財富,不是嗎?

逆轉思考三、利率偏低時,適當的舉債比無債一身輕好

很多人害怕借錢,覺得跟銀行借錢是很吃虧的事,因為要付利息。但事實上通膨對於低利息時代欠債的人其實是有利的,因為通膨會讓你借的錢「實質」縮水,如果通膨高過利息的話。有個財務名詞叫「淨現值」(NPV),簡單的說就是每年的錢購買力不一樣,因為通膨緣故,今年的 100 萬元與明年的 100 萬元,在實際購買力上有差,簡單來說,今年的 100 萬元會比明年值錢。

如果你有好好投資,將這 100 萬元投入股市,換到能夠跟上通膨腳步、持續增值的 ETF,比如以高股息 ETF 來算,漲個 5% 是有可能吧?當然有可能!如果只要付 2% 以下的利息,就有機會把這100 萬元變成 105 萬元,而且要還的錢,其實比你實際欠的還要少,那你等於是善用現金在賺錢,當然,在某個倒楣的一年,你可能減損本金,但長期來看,比如五年、十年,股市完全停滯的可能性很低。股市 80% 的時間,是在緩緩上漲的。

臺股加權指數走勢:短期有波動,長期仍呈現成長趨勢。(《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吳淡如,時報出版)

臺股加權指數走勢:短期有波動,長期仍呈現成長趨勢。(《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吳淡如,時報出版)

《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吳淡如,時報出版

《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吳淡如,時報出版

(本文摘自《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一書,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