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匆忙與慌張無法為生命畫下完美句點──用5大要點克服恐懼,面對「終站」來臨

人一生下來就不可避免地要往死亡之路走去。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2-08-10

瀏覽數 22,950+

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coltonsturgeon
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coltonsturgeon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人生的終站是必然,也是自然,每個人都希望生命平和地、完美地畫上美麗的句點。大多數人若生病已久,平常已知自己死亡將至,無論多麼不捨,到終還算能坦然面對。但若不情不願,或是事發突然,情緒上很難接受。尤其中國人重視孝悌,都希望能壽終正寢,子孫隨侍在側,這才是有福氣、好家世的基本條件,但愈來愈難做到。(本文摘自《許自己一個尊嚴的安寧》一書,作者為張明志,以下為摘文。)

隨著小家庭時代的來臨,許多老人都在養老院、安養中心度過餘生,有些子女甚至旅居國外,無法見最後一面;甚至有些老人過世一些時日之後,才被管理員、社工人員或鄰居發現。

臺灣社會要安置一位老人的確也不容易,因為生存競爭,物價、房地產昂貴。以安養院為例,一位住安養院、可以自理生活的老人,每月約繳臺幣 3 至 4 萬;若需要旁人餵食、照顧洗澡、穿衣服者,每月約 5 至 6 萬;若是住院請護佐照顧者,每月需繳 7 萬元。

似乎又病又老的長輩不受歡迎,因為有經濟上的困難,何況失業人口已是社會上不小的問題。領失業救濟金為生的家庭將更難安頓長輩,造成老年人更大的不幸。

身體老衰、生命凋萎固然已不容易適應,更何況得面臨生存的壓力,以及時代變革下人情與親情的冷漠,令人感慨所謂的「現實問題」,竟也回歸到動物進化論:「優勝劣敗,不適者淘汰」的法則之下。

面對生命終站的五大要點

第一:需放下塵勞,放下執著,因為什麼都帶不走。

第二:要有學習的心。學習如何走入死亡,只有接納它,才能細細省思自然的法則與自然的歸宿;學習道別、道謝、道愛。

第三:回想赤子之心,保有對世界的好奇心。只不過此時的好奇心,是對未知的死亡世界的好奇、對生死轉換的好奇、對人情世故變遷之好奇、對身體老化的神智轉而清明的好奇。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情緣有結束的時候,對於生命,這獨一無二跟隨我們一生一世的,當然也會走到盡頭處。

第四:應解決臭皮囊帶來的疼痛。這點往往需要依賴醫藥,先進的疼痛控制方式已經給病人帶來很多方便,不會昏昏欲睡,而止痛效果也相當好。

第五:仍然是關懷與悲憫,這是病人走到生命的終站,仍可以關懷別人的主要原因。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生命的輪替必經過休息。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sincerelymedia

生命的輪替必經過休息。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sincerelymedia

生命的輪替必經過休息

人是群居動物,孤獨或落單必遭其他野獸攻擊,甚至被猛獸吃掉。在長久的群居生活中,人類學習互動、互相關懷。很多人往內看自己,往往看不到偉大與高貴,但是當他關懷別人,自己卻被自己的行為所感動,那是發自內心的善與慈愛。

我們看到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仍然關懷那兩位被釘在十字架的盜匪。在背叛之前,耶穌安排了所有戲碼,包括猶大的出賣。因為經書是這麼預言的,所以祂仍在教堂教訓別人、悲憫眾人的無知與煩惱。

罹患絕症的病人,病情反覆復發,癌症過程常是如此,家屬一次又一次地掉入絕望的悲哀之中。有些病人反而愈來愈清楚,病情是好不了的,過一天算一天,哀傷無用,也於事無補;有些病人更反過來勸導、安慰家人,尤其是白髮人勸黑髮人。

面對生命終站的所有功課,是人一生中所有功課的精華。假若一世所經歷的都是為了要應付這最後的功課,那麼生死交關的考驗是人生智慧的大考驗,集所有人生智慧之精華。

完成這份功課需要時間。有些人只剩三至四個月讓他回答,有些人甚至更短,很多人經歷了十幾個月,還無法思索出答案。一些已開發國家卻有一半的人選擇拒絕回答,而傾全力在尋找科技、新藥、實驗用藥及偏方來逃避死亡,只因為他們對生死問題沒有看透。

金錢或許買得了科技,然而科技終究買不了生命。在利用科技延長短暫的存活之時,卻沒有人同時關照生命,在最後的餘生想想應如何面對即將結束的生命。難道他們都想匆匆忙忙地離開?

匆忙與慌張是不能為生命畫下完美的句點的。做任何一件事,一件很重要的事,應該從容地準備才好。

人生的最後一段就像黃昏的瑰麗,夕陽的美好,若不加以把握,黑夜隨即來臨。我們如何還能在黃昏時談論早上的耕種呢?黃昏及夜幕的降臨就是大地的休息,應放下塵勞,拋開煩惱才好。

人的一生都在學習,如何取、如何捨、奉獻與接納、效法與警惕、自我肯定與悔改、準備與善後。人生是上帝的恩賜,也是一種安排,宇宙循環、次序的安排。《許自己一個尊嚴的安寧》,張明志,寶瓶文化出版

《許自己一個尊嚴的安寧》,張明志,寶瓶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