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最後倒數 訂遠見最佳時機,「兩年送一年」優惠只到9/30
相關文章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是天災還是人禍?如何捐款?關鍵時間軸整理一次看
樺加沙強烈颱風帶來暴雨,導致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發生溢流,造成光復鄉市區嚴重災情,截至9/25 07:00為止,累積14人死亡、52人受傷、31人失聯。外界質疑為何沒有提早避難、處理堰塞湖,中央與地方政府也互相指責對方。洪災發生原因、救災進度、吵那些爭議?目前哪些團體已進駐災區協助?有公信力
自殺14年後重返十大死因!青壯年增幅最多 「男兒有淚不輕彈」反成最大枷鎖
台灣自殺問題再拉警報。2024年自殺死亡人數4062人,時隔14年重返十大死因。青壯年族群全面上升,其中25至44歲增幅最大,接近一成;青少年自殺率在十年間翻倍,反映東亞社會單一價值觀的壓力。更嚴峻的是,多數個案生前未被關懷系統列案,65歲以上僅17%,男性未通報比例更高達八成。青壯年自殺全面上升,
搶救黃金期倒數!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下修為14人、受傷52人、31人失聯
9/25 09:00更新:中颱樺加沙挾帶豪雨與強風侵襲東台灣,花蓮成為重災區!由於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瞬間流出6000萬噸的洪水,夾帶大量土石和泥沙,瞬間淹進市區,導致下游光復鄉人員傷亡,依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最新統計,截至24日晚間10時,死亡人數下修為14人、受傷52人、31人失聯,救難人員持續地毯
尼泊爾Z世代抗爭震撼全球!社群標籤#NepoKids成政府垮台關鍵字?
尼泊爾上週經歷了數日動盪,最終導致政府垮台,更造成至少50人死亡。這場看似因社群媒體禁令而起的抗議,背後實則潛藏著更深層次的社會不滿。專家分析,社群媒體不僅是年輕人發洩不滿的管道,更成為揭露精英階層貪腐與特權的放大鏡,最終將長年積累的民怨化為集體行動,動搖了政權。尼泊爾上週持續數日的動盪,導致政府垮
德媒稱「台灣每年交通死亡人數比911多」,交通部回應了
德國媒體近日報導,台灣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比911恐攻還多。交通部今天表示,數據確實有改善、改變空間,改變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台灣交通安全正往好的方向改變。台灣交通亂象曾遭外媒CNN形容為「行人地獄」,近期又有德國媒體bne IntelliNews報導提及台灣交通問題,很多與都市規劃不完善有關
藝術家父親的「最後畫展」:告別式不只是儀式,而是我們的共同記憶
「在告別的同時,我們也在迎接死亡對自己生命洗禮的到來,始終活在生與死二元矛盾中的痛苦,終於有了鬆動的可能。」──郭強生。父母的離去,就是我們思考自己盡頭的開始。不強求為自己生命延長時間,而是為有限的時間注入生命。(本文節錄自《死亡可以是溫柔的》一書,作者:郭強生,天下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車過了辛
郭強生走過十年長照,書寫與死亡同居的生命排練
走完長照這段獨旅,身上剩下的行囊是「生死」。作家郭強生以新作回望父親十年病榻,也凝視自身的老去與死亡,叩問人生盡頭的抉擇,如何既真實又能溫柔以對?卡繆的《異鄉人》是經典文學教材,郭強生身為擁有數十年教學經驗的金鼎獎作家,讀過的次數早已數不清。 「『站著把飯吃完』,就這幾個字,一下子打到我心
「我的責任已了,可以功成身退了」老爸如釋重負的感言,就像是預告人生謝幕
我無法想像,這樣一個熱愛運動的傢伙,怎麼會生病?怎麼會死了?意外怎麼說來就來?對於老爸的人生退場,我們毫無準備。(本文摘自《我媽的異國婚姻》一書,作者為陳名珉,以下為摘文。)我還記得他過世的那天早上,騎著摩托車送我去學校上班。畢業後,我按照當時師資法規定做了一年國中實習教師,那是我短暫教師生涯的開頭
不只皮肉傷!65歲以上高齡者隱形殺手:「跌倒」竟會致命?
在65歲以上因傷住院的人中,跌倒是最常見的原因,跌倒的危險性,往往比大家想得更高。在台灣,由跌倒造成的事故,是65歲以上高齡者意外死亡的第2大原因。在受傷就診的老年人中,有一半以上是因為跌倒送醫。很多老人家,也因為跌倒導致骨折,影響了晚年的活動能力。(本文節錄自《高齡長輩的抗衰防跌全書》一書,作者:
新冠疫情還在流行!重症仍破百、單周奪走逾30命,疾管署籲注意8大重症警訊
COVID-19疫情未歇,儘管上週就診2.9萬人次、降36%,但疾管署統計重症仍破百、死亡逾30例,處相對高點,預估流行期至8月初,籲長者和慢性病患注意喘、胸痛等8大重症警訊,務必立即就醫。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威脅持續,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今天在例行疫報中說明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