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疑出現台灣!哪裡是破口?政府如何阻傳染?

林仕祥
user

林仕祥

2025-10-22

瀏覽數 1,750+

2020年獲認證為口蹄疫非疫區後,台灣的生鮮豬肉更重啟外銷契機,沒想到現在又遇上大挑戰。遠見資料庫
2020年獲認證為口蹄疫非疫區後,台灣的生鮮豬肉更重啟外銷契機,沒想到現在又遇上大挑戰。遠見資料庫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最近,台中一處養豬場發生破百頭豬隻異常死亡事件,21日驚爆疑似為台灣首例非洲豬瘟案例,「三大豬病非疫國」招牌可能破功。到底這個案例如何發生,防疫破口在哪裡?未來政府有能力阻斷傳染鏈嗎?會不會吃不到豬肉?一文解釋來龍去脈。

今年5月底,台灣已正式獲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認證為「豬瘟非疫國」,成為亞洲唯一同時擁有傳統豬瘟、口蹄疫、非洲豬瘟「三大豬病非疫國」,為百年動物防疫史寫下嶄新篇章,甚至2020年獲認證為口蹄疫非疫區後,台灣的生鮮豬肉更重啟外銷契機。沒想到現在又遇上大挑戰。

農業部長陳駿季今日上午親自召開記者會,稱昨(21)日上午11點44分,農業部的獸醫所接獲台中市動保處採自梧棲一處畜牧場的病死豬檢體,當天傍晚6點6分檢驗結果出爐,發現檢體呈現非洲豬瘟核酸陽性。「我們知道這個消息後,當天7點召開緊急應變會議,今天早上7點半,也召開專家小組會議進行應變處置。」

根據農業部提供的資料,這座畜牧場位於台中市梧棲區,牧場登記共300頭豬,為一貫場(繁殖、飼養、出貨都在畜牧場內完成),使用廚餘養豬(仔豬吃飼料)。

疑似非洲豬瘟案例大事記
日期事件
10/10(五)臺中某牧場內豬隻開始出現死亡,牧場特約獸醫師懷疑豬隻感染放線桿菌胸膜肺炎(App),並用藥治療。
10/14(二)因化製監控系統呈現死亡數量異常,由臺中市動物保護處前往訪視,因已在診治中未採樣。
※ 化製監測系統顯示場內豬隻持續死亡 ※ 
10/20(一)已累計死亡117頭豬隻,臺中市動保處人員前往採檢並送農業部獸醫所檢驗。
10/21(二)農業部獸醫所11:44收到檢體,當晚18:06通報農業部,檢驗結果呈現非洲豬瘟核酸陽性
10/22(三)農業部即刻成立前進應變所,由杜文珍次長進駐指揮。
【疑似案例場概況】
位於臺中市梧棲區,牧場登記300頭豬隻,為一貫場,使用廚餘養豬(仔豬吃飼料)。
(資料來源:農業部)

10日豬隻開始死亡,21日驗出豬瘟核酸陽性

從時序來看,10月10日豬隻開始死亡,畜牧場的特約獸醫師懷疑豬隻感染「放線桿菌胸膜肺炎」,用藥治療;14日,化製監測系統呈現豬隻死亡數量異常,台中市動保處前往訪視,因畜牧場已進行診治未採樣;化製監測系統顯示豬隻持續死亡,至20日累計死亡117頭,動保處人員再度前往訪視,並採檢送農業部獸醫所檢驗;獸醫所21日上午收到檢體,傍晚通報驗出非洲豬瘟核酸陽性。

隨後農業部採取緊急防疫作為,包括:針對疑似案例場、周邊3公里內及案例場有關連的豬場實施移動管制;預防性撲殺案例場內豬隻195頭,撲殺豬隻及飼料在規劃場定內掩埋;牧場進行全面性清消;案例場周圍半徑3公里設為管制區,執行豬隻移動管制及電話或視訊調查。

農業部並啟動疑似案例場回溯性疫調,自豬隻發病前15天,回溯及追蹤曾進出案例場的車輛。案例場曾於9月30日從自潭子區購入豬隻,目前該來源場無異常死亡狀況;案例場同天也有協助自潭子區載運豬隻,到案例場的大安區關聯場,關聯場目前也無異常死亡狀況。目前確認案例場半徑3公里內有2處管制場,一座停養,另一座目前也無異常死亡狀況。

案例場也透過運輸車輛GPS系統,幫忙調閱這段時間內的軌跡。載運案例場死豬的化製車,涉及的關聯豬場共33場,而從10月1日至21日,這33場的化製數量並沒有異常死亡情形;運豬車方面計有2輛,涉及的關連養豬場共7場,已全數列入疫調對象。

未來會沒豬肉可吃?如何阻斷傳染?

為徹底阻斷傳染鏈,農業部宣布七項應變作為,包括:22日中午12點起,全國豬隻禁運禁宰5天,並視後續狀況延長;今日起全面禁止使用廚餘養豬;全國各肉品市場全面落實場內與運輸車清消作業;禁運禁宰前已運出的豬隻進入肉品市場、屠宰場,活豬只進不出,並加強屠前屠後檢查;啟動全國各縣市豬場防疫調查,掌握豬隻健康狀態;進行產銷調節,穩定豬肉供應;召開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會議,並於台中成立前進應變所,由農業部次長杜文珍進駐,與台中市府團隊共同防堵非洲豬瘟。

陳駿季指出,根據世界動物衛生組職(WOAH)的作法,是否確診非洲豬瘟,必須等待病毒株分離後,才能夠做正式的確認,並向WOAH通報,但整個時間可能長達一、兩個禮拜,「我們絕對不能等一、兩個禮拜。」因此政府雖然在口頭上是說「疑似案場」,但實際上是以最高規格進行防堵。

活動免費報名>>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親臨,邀你一起共振台灣之聲

農業部補充,由於出現疑似案例,台灣將自主暫停豬肉產品的出口,待疫調釐清狀況後,才會恢復原來的措施。另外,目前全台豬肉庫存量,已可供全國民眾使用一個月,雖禁宰禁運5天,但庫存量應足夠滿足現有需求。

農業部於台中成立前進應變所,由農業部次長杜文珍(站立者)進駐。農業部提供

農業部於台中成立前進應變所,由農業部次長杜文珍(站立者)進駐。農業部提供

豬瘟防疫漏洞:最可能自境外流入

陳駿季並表示,台灣過去一段時間以來一直沒有發生非洲豬瘟的病例,研判病例會進到國內,最可能的途徑是有人從境外違法攜帶含豬肉製品,這類製品進入廚餘系統,最終進到養豬場。由於廚餘是一種高風險的途徑,為確保疫調進行,也擔心有其他案場透過廚餘系統進行疫情更大擴散,因此同步禁止廚餘餵養豬隻。但他強調,目前疫調都還在進行中,還不能斷然地說病源一定是從廚餘來的。

農業部專家解釋,一隻感染到非洲豬瘟的豬隻,1CC血液的非洲豬瘟病毒數就高達10的9次方之譜,且血液若在野外腐敗,還可以活15個禮拜,傳染力非常高,「所以為何它叫世紀病毒。」而觀察全球案例,幾乎90%以上的非洲豬瘟首例案例,都是從廚餘傳染而來;且就算高溫蒸煮,也不一定能完全滅掉非洲豬瘟病毒。為保護台灣養豬產業,必須要先把這個最可能的感染鏈給切斷,才能在後續的疫調中釐清其他訊號。

除了農業部,台中市府也總動員全力因應。台中市動保處指出,市長盧秀燕已召開台中市非洲豬瘟緊急應變小組會議,邀集農業局、環保局、衛生局、警察局等單位共同討論後續相關因應及精進措施。

觀察全球案例,幾乎90%以上的非洲豬瘟首例案例,都是從廚餘傳染而來。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觀察全球案例,幾乎90%以上的非洲豬瘟首例案例,都是從廚餘傳染而來。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非洲豬瘟發生的徵兆?為何一開始未發現?

台中市府並於下午1點30分召開記者會,台中市農業局長張敬昌指出,政府對畜牧場的疾病監測有兩個系統,一是不斷派人前往視察、二是透過中央的化製監測系統,只要發現異常死亡狀況,地方都會接到相關警示,進行處理。以這起案例為例,動保處14日接獲警示前往案例場後,與案例場的特約獸醫師檢視整個畜牧場,但當時並沒有發現典型的非洲豬瘟徵兆,加上畜牧場已有獸醫師進行診治,因此14日當天沒有進行採樣。

他解釋,所謂的非洲豬瘟徵兆,一是豬隻流鼻血、二是豬隻因全身缺氧耳朵出現瘀青、三是出現血便,「但是市府同仁跟獸醫師去看,都沒有發現這樣的狀況,認為沒有非洲豬瘟典型症狀,所以沒做採樣動作。」到了20日,動保處接獲獸醫師來電,認為豬隻死亡狀況非常不尋常,市府緊急派人前往,並採檢死豬檢體,最終驗出非洲豬瘟核酸陽性,隨後市府即展開一切必要措施。

雖然廚餘是這起非洲豬瘟最可能的感染來源,但台中市表示,養豬場餵食廚餘均符合相關法令,市府依法不能禁止。台中市環保局長陳宏益表示,依據市府的規定,畜牧場如餵食廚餘,須自行將廚餘以攝氏90度烹煮一小時後,才能進行餵養,案例場的廚餘來源近10年均為梧棲區公所提供,市府定期進行稽查輔導,今年5、7、10月都有派人到場督導,皆為合格。

卓榮泰要求強化邊境走私查緝、肉品檢驗頻率

目前政府對非洲豬瘟的因應層級,已提升到行政院層級,閣揆卓榮泰下午2點30分召開「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會議。他致詞時要求農業部,必須落實各項因應措施,不得放鬆,每個防疫的重點環節,要全面加以檢驗,「尤其要加強邊境走私查緝、加強各項肉品的檢驗頻率。」

另外,卓榮泰也提及,台灣5月份才正式成為三大豬瘟的非疫國,這是台灣公私協力、中央與地方努力多年才得到的成果,要求所有部會必須以最高標準、最嚴謹的態度、最高的效率,來提出各項應變措施,全力降低疫情衝擊。

非洲豬瘟來勢洶洶,台灣社會必須團結抗疫,才有機會化險為夷。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