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首例本土BA.5社區個案!北部20多歲女「重複感染」,匡列5密切接觸者

健康遠見編輯部
user

健康遠見編輯部

2022-07-15

瀏覽數 7,400+

首例本土BA.5社區個案!北部20多歲女「重複感染」,匡列5密切接觸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首例本土BA.5社區個案!北部20多歲女「重複感染」,匡列5密切接觸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國內今(15)日新增2萬5223例COVID-19本土病例、114人死亡。另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公布,國內檢驗出首例Omicron BA.5本土社區感染個案為北部20多歲女性,同時也是台灣首位「重複感染」感染BA.5的病例,高度懷疑為家庭群聚,已匡列1名友人、4名職場接觸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25,31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5,223例本土個案及87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14例死亡。

首例本土BA.5社區個案!20多歲女「重複感染」,匡列5密切接觸者

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檢驗出1例Omicron BA.5本土社區感染個案。羅一鈞表示,今日公布之本土Omicron BA.5個案,為北部20多歲女性,已接種過三劑新冠疫苗,近半年無出國旅遊史,曾於今2022年5月中旬快篩陽性確診並康復。

本次是因同住爸媽分別於7月3日、7月5日確診,個案亦於7月5日出現流鼻水等症狀,7月6日自行快篩陽性,並至醫院進行PCR採檢確診。因符合重複感染的定義,故醫院有進行通報,並將檢體送至昆陽實驗室進行定序,後續定序結果為Omicron BA.5。

故指揮中心也於昨日針對此案進行相關疫調與接觸者進行追蹤,目前已知該名個案及兩名確診同住家人皆已隔離期滿,已掌握密切接觸者5人(1名友人、4名職場接觸者),均快篩陰性,衛生局已安排PCR採檢,釐清是否遭受感染的情況,並對該案職場進行加強監視。

因應社區出現BA.5感染,羅一鈞也宣布將調升本土個案基因定序比例,先前境外移入及本土病例定序比例約7:3,未來會調整為1:1;如果境外移入病例幾乎都是BA.5,則會再將定序重心放在本土病例,尤其是兒童腦炎等重症及重複感染個案,都會進一步安排病毒基因定序作業。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三個月內重複感染機會高?羅一鈞揭國外研究:能降低近八成感染風險

而面對媒體詢問,該案曾於今年5月快篩陽,是不是代表她是確診三個月內重複感染的案例?指揮中心是否會進一步對該案同住家人進行病毒基因定序,確認是否也感染BA.5?

對此,羅一鈞表示,該案確實是符合染疫三個月內重複感染的定義,但由於該案第一次5月份的確診並未做PCR,也沒有當時的檢體可進行基因定序。不過在當時5月份社區主要流行的病毒株是BA.2.3.7,當時也沒有本土或境外病例有驗出BA.5,所以應該不可能會有第一次感染BA.5,第二次感染也是BA.5的情況。

至於該案與同住爸媽的部分,雖然目前皆已解隔,但衛生局也有再安排兩位父母親再到醫院進行PCR採檢;希望如果有驗出陽性,Ct值也夠低的話,再送去做病毒基因定序。

但初步看起來,高度懷疑為家庭群聚,因為兩名同住家人及個案,都是在非常近的時間點陸續確診、有症狀。而指標個案,比較像是其中一名長輩,在7月1日就已經有發燒、頭痛症狀,亦有工作、社區接觸史,有請衛生局針對職場同事做症狀與快篩監測,初步了解沒有人先前有確診過,但如果發現有人有症狀的話會進行快篩採檢,也無法就現有疫調判斷是否有外擴情形。

至於重複感染的可能性高低與否,另外羅一鈞也提到,國外最新研究也顯示,曾感染過BA.1、BA.2者,與未確診者相比,在3個月內能降低76~79%感染風險。

因此,其也呼籲,如果BA.5確實因此波社區感染引發流行時,先前未曾感染過的人、長者、孩童需要特別留意,前者是因為感染機率較高,後者是因為發展成腦炎或重症機率高,加上疫苗覆蓋率相對低,幼兒第二劑也才剛開始施打,呼籲民眾快點把疫苗打滿,符合第四劑資格者也要盡快施打,以獲得最佳保護力。

遠見39週年|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超級好書《黃仁勳傳》、《為什麼要睡覺》、《看得見的高效思考》

通報114死,再增4名兒童MIS-C!7月大嬰「有水腦問題」加護病房治療中

羅一鈞指出,今日新增114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67例男性、47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08例具慢性病史、76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18日至7月12日,死亡日期介於6月2日至7月12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另兒童重症部分,新增4例MIS-C(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案例。其中一位年紀最小的個案,為一名7個月大的女嬰,本身無慢性疾病,於6月9日確診新冠,於20日出現發燒、喉嚨腫、嘔吐等症狀;於24日因嘔吐送醫住院,X光檢查顯示有肺炎,且出現發燒、腹部皮疹等症狀,醫院懷疑是MIS-C。

於7月1日給免疫球蛋白治療,初步用藥後曾一度退燒,但後因發現有意識改變的狀況,於住院當中又另外安排電腦斷層頭部掃描發現有水腦問題;故於7月9日轉院至其他醫院中心神經外科,進行腦室引流手術,目前仍住在加護病房持續觀察、治療。

第二位則是一名為3歲女童,於5月31日確診,6月21日出現發燒、頸部腫痛等疑似MIS-C症狀,在23日送到急診安排住院。較特殊的是,其經過心臟超音波檢查,顯示有冠狀動脈擴大及心包膜積水的問題,且因為合併心因性休克及呼吸窘迫,故轉入加護病房,使用免疫球蛋白、高劑量類固醇治療五天,所幸經過治療已於7月3日病情好轉出院。

另一人為8歲女童,於6月8日確診新冠,7月1日起出現相關症狀,3日到急診收治住院,12日已經轉出加護病房到一般專責病房治療。還有一名10歲男童,本身無慢性病史,於5月27日確診新冠,7月7日有發燒、皮疹等MIS-C相關症狀,11日因呼吸困難到急診,有血壓偏低,轉院住加護病房治療,14日轉出加護到一般病房。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從今(2022)年1月截至目前,本土病例共累計415萬9,214案,中重症累積達18,890例,其中7,178人不幸病歿;本土病例確診輕症無症狀比例為99.55%,中症比例為0.25%,重症為0.2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22縣市皆有確診!新北逾4千例,台中、桃園、高雄、台北次之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5,223例本土病例,為11,416例男性、13,786例女性、2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

個案分布為新北市(4,224例)、台中市(3,293例)、桃園市(2,711例)、高雄市(2,629例)、台北市(2,532例)、台南市(1,842例)、彰化縣(1,305例)、屏東縣(861例)、雲林縣(742例)、苗栗縣(692例)、新竹縣(674例)、宜蘭縣(566例)、新竹市(535例)、嘉義縣(473例)、南投縣(435例)、花蓮縣(409例)、基隆市(351例)、台東縣(327例)、嘉義市(266例)、澎湖縣(168例)、金門縣(165例)、連江縣(23例)。

新增87例境外移入:自美國、越南及德國等11國移入,63例調查中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87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44例男性、4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美國(5例)、越南及德國(各4例)、法國(3例)、日本(2例)、義大利、史瓦濟蘭、俄羅斯、澳大利亞、韓國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各1例)移入,另63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7月10日至7月14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