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今(5)日新增3萬5914例COVID-19本土病例、103死,單日確診與死亡個案都比昨日增加。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通報死亡個案最年輕為一名30多歲男性發病10天,不幸因肺炎合併呼吸衰竭逝世;另新增通報一名10歲兒童MIS-C重症個案,現於加護病房治療中。
國內今(4)日新增2萬3045例COVID-19本土病例、69死,繼5月3日增加2萬3102人,睽違2個月再新低,雖然死亡人數也明顯降低,但再增一名1歲女童染疫併發腦炎,發病僅4天就不幸病逝。另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國內再暴增112例BA.4、BA.5占境外移入確診半數個案,國內已累計238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公布COVID-19「重複感染」定義與處置原則,已經解除隔離治療確診個案,若符合兩大條件,醫師可進行法傳通報重複感染,比照確定病例處理。
國內今(30)日新增3萬5699例COVID-19本土病例、121死。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增通報死亡中最年輕的個案,為一名18歲的女性,本身患有慢性神經系統疾病、長期臥床,染疫後不幸因肺炎合併呼吸衰竭而逝世,為第四例青少年重症死亡病例。
國內今(30)日新增3萬8846例COVID-19本土病例、118例死亡。針對本土疫情變化,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全國疫情一致下降,未來幾天單日本土確診數有望維持在3萬多例;另指揮中心今日公布新增8例兒童MIS-C,都是來自台大醫院收治的病例,其中一例為7月大男嬰成「國內MIS-C最小個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7月1日起維持現行戴口罩等防疫措施,唱歌時仍維持須戴口罩,指揮官陳時中說,現在是重要一哩路,為確保疫情下降,希望民眾忍耐一下。
國內今(29)日新增4萬2112例COVID-19本土病例、85例死亡,其中死亡個案方面,是自今年6月以來首度單日死亡個案數最低的一天。同時指揮中心醫療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全國專責病房收治人數首次降到6000人以下,且除了脫離確診高原期之外,收治部分也已經脫離收治高峰。
中國大陸指從台灣竹莢魚等包裝驗出COVID-19病毒,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說,抽驗竹莢魚等共34件檢體內外包裝均陰性,當地應加強管控,而不是無端禁止進口,非常不當。
國內今(28)日新增4萬4379例COVID-19本土病例、103例死亡,今天確診病例數及死亡數再度回升;本土病例方面仍有三縣市超過5千例,分別是台中市、高雄市及新北市。另醫療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公布,今新增一名年紀最小的兒童MIS-C個案,為年僅1歲的男童染疫近1個月,出現間歇性發燒3天、腹瀉、全身起紅疹等症狀就醫確診,所幸經治療後已康復出院。
國內今(27)日新增2萬8489例COVID-19本土病例,是近兩個月以來單日新低;同時今日新增91例死亡個案明顯降低,也是自今年6月以來首度單日死亡個案降至90多例。另指揮中心公布,國內再暴增61例BA.4、BA.5占境外移入確診半數個案,國內已累計126例。
國內今(25)日新增4萬293例COVID-19本土病例、152例死亡個案,今年本土疫情累積染疫人數突破350萬大關!另今日通報本土個案確診數也有略微下降,除台中6,075例、高雄5,567例、新北5,142例三縣市外,其餘縣市病例數皆低於5千。
國內今(24)日新增4萬5678例COVID-19本土病例、152例死亡個案,今年累積染疫死亡人數破5000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天新增兩名10多歲死亡病例,其中一名12歲男童在校突昏迷,送醫搶救無效,死後檢驗陽性確診。
國內今(23)日新增4萬8283例COVID-19本土病例、166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新通報死亡個案中最年輕的個案為兩名30多歲男性,本身分別有慢性肝病與腎病,都曾接種過三劑疫苗,在發病3天內死亡,死因分別為肺炎併呼吸衰竭與心肺衰竭。
國內今(22)日新增5萬2213例COVID-19本土病例、171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新通報死亡個案中最年輕的個案為一名4歲女童,因染疫併發腦炎「發病到死亡僅4天」;並再新增一例兒童MIS-C個案,為9歲男童於確診近一個月後發病,所幸經治療後病況已趨穩定。
繼兒童確診康復出現MIS-C(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後,近期國內是否曾有MIS-A(成人多系統發炎症候)病例,也成為國人熱烈關注的議題之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21日引用,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及預防中心(CDC)的MIS-A病例定義,針對國內通報的染疫中重症病例進一步進行比對及說明。
國內今(21)日新增5萬6339例COVID-19本土病例、115例死亡個案。對於今日確診數增加的情況,羅一鈞表示,每一週星期二、星期三公布的數據通常是一週最高,因此還需觀察明天數字,才知整體疫情下降狀況,但和之前推估一樣,認為本土這周可降到五萬例以下。並說明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近況,及缺席防疫記者會原因。
國內今(20)日新增3萬5596例COVID-19本土病例、144例死亡個案,所有縣市病例數未超過6千例,也是台灣睽違一個半月以來,首次確診數重新降回3字頭。同時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也說明,指揮官陳時中隔離期滿未現身的原因;另指揮中心今日也再公布邊境攔截17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個案,國內共累計檢出65起。
國內今(18)日新增5萬3643例COVID-19本土病例、181例死亡個案,又以台中市通報案例最多,高雄市緊追在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死亡個案中最年輕的為20多歲男性,有癌症病史曾簽署DNR,確診後出現呼吸喘症狀,經治療兩週後仍不幸過世;另增2兒童重症,分別為6歲與1歲男童,無慢性病史,其中6歲童接種過一劑新冠疫苗,因染疫併發肺炎、呼吸窘迫「插管治療中」。
國內今(17)日新增5萬5187例COVID-19本土病例、154例死亡個案,且今日也再公布邊境攔截17例Omicron BA.4、BA.5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目前共累計攔截48例BA.4、BA.5,後者就佔了40例,「看起來與國際趨勢一致」,雖然歐美兩種變異株同時流行,但看起來BA.5比BA.4更具傳播優勢。
一場顛覆傳統檢測原理的革命,正在台灣的南港發生。
國內今(16)日新增6萬3170例COVID-19本土病例、168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新增通報一例青少年重症死亡個案;另新通報3例兒童重症,其中1例為腦炎、2例為MIS-C(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當中有一名2歲童於確診康復出現MIS-C症狀,且「2度住院」。
國內今(15)日新增6萬8939例COVID-19本土病例、143例死亡個案,且出現首例青少年MIS-C個案。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本土病例至今累積突破3百萬例;指揮中心今日也再公布邊境攔截26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個案,國內共累計檢出31起。
台灣逐步走向與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共存,自明天起抵台的航班旅客,居家檢疫將從7天減為3天,並進行4天自主防疫;入境者可由親友接送,不再強制搭乘防疫車隊。
國內今(14)日新增6萬6119例COVID-19本土病例、123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通報不幸逝世的病例中,有兩名無慢性病的40多歲男性死亡個案,皆於完成7天居家照護後逝世。另繼指揮官陳時中快篩陽性確診後,今日上午其指揮中心相關接觸者再增3人快篩陽性,副指揮官陳宗彥也於記者會上說明3人染疫最新病況。
繼6月1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COVID-19快篩陽性確診後,其指揮中心相關接觸者再增3人快篩陽性;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與社區防疫組組長薛瑞元陸續快篩陽性。指揮中心今(14)日表示,下午2時記者會照常舉行,由陳宗彥副指揮官說明疫情及防疫作為等事宜。
國內今(13)日新增4萬5081例COVID-19本土病例、109例死亡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昨12日確定快篩陽性確診,今由副指揮官陳宗彥主持記者會。陳宗彥也代替陳時中向大眾傳達情況,表示「已經進行視訊診療,依照醫囑服藥,雖然有症狀,但目前身體狀況都很好,謝謝大眾關心。」
國內今(12)日新增5萬643例COVID-19本土病例、163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因上午自覺有相關症狀,使用家用快篩試劑檢驗,結果為陽性,目前正進行居家照護、身體狀況良好。不過,因其年齡大於65歲、本身有吸菸史,加上前幾年曾開刀裝心臟支架,都是染疫中重症高風險因子,後續健康狀況及是否使用抗病毒藥物,尚待指揮中心說明。
指揮中心今天宣布,6月15日起抵台的航班旅客,居家檢疫將從7天減為3天,並進行4天自主防疫,每週限額2.5萬人次;另外,入境者可由親友接送,不再強制搭乘防疫車隊。
國內今(11)日新增7萬9598例COVID-19本土病例、211例死亡個案,3縣市確診數破萬例,高雄市逾1.3萬、台中市、新北市次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再通報新增5例MIS-C(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個案,根據統計從今2022年本土疫情發生至今日,我國共累計8例MIS-C病例,呼籲家有確診孩童的爸媽留意。
國內陸續出現染疫康復兒童出現MIS-C重症,台大醫師呂俊毅表示,以台灣20歲以下染疫人數推估,未來1個月可能出現167名MIS-C個案,呼籲家長在疫情高峰過後務必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