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全球吹起「女力」風,長期關注女性權益的美容集團佐登妮絲舉辦女力公益論壇,鼓勵每個女孩都應該要擁有勇敢追夢的權利,更以行動支持公益,關懷弱勢孩童權益。
引領女性實現自我價值、鼓勵勇敢追夢的台灣最大直營美容集團「佐登妮絲」,今年與世界展望會合作「100 Sparkles織夢者計畫」,號召公司同仁以行動支持100位台灣弱勢女童助學金。
日前更攜手《遠見雜誌》舉辦女力公益論壇,由遠見副總編輯林讓均擔任論壇主持人,邀集佐登妮絲總經理陳佳琦、台灣世界展望會董事長鄒開蓮、知名主持人陶晶瑩與藝術家張子晴等四位在不同領域發光發熱的台灣女力領袖對談,分享在女力崛起的時代女性如何發揮影響力,同時喚起社會大眾關注弱勢女童的權益。
論壇一開始遠見副總編輯林讓均便強調,女權的進步是國家競爭力的展現,女性的姿態也決定這個世界的模樣。我們常說這是一個「女力覺醒」的時代,但身在台灣的我們卻常常忘了「性別平等一點都不容易,是前仆後繼爭取而來的,在全球歷史上往往是血淚斑斑的一頁!」
挺身支持公益 翻轉弱勢女童未來
根據世界展望會統計,因COVID-19疫情影響,讓全球弱勢家庭處境更為艱鉅,2020年全球有6,300萬名女孩面臨童工、甚至是童婚危機,而台灣也有許多弱勢女孩因為貧困問題處於擔心失學的壓力之中,而無法追求自己的夢想。
看見世上許多女童無法接受教育或得到應有的照顧和溫飽,在論壇的一開始佐登妮絲總經理陳佳琦便挺身呼籲大眾關注女童議題。
「身為以女性為主的服務行業,佐登妮絲一直希望能幫助、支持更多的女性,因此發起『100 Sparkles 織夢者計畫』呼籲大家能夠共同響應公益,給弱勢孩童們一個機會。」佐登妮絲更率先拋磚引玉號召公司同仁以行動支持100位台灣弱勢女童助學金,同時也與世界展望會共同簽署,保障未來所有參與此計畫的女童,在集團關係企業優先錄用的權利,從學習到就業支持弱勢女童勇敢追夢。
關注全球女童權益、期盼幫助全世界女童終止不平等對待,世界展望會董事長鄒開蓮表示,相較於世界各地,台灣非常幸運社會對女性權益及自主性相當尊重,但世界上仍有許多地區,因為文化或經濟問題,普遍缺乏對女性權利的關注,而女童又是弱勢中的弱勢,不僅在生活中充斥歧視暴力,更有被性侵害的危險。
她強調:「全球約有6,400萬的女童被迫成為童工,還有更嚴重的童婚議題,每5位女童就會有一位成為新娘,在孟加拉就有一半以上的女性在18歲之前結婚。加上2020年疫情緣故,使得女孩童婚遽增,且速度為25年來最嚴重。
而台灣也因為疫情關係,有將近4萬多名孩童需要幫助且有將近一半都是女童。」長年服務第一線貧困社區,世界展望會發現貧窮、衝突與天災都是讓童婚增加的主因,而讓女童接受教育,培養識字和能力,有助推動性別平權進而讓她們擁有翻轉未來的機會。
拒絕性別標籤 擺脫框架角色不設限
從女童權益也看見性別平權的處境與趨勢,對擁有主持人、創業家與母親等多重身分的陶晶瑩來說,很榮幸能一同倡議100 Sparkles 織夢者計畫,關注弱勢女童的同時其實反映出全世界對女性不同程度的不平等與歧視。
她表示,「即便在台灣,兩性平權不斷進步,但女性多少還是會受制於傳統觀念的束縛,例如對家庭主婦勞動價值的不認可,或是職業婦女在職場上的困境和歧視等,女性常常在各種角色之中被用高標準來檢視或貼上標籤。」
身為這次「100 Sparkles織夢者計畫」創作主視覺畫作的藝術家-張子晴則認為,作為一位女性藝術家,首要工作就是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自己身上才能累積很多創作,剛生小孩的自己非常徬徨,很慶幸遇到「isart gallery御書房藝廊」,有很棒的團隊協助自己追夢,平時好好準備蓄積能量,機會來了就勇敢抓住,希望每個女孩都能揮灑燦爛人生。
然而不論是國家或是企業,如今女性領導人正快速崛起,女性所擁有的特質與優勢,反而成為前進動力,也是女力崛起的關鍵。
對18歲便進入公司從基層做起,一路到現在成為集團總經理,陳佳琦不將自己視為家族二代,而是帶領集團創新的事業家,她不用標籤來限制自己,以同理心帶領公司團隊,並展現出強大的執行力與管理能力,和團隊一同成長。「尤其,我們在人才教育上不遺餘力,就是希望讓女性更有自信、同時善用女性對美容市場的敏銳度提供服務品質。」
從MTV中文台總監、雅虎台灣總經理到Verizon Media 國際事業董事總經理,一路帶領團隊開疆闢土的鄒開蓮也觀察到,女性天生的特質包括感性、同理心和強大的溝通力,這些特質在過去勞力密集的工作環境中不會被視為優勢,但當今以知識經濟為主且以服務為核心的社會中,這些特質就變得很有價值。
「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更需要透過溝通力達成團隊共識,不僅發揮團隊力量,增強員工凝聚力,更能吸引優秀人才投入。所以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女性,在各行各業嶄露頭角。」
兼顧家庭與工作 關鍵在重質不重量
談及面對家庭與職場,女性如何在事業與家庭角色間取得平衡?擁有三個小孩的陳佳琦分享,為了增加與孩子相處的時光,在工作上就必須切割工作時間與家庭時間。
「週一到週五我會集中精神、全心灌注有效率地處理工作,到了六日就會回家當好媽媽的角色,專心經營家庭關係,對我來說這樣角色心境上的轉換很重要,同時不能將工作的煩惱和情緒帶回家,自己在孩子眼中要成為一個正能量的角色,帶領孩子樂觀成長。」
鄒開蓮也分享她的孩子其實是在自己職涯最忙的時候出生成長,但她認為成為一位好母親,不見得只能當全職媽媽,時時刻刻陪在孩子身邊,最重要的是和孩子建立起好的關係。「女性不用給自己那麼大的壓力,一定要成為完美的母親或職業婦女,其實只要與孩子建立固定的相處時間、培養好的關係,質絕對勝過量,這其實也是一種平衡。」
最後,四位女力領袖認為現在是對女性最好的時代,鼓勵女性不要畫地自限,不妨從認識自己開始,去發掘、發揮自己的特質並勇敢追夢,活出自己就能擁有無限的力量、綻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