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銀行保管箱別這樣用!他猝逝家人開箱傻眼:全都要課遺產稅

經濟日報
user

經濟日報

2025-07-04

瀏覽數 750+

為安全防盗 ,許多人會租用銀行保管箱,存放重要物件。僅為情境配圖,Photo by rc.xyz NFT gallery on Unsplash
為安全防盗 ,許多人會租用銀行保管箱,存放重要物件。僅為情境配圖,Photo by rc.xyz NFT gallery on 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為安全防盜 ,許多人會租用銀行保管箱,存放重要物件,珠寶首飾、黃金、外幣。資深地政士表示,如果都是珠寶黃金都是個人的沒問題,但千萬別把太太嫁妝、兒女們彌月金飾或是長輩們寄放珠寶黃金也放在一起,否則當保管箱承租人意外往生時,可能就會面臨遺產稅問題。

最近有一例,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一位民眾生前租用了一個銀行保管箱,日前民眾發生意外身亡,依照遺產及贈與稅法第40條規定,保管箱內物品視為遺產,繼承人必須會同國稅局辦理開箱點檢、登記。

由於保管箱存放什麼,子女及相關繼承人並不知道,會同國稅局辦理開箱時,像是坊間購買「盲盒」一般,充滿了緊張情緒,因為保管箱裡的貴重物品,都是國稅局課徵遺產稅的標的。

開箱以後,發現保管箱裡面除了被繼承人個人的外幣、黃金外,還包括和配偶結婚時的嫁妝、珠寶等貴重物品。這該怎麼辦?這個「盲盒」價值約300萬,是否會全部列入遺產總額內?

鄭文在表示,依照國稅局說法:被繼承人死亡前在金融或信託機關租有保管箱,該保管箱內之現金、外幣、黃金及珠寶飾品等資產,除符合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6條規定免計入遺產總額外,應屬被繼承人遺產,應併同申報遺產稅。

其中第11款中提到,被繼承人配偶及子女之原有財產或特有財產,經辦理登記或是確有證明者可排除。但是,保管箱中太太的珠寶嫁妝、兒女們的彌月金飾或是代替丈母娘保管的金條,因為都是動產,無法辦理登記,所以證明及舉證上都有相當的困難。

鄭文在提醒,有租用銀行或是信託機關保管箱的消費者,非自己的資產,應該要分開保管,不要全部放在一起,或全家只租一個共同保管,以免繼承發生時,繼承人得面臨開「盲盒」的緊張與煎熬,甚至得多繳大筆遺產稅。

本文轉載自2025.07.03「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