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廚藝到技職,年輕學子如何養成跨域、跨國移動力,為逐夢帶來具體的改變?
弘光科技大學星光璀璨,3位米其林二星主廚包括臺灣擅長法式料理的黃以倫(Alain Huang)、日籍專攻日義料理的田原諒悟(Ryogo Tahara)、來自新加坡並打造現代新加坡料理的林恬耀(Jimmy Lim)齊集,「這是臺灣餐旅教育史上最高規格的六星師資與課程!」黃月桂校長表示,為培養下一代優秀的世界級主廚及堅實餐飲團隊,特別開設大師講座課程,禮聘三位名廚擔任教授,傳承經驗,是全球化國際就業移動力的最好寫照,也是弘光極力培養學生具備國際就業移動力所需要學習的典範。
跳出舒適圈,發揮想像力,散發獨特風格
從個人歷程談到授課的理念,三位名廚認為應該如何培養具備跨域結合廚藝教育、國際移動力的人才?畢業於高雄餐旅大學、擁有西餐和烘焙雙學位,曾在瑞典、法國等地的星級餐廳歷練實務,2014年返臺加入臺北RAW餐廳擔任主廚,並帶領團隊奪得米其林二星的黃以倫,2022年正獨立籌備全新餐飲計畫,他確切指出:「要有國際移動力,除了英語,還可多學至少一門外語,成為移動的助力。」
黃以倫強調,向領航廚師看齊,年輕學員必須先準備好自己的知識、技術基礎,然後加強能力、經濟、溝通語言的高度,當然,料理本身是最關鍵的國際語言,一旦秀出手下工夫,大家很快就能理解,然而,懷抱專業知識、技能會讓廚藝職涯更順利,此外還應關注生活裡的文化、色彩、味道,讓想像力為自己打開不同的感知,打破料理的彊界,就能散發自我風格
田原諒悟畢業於北海道料理專門學校,27歲隻身赴義大利學藝,先後進入義、日米其林一、二星餐廳工作,2018年來臺開設logy餐廳,短短5個月就以黑馬之姿摘星,隔年晉級二星,他提出從外向內看的「客觀」重要性,要有勇氣跳出舒適圈,重新看待自己生活所在的國家。
拓展跨國界、跨領域內涵,追求料理永續
關於教育,田原諒悟分享獨特的觀點,不是只有好廚師才能教出好廚師,學生要多接觸藝術家等等多元化、客觀化的傑出人士,拓展自己跨國界、跨領域的內涵。
來自新加坡的林恬耀扎根法國料理烹飪基本工,2008年來臺,加入樂沐餐廳,還曾到丹麥米其林三星餐廳NOMA實習,拓寬視野,精進廚藝,2017年在臺中成立 JLStudio餐廳,2020年拿下二星評鑑,Chope Chope Eatery臺北、臺中店陸續於2020、2022年開業。
林恬耀提醒:「廚藝是一門工藝。」只有務實地花時間紮好馬步、打好基礎,才能練好拳術,這是不變的道理,因為你花多少時間是不會騙人的,所以他希望帶領學子們學習著思考:「你怎麼看你現在做的事?要怎麼樣可以走得更遠、更好?那你就該怎麼的付出。」
推動新時代永續的餐飲管理,從何著手?黃月桂校長注重傳承,培養學生具備國際就業移動力,力行「吃在地、食當季」作法,減少食物碳里程,發揮永續綠色料理精神,因應地球資源耗損及後疫情時代化危機為轉機的新挑戰,努力不懈。
堅持信念,專業本位,不只Chef,更是Creater
林恬耀以自己為例,一路走來向很多老師、主廚學習可貴的特質及特長:「能讓你走得久遠的是你的心智!你絕對要當自己最大的粉絲,堅持信念,一直往前跑,好像跑在一條很黑很長的路上,不知盡頭在那裡。」只有如此,才能保持永續前進。
田原諒悟重複點出「專業、專業」,置身全球化時代的廚藝菁英教育之下,廚藝要不停進化,「一再問自己、自我省思,就能繼續成長、突破,價值觀正確,你將會站在最高水平上。」
「期許下一代年輕人懂得思考、探究原因。」黃以倫建議學生立定志向及目標,專注地向每位老師學得強項,加上體驗生活周遭情境,激盪出生活的創意,進而詮釋每道料理的精華。
料理中,「Who am I?Where am I?What am I?」廚師就是橋樑,開放心胸,從臺灣走向世界,把世界帶進來,讓臺灣被看見,不只chef,更是creater,弘光科大六星主廚身教言教樹立典範,邁向傳承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