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少子風暴來了!五都人口狂減18萬,房價為何仍漲18%?

經濟日報
user

經濟日報

2022-01-15

瀏覽數 58,900+

圖/房市示意圖。蘇義傑攝
圖/房市示意圖。蘇義傑攝

房仲統計內政部資料,去年全國人口減少22.8萬,六都除桃園之外,其餘均減少,北市大減11萬人最多,近期房市火熱的高雄、台南人口也各減少2.9萬、1.8萬,不過,六都房價全翻揚,台南年漲18%最多,高雄17%居次,台中漲幅也逾一成。

住商機構企研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表示,過去認為人口往都會區集中,少子化只會影響城鄉,但數據顯示,都會區人口首當其衝,包括雙北,台中,台南,高雄,五大都會區過去一年人口大減逾18萬人。

她表示,人口是房市最重要基本面,過去認為,人口外移,房價勢必失去支撐,面臨下修,但近一年房價表現,挑戰過往人口和房價之間的連動邏輯。

有一說法是,人口雖減少,但現在小家庭化,戶數反而增加,因此房價仍上漲。但根據內政部資料,北市近一年戶數減少7000多戶,房價仍上漲7%。徐佳馨認為,資金行情是主要因素,由於資金氾濫,置產需求大,購屋需求不減反增。

經濟日報提供

經濟日報提供

根據住商不動產統計,過去一年六都僅桃園人口增加2.1萬人,其餘均減少,連新北市也減少1.2萬人,台北市人口從264萬減至252萬,大減11.8萬人,已面臨250萬保衛戰。

在總戶數上,新北戶數最多,其次為高雄,除北市外,其餘行政區皆有增加,以桃園增加4.3%、3.5萬戶數多,至於房價表現,全台均漲,人口負成長的台中、台南與高雄,在資金潮下,房價依舊能因話題與低基期,擁有出色的表現。

郎美囡指出,房價漲勢若只靠資金拉抬,缺乏人口支撐,倘若資金退潮,區域機能佳的地段價格能持穩,但話題多過於實質的區域容易出現價格鬆動,且去年許多區域出現高於前波多頭的價格,當市場買氣緊縮、自住人口尚未移入,房價將面臨盤整。

本文轉載自2022.01.14「經濟日報」,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延伸閱讀

【晚育時代】人工生殖如何搶救高齡生育力
數位專題

【晚育時代】人工生殖如何搶救高齡生育力

人類的「生存戰」已打響!不是不想生,而是求子困難?! 一旦超過35歲,似乎已經拉起第一道生子警報,尤其是走入晚育時代的亞洲國家,生殖醫學近年一躍成為救國解方,朝向「個人化」治療以解決每對不孕夫妻的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